分享

宋 李唐(传)七子度关图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一大山人 2015-05-17
【 宋 李唐(传)七子度关图 】卷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是图无作者名款,旧传系宋人之笔,然画风已入明人之轨,画中人物多着宋人衣冠,故可推断此画系明人摹宋。“七子度关”是较为固定的人马画题材,其内容是记述的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的7位才子顶风冒雪出蓝田关、游龙门寺的典故。哪“七子”众说不一,一说是张说、张九龄、李白、李华、王维、郑虔、孟浩然。此图画7骑在8位脚夫的侍奉下正冒雪穿越松林,兴致勃勃地向龙门寺进发。图中保留了南宋院体的风貌,马的造型有淮马矮小的外形特点,树石仿李唐、刘松年的笔致,衣纹圆转自如,人物意趣萧洒倜傥。

李唐

李唐(约1085-1165),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徽宗赵佶政和中(1114)参加画院殿试,以切题画佳中魁,补入画院。“靖康之变”被掳往北国,后冒死南逃,在太行山遇萧照,萧照拜其为师,同至临安(今杭州)复以卖画度日。绍兴十二年(1142)经宋高宗舅父韦渊推荐,授成忠郎,任画院待诏,赐金带。所画山水、花鸟、人物、耕牛等皆精,山水成就最为杰出,成为南宋画院盟主。传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轴、《乳牛图》轴、《江山小景图》卷等,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长夏江寺图》卷、《采薇图》卷藏故宫博物院;《濠梁秋水图》卷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晋文公复国图》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山水》双幅藏日本京都高桐院。据傅伯星《李唐生卒年考》,卒年八十。

Seven Scholars Going through the Pass
Artist: Li Tang, ca. 1050s-after 1130, Cheng Nanyun, ca. 1400-ca. 1450
Medium: Ink and color on silk
Type: Painting
Origin: China
Topic: landscape, hors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ox, scholar, travel, China, mule
Credit Line: Gift of Charles Lang Freer
Date: early 15th century
Period: Ming dynasty
Accession Number: F1916.184
Data Source: Freer Gallery of Art and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皂纱遮面的北宋名臣】《宋史》“舆服志”里如此解释:“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由之可知:“重戴”是唐代士大夫开启的风气。其具体方式,则是在幞头(折上巾,乃是乌纱帽的前身)之上再加一顶帽子。加戴之帽的最大特点,是“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即帽檐上悬垂着一片方形黑罗。此外,此帽乃是紫色衬里,帽下缀有一对紫色丝编的系绦,戴帽人将系绦于颔下打结,由此将帽子固定住。这种帽是前代“大裁帽”的沿袭,而大裁帽本来是普通庶民所用的帽具。

大约因为长安城中皆是土道,扬尘严重,自中唐起,京城的士大夫便形成了一道规矩:只要出门,即使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城中四处来往,一律须戴席帽。士大夫都要带“幞头”,再于其上加席帽,等于戴了双重的帽具,于是出现了“重戴”这一叫法。如唐人薛调所撰《无双传》中即提到:“午后有一人重戴,领妇人四五辈,欲出此门。街中人皆识,云是租庸使刘尚书。门司不敢放出。”

到了北宋时代,“在京百官席帽”,京城高官出行时均带垂纱之帽。对此,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解释得清楚:“唐时席帽,乃举子所戴”,“至本朝都大梁,地势平旷,每风起,则尘沙扑面,故侍从跨马,许重戴以障尘。”东京汴梁风沙很大,北宋承袭唐风,官员一律以骑马为出行方式,所以戴席帽、裁帽来挡风沙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不过,据《石林燕语》:“五代始命御史服裁帽。本朝淳化初,又命公卿皆服之。”就在宋太宗淳化(990-994)年间,朝廷正式下令,宰相等高官在京城中来往时需戴席帽、裁帽。这一规定显然意在体恤朝臣们的辛苦,考虑到他们走在东京土路上时避尘土的实际需要。不过,由此而促成的形势乃是,京城官员们使用这类帽具的方式被制度化,人人都需遵行。


百度传:图中保留了南宋院体的风貌,马的造型有淮马矮小的外形特点,树石仿刘松年的笔致,衣纹圆转自如,人物意趣萧洒倜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