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大师课,让我们向往

 阿里山图书馆 2015-05-17

一档北京电视台的音乐教育类节目《音乐大师课》就如一股清风,给荧屏注入了新鲜的力量。在收听收看之际,不仅让我们眼前一亮,还让我们向往。

在节目里,没有淘汰、没有对决、没有胜出的赢者,也没有过度的化妆和包装,我们看到的只是四个老师如何想法设法引导孩子们某一首歌曲的歌唱,不仅注重对音乐背景、知识、演唱等音乐本体的宣讲,还关注孩子心态的成长,让孩子们知道音乐和名利无关,音乐是一种生活和分享,以此树立音乐和孩子之间正确的关系,健康快乐的成长。

于是,我们看到孩子们时而温柔,时而激昂,时而空灵,时而率性的歌唱,不自觉地感受到干净、真诚的力量,如天籁般让我们心灵上不经意被涤荡。感受到正能量的阳光照射在心上,蓦然觉得余音绕梁,期待下一次音乐课堂的播放。

因此,作为一个老师,我不禁在想,如何这样的教育能够相得益彰?!

从百度中获悉,节目中的孩子是从全国范围内挑选的,他们发自内心热爱音乐,并且他们的父母不能有过强的功利心,孩子不能成人化、明星化。四个老师更是华语歌坛实力唱将,他们早已把音乐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分享,通过吟唱传递自己对美的认识和生活信仰,至真至纯,以情带声,是他们最真实的渴望。

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原则就是:爱孩子、让孩子享受音乐、给孩子鼓励,不断发现孩子不一样的地方,通过一种音乐教育过程来引导他们,发挥他们的音乐潜能,更多的是一种量身打造和欣赏,让每个孩子在做最好的自己吟唱中闪光,不断积聚悦纳自己,悦纳他人,自信的力量。

对于学生来说,这何尝不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的是对于教师的敬仰和“亲其师,信其道”的地方;对于老师来说,又何尝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的是成就感的滋养,有的是“好为人师,诲人不倦”的理想。

因此,我不由得再次想到我们的课堂,如果也能多一些对不同禀赋孩子的尊重,尊重每个孩子潜质的地方,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相应教师的培养,每个教师都能把握住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做大做强,在自己的课堂多的是欣赏,多的是自己享受专业幸福的绽放,师生相互欣赏,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又怎么不让课堂多一些和谐和快乐的地方,又怎么不让课堂中绽放多彩的乐章。

音乐大师课,虽然只是一档节目,但是她让我们反思教育的方向,思考我们的课堂,因为爱,因为肯定,因为正面教育,让我们向往,课堂可以因此意味悠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