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娓娓动听的“童谣”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5-18

娓娓动听的“童谣”

  □王国华

  大概是十来年前,博客刚刚成为人们交流的主阵地。我与“雪的墙”的博主互相做了链接。那时我还不知道博主身份,因为她经常到我的博客浏览和留言,遂成好友。再后来,博友聚会,方知这位网名“童小谣”本名吴立杰的美丽女子是某学校的老师。她在博客上贴出了很多自己当老师的感受,零零星星的,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我以为所有的老师(或者说大多数老师)都该是这样的,尽管我上学时遇到过的这样的好老师并不多,但不好的老师似乎也不多。教师这个群体,总体上比社会其他群体素质要高一点,否则怎么能为人表率呢?

  后来,我主持一家报纸副刊时从童小谣的博客上选了一些文章,给她开了一个专栏,名为“教育诗”。再后来,我就拿到了这本《与童心相契——童小谣教育随笔》(福建教育出版社),读完,很感动。这本不到200页的小书,真的是凝结了一个老师的心血,凝结了一个妈妈的心血。读者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必要看一看。

  童小谣是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颇有自己特殊的观点和技巧。小朋友不小心撞到墙,碰疼了,大哭起来,家人看到后一边揉孩子的头,一边拍打墙说:坏墙,谁让你碰到我们孩子的!——这是很多家长通行的做法。童小谣从中看到,这样做容易让孩子从小养成迁怒的心理习惯。她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一个朋友的两岁儿子撞到桌角,大哭。一分钟后,家长走向桌子问,谁撞疼了桌子?儿子说,爸爸,是我撞的。“哦,那还不快向桌子鞠躬道歉”。儿子含泪向桌子说了对不起。童小谣认为家长有责任帮着孩子树立“不要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看”的毛病,“不迁怒,不自我,修行自己,做好自己。”其他的诸如孩子受了委屈怎么办?学生偷了同学的钱,小伙伴打了另一个小伙伴,老师该怎么处置?这些既是现实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童小谣亲历并解决过的问题,证明行之有效。家长和教师们读完,有些办法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借用。

  但技巧之外的情怀更重要。童小谣在这本《与童心相契》中写了孩子们的故事,家长们的故事,同事们的故事,还有自己的故事,几乎每篇都和风细雨一般。我认为这是其性格的外化。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带有极大偶然性,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很重要的那些格言、警句,在孩子那里也许就是春风过耳,而你不经意间说的几句话、做的事也许会让他记一辈子。这时候,如果老师浑身散发着健康的信息,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信息源,即使偶尔有几句过头话(不准确的话)也没什么问题。否则,情况就完全不同。

  童小谣在教学中以爱为本,又通过文字梳理出思路并与读者分享,我们看到的是一颗跳动的心,一片火热的情,同时也为能成为她学生的那些孩子感到庆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