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录集】邱学华: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从教60年的教育箴言)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5-05-18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探索尝试教学法多年,他对数学教育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呢?今天小编向您推荐他的十七条语录,这可浓缩了他的教育智慧呢。

快来看看,有没有让你感到备受启发的那句话?

1.请不要告诉他,让他试一试

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先练,让学生先试一试。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主动行为。

2.小学数学特征:“一姓小”、“二姓数”

“小”,就是指小学生,适合年龄在6岁到12岁的孩子学习。每一个数学概念都有学习的最佳年龄段,不能逾越。同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小学数学的难度已经很大了,没有必要再加码、渗透。

“数”,就是数学课学数学。现在数学教学中有“去数学化”的倾向,数学课上大谈情境导入、数学文化、数学史等。评论一堂课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情景、学生是否自主探究、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了,有点舍本逐末。

3.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任何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最终都能划归为百以内数的基本口算,因此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是受基本口算熟练程度所制约。因而必须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4.在算法多样化基础上选择最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要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策略思考问题,寻求多种算法,这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分寸,不是算法越多越好,想怎么算就怎么算。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选择最简便、最合理的算法。

5.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不要追求练习的数量,而要讲究练习的质量。马马虎虎做十道题,表面上看起来题目做得不少,可是会养成学生马虎潦草、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坏习惯,得不偿失。学生家庭作业虽多,质量并不高,学习习惯却搞坏了,这不是明证吗?

6.课堂作业做到“四当堂”

当堂完成,要求教师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当堂完成,不拖到课后;当堂校对,使学生当堂就知道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也就是做到“效果回授”;当堂订正,当堂发现错误后,立即订正错误,采用小组互批、互教的办法,这种纠错办法效果好。做到上面三个“当堂”,也就能做到当堂解决,做到“堂堂清”。

7.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

当教师必须懂得一条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只有亲自做过题目以后,才真正懂了。这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尽量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多练,做到学生在练中学,教师在练中讲。一般教师讲话控制在10分钟,留30分钟给学生练习和活动。当然,一堂没有练习的数学课不能算是好课。

8.准备练习很重要,为新旧知识铺路架桥

新课教学前先做准备练习,再引到新课。这种准备练习,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

上海的顾泠沅先生到美国介绍这种做法,美国人大为惊奇,连说“现在才知道中国学生数学成绩为什么这么好,原来有这个法宝”。我们有这么好的法宝,千万不能丢。一定要把准备练习设计好,让学生从准备练习自然过渡到新课,减少学生学习新课的困难。

9.当堂检测不能少,都考一百下课了

每堂课最后留10分钟进行当堂检查,也叫达标检测。按照这堂课的学习目标,编制一张“小测验”,每道题都有分值,合起来是100分,也可增加一道加分题20分。

检测后,可在小组内互批,然后交还本人订正,订正后再交小组长审查,小组长要保证全组同学都考一百分。学生在当堂就能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对转化差生有利。

10.备课、备课,主要备练习设计

一般一堂课有五个层次的练习:基本训练题、准备题、尝试题、延伸尝试练习题、当堂检测题等。这五个层次练习,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精心设计。

练习设计的原则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趣味性等。特别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要注意“以旧引新”,当堂检测时要注意“引新带旧”。练习设计好了,就能基本确定一堂课的框架。

11.遇到后进生怎么办?千方百计表扬他

后进生不仅在知识上差,更重要的在于心理上差,差就差在缺乏自信心。因而差生最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赞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千方百计地去表扬他,使他树立自信心,哪怕教师用友善的、赞许的眼光看他一眼也是好的。

12.课外补习不见效,关键还在课内解决

知识上的缺漏,过去是靠课外补课,实践结果并不见效。

最好的办法是在课内解决。我主张“三靠”:一靠课本,二靠同学,三靠自己在课内解决。首先要使学生逐渐学会自学课本,这是根本的措施。其次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课堂作业要在小组内互批、互帮,立即订正,特别是当堂检测,也要做到互批、互帮。在同学帮助下自己订正后做到全对,每堂课的知识都能做到清了。

13.从尝试着手,从练习开始

这是尝试课堂教学的开端,正是尝试教学的巧妙之处。从尝试着手,就是用尝试题引路,从疑问开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疑问就像一盏引路的灯,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学习策略,自己去解决问题。

1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承认存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是指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不能机械搬用。在“有法”的前提下,再提出“无定法”,目的是提醒大家不要照搬照套,不能误释为“不要方法”。

15.对学生要“两严格,两发展”

“两严格”代表东方教育的特征,“两发展”代表西方教育的特征。即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又要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养成习惯的关键时刻,应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当然,培养的人才不能千人一面,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因而需要发展个性、发展特长。

16.一课三问:今天学什么?已经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一堂课开始,就问这三个问题,展开教学。

首先问:“今天学什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不要兜圈子。其次问:“已经学会了什么?”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这个问题。最后问:“还有什么问题?”已经学会了什么,不需要教师讲,让学生自学课本自己解决;还有什么疑问要解决,才需要教师“解惑”,这样教师就能讲在刀刃上,讲到点子上。当然困惑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指点迷津。

17.少发空论,多做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口算与笔算的相关问题,我在全国39所学校的158个班级,7134名学生进行调查测验,统计分析;为了编制我国第一套口算量表,在16个省、市、自治区130多所学校,有72000多人次(学生)参加调查测验和实验研究;为了研究要不要背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我在相隔30年前后做了两次实验。

当然写一篇文章发表议论比较方便,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比较复杂、麻烦。我们要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结论必须经过实践检验。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张滢 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实习编辑 方艺芬 综合整理,感谢邱学华老师提供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