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名人的童年轶事

 书蠹之家315 2015-05-18

外国名人的童年轶事

剧坛泰斗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世界文学巨匠。

莎士比亚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斯特拉福镇。他的父亲是位羊毛商人,生意很兴隆。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做一个牧师,一个商人,或者是一个有学问的绅士。因此,在莎士比亚六七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一个有点名气的文法学校,学习英国语文、拉丁文法和修辞,也接触一些古代罗马的诗歌和戏剧。

莎士比亚13岁的时候,父亲破产了,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了依托。他只得中途退学,帮助父母维持生意,做些家务。困苦的生活并没有使莎士比亚心灰意冷。他那充满幻想的头脑,对任何事情都有浓厚的兴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他赏心悦目;老人们讲述的动人故事,叫他浮想联翩;对未来的生活,他充满了憧憬。

剧团的演出在莎士比亚记忆的屏幕上总是留下那么明晰的印象。还在他幼年时期,伦敦城里最有名的女王剧团曾经到斯特拉福镇演出过,此后多年中,每年都有几个剧团来这里演出。这些演出在莎士比亚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爱好戏剧的种子。他惊奇地看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演员,凭借一个小小的舞台,竟能演出一幕幕变幻无穷的戏剧来:一会儿再现古代世界,一会儿描绘现实人生;有时候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候催人泪下。这多么神奇,多么有趣!他的心完全沉浸在戏剧里了。他常常邀集几个小伙伴,模仿自己看到的戏剧情节,有声有色地演起戏来。有时候,他为了思考一个剧中的情节,独自一个在田间小径上踱来踱去,琢磨某个角色的动作表情。他暗暗下了决心:要终身从事戏剧事业。他知道,当个戏剧家,要有很丰富的知识。因此,他像一头小牛闯进菜园一样,贪婪地读着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自修希腊文和拉丁文,多方面地吸取营养。几年工夫,他已经是一个相当博学的人了。

一天,莎士比亚突发奇想,能在戏院里谋个职业就好了。可这样的机会不是太多。他就主动到戏院服务:他做马夫,专门等候在戏院门口伺候看戏的绅士。有乘车的贵客到了,就赶紧迎上去拉住马匹,系好缰绳。日子长了,他和看门人混熟了。看门人特许他从门缝里和小洞里窥看戏台上的演出,他边看边细心琢磨剧情和角色。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他发愤读书、苦练演戏本领的时候,他屋里烛光常常彻夜不熄。

莎士比亚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很快掌握了许多戏剧知识。有一位著名演员很欣赏莎士比亚的才能,请他到剧团里演配角。莎士比亚喜出望外,他知道在演出实践中能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才能。为了演好戏,他经常深入下层社会,观察那些流浪汉、江湖艺人和乞丐,同自己周围的各种人谈心,学习他们的语言谈吐,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演员。

当时,英国的戏剧界活跃着一批被称为“大学才子”的职业剧作家。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在戏剧方面有些成就。他们垄断剧坛,不许他人插入,莎士比亚在他们面前并不自卑和怯懦。他用一年多的时间写出了剧本《亨利六世》三部,引起戏剧界的普遍注意。1595年,莎士比亚的里程碑式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了,这确立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十四行诗154首,还有两部叙事长诗。

伏尔泰3岁背《寓言》

伏尔泰(16941778),法国作家、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充满了反封建、反宗教的精神,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积极影响。他的原名为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法律公证人。

伏尔泰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对文学很感兴趣,小小的伏尔泰受到父亲嗜好的潜移默化影响,自孩提时就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伏尔泰的记忆力极强,3岁时就能背诵拉·封登的《寓言》。一天,父亲从外面回来,小伏尔泰站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讲故事,还手舞足蹈。时而洋洋得意,时而板着面孔,表情丰富多变。父亲见了,又觉得好奇,又感到可爱。于是就忍住笑躲在他背后偷偷地看他表演。孩子讲的故事好像是拉·封登的《寓言》上的。父亲悄悄地拿来这本书,经过核对,他惊异地发现,原来儿子讲的故事与《寓言》中的故事居然一字不差。这简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等儿子讲完故事后,父亲情不自禁地把他抱了起来,高兴地把他举过头顶,连连称赞道:“我的乖孩子,你太聪明了!”

伏尔泰才思敏捷,多才多艺。他12岁时便开始写诗,16岁时,他的讽刺诗和即景诗已写得很出色。20岁时,他随父亲出使荷兰,任文官,其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讥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当时人们说他思想之快捷和语言之炽热,有如闪电和天火。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

时代铸造的诗人——拜伦

拜伦(17881824)是英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著名诗人,也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拜伦出生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里,他出世的时候家境就败落了。他父亲当过军官,生活放荡,挥金如土。父亲先后娶过两个贵族女子做老婆。第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以后就被父亲折磨死了;第二个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就是诗人拜伦。

拜伦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生前的荒唐行为,受到许多人的非议,成了拜伦家族的污点,给家族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由于这个原因,拜伦的母亲变得性情乖僻,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有时候,他悔恨自己的儿子在出生时弄跛了一只脚,就莫名其妙地叫骂一通,弄得儿子不知所措。这种灰暗的压抑的家庭环境和母亲的变态心理的潜移默化,使拜伦形成一种容易激怒、喜欢孤独的性格。

拜伦的孤独感更多的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周围的环境使他幼小的心灵得不到欢乐。他10岁那年,大伯过世了,他继承了男爵的头衔,得到一笔财产。人们见他的地位变了,马上换了一副恭维、奉承的面孔,甚至老师在点名时也称他是“拜伦大人”。这种人为的地位上的强烈反差,常使拜伦当众哭了起来。这也给他套上了世俗的精神枷锁。

拜伦13岁那年,进入了著名的哈罗中学读书,这里使他感到窒息。学校的制度十分苛刻,学生动不动就受罚,一个个被弄得像木偶似的。还有,学生中年龄大的欺负年龄小的,强的欺负弱的。17岁那年,他进了著名的剑桥大学学习,这里同样沉闷得很。老师照本念,学生照本读,没有一点新内容、新思想。尤其使他不能容忍的是许多学生喝酒赌钱。喝就喝个酩酊大醉,赌就赌个痛痛快快,否则就被看做没出息。他感到周围污浊一片,几乎不同别人来往。他不喝不赌,喜欢骑马、击剑、游泳,或者关在屋里,埋头读书,醉心写作。他把社会的不平、世态的炎凉、家境的沉浮、个人的坎坷,都纳之于笔下。一首首光耀千古的诗章在孕育着。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浪潮冲击了古老的英国,这对拜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又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接受了法国的启蒙思想。热情奔放和追求真理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拜伦14岁开始写诗,19岁时发表了第一本诗集《懒散的时刻》。后来,他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面世,使他名满天下。

雪莱召鬼

雪莱(17921822),英国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以自己的诗作抨击黑暗的专制统治,热烈幻想一个没有剥削、人人丰衣足食的乌托邦社会,他以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美妙的比喻、深刻的哲理创造了诗歌伊甸园。由于意外的不幸,他英年早逝,享年30岁。

雪莱性格文静倔强,从小就有着和别人不同的志向。他对那个专制黑暗的社会充满了愤恨,一心向往着自由。一天早晨,雪莱来到他就读的伊顿中学,教室里已有了不少同学,他们正高谈着宗教的神圣。“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他掌管着整个世界,我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知道。”一个说;“世界上不光有上帝,还有魔鬼呢!”另一个说。

听着这些议论,雪莱感到非常可笑,他是个高傲、孤独的孩子,有产丰不屈不挠的意志,不能忍受那压抑沉闷的空气,不屑于和那些庸人为伍。他眨了眨那细长的眼睛,突然一个念头出现在脑子里。他跳上桌子,大声宣告:“我要捉鬼。”然后,他用小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又找来一个盆子,倒上酒精,自己跳进圈子,点燃了盆中的酒精。围观的同学惊愕不已,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个有着深褐色头发和细腻娇嫩的皮肤、宛如天外精灵的同学在酒精燃起的蓝色火焰中舞蹈,并模仿着怪声:“空中、水中和火中的魔鬼,我召唤你们??”突然教师出现了:“雪莱你在搞什么名堂?”“报告教师,我在召鬼??”教师勃然大怒,把他交给校长基特博士,遭到一顿痛斥和皮鞭。

从那以后,他受到同学们的白眼,一些同学称他“疯子雪莱”,拼凑起“促狭雪莱协会”。只要他坐在河边,阅读文学大师的作品时,就会有一些同学追打他。因此,在他看来,当时社会制度下的人类社会是野蛮的社会。

由于雪莱勤奋好学,他能够做好多化学的、物理的实验,弟妹们及周围的朋友信把他当成魔术师。更具魅力的是他那丰富的想象,编出无数离奇的故事,以至周围的人们说:“雪莱不是在召鬼,他自己就是魔鬼。”可是使人们感到惊世骇俗的是他在牛津大学因为写了一篇《无神论的必要性》的论文,而使教授们目瞪口呆,把他逐出了牛津大学。

离开了这严酷管制的学校,雪莱没有妥协,继续用那支战斗的笔,写出了留芳百世的诗篇,受到后人的敬仰。

革命的鼓手——海涅

海涅(17971856),19世纪德国的伟大诗人,革命的民主主义者。

1845年,法国政府根据普鲁士政府的要求,驱逐马克思离开法国。当时,马克思侨居巴黎,从事革命活动。在离开巴黎的前夕,他给诗人海涅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里这样写道:“亲爱的朋友:我希望明天还有和您见面的时间。我在星期一动身。??

在我要离别的人们中间,跟海涅的别离对我是最难受的,我很想把您一块带走。

请代我和我的妻子向尊夫人问候。”

从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海涅之间的友谊是多么密切,多么诚挚啊!

海涅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多尔夫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在城里经商,不论春夏秋冬,总是很早就起床到商店里去。母亲聪明能干,特别小心谨慎。她不喜欢诗歌,不许海涅着小说,看戏剧,更不准他看民间杂耍。有时,女仆给海涅讲些神鬼故事,母亲知道了就大加责备。

对海涅影响最大的,倒是他的舅父。舅父喜欢文学,并且十分勤奋。他住在一所祖传的小房子里,阁楼上藏着许多古典著作和各种各样的小册子,有文学书籍、哲学书籍和医学书籍,还有地球仪、行星轨道图等。海涅像发现了宝库一样,贪婪地读了一本又一本。他既喜欢大部头的小说,也喜欢童话、传奇、民歌和魔鬼的故事。这对他以后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幼小的海涅最喜爱听人们讲述拿破仑的故事,他崇拜拿破仑,对于普鲁士的封建专制非常痛恨。1811年夏天,拿破仑来到了杜塞多尔夫。在林荫道旁,海涅挤进看热闹的人群,久久地伫视着。拿破仑庄严地骑在高头大马上,慢慢地走过来了。他脸上的表情十分矜持傲慢,仿佛写着几个大字:除了我以外没有上帝。”海涅在心中暗暗赞颂他。

1816年,父母叫海涅去经商,他的叔父出钱帮助他开了一个商店。可是海涅对经商根本不感兴趣,商店不久就倒闭了。

1819年秋天,他进入波恩大学学法律。大学里有一些进步学生,组织了要求德国统一的秘密的小组,海涅参加了他们的活动。有一次,他们准备举行一次集会,并且在报纸上发表了关于这次集会的通讯,这引起了官方的注意。过了不久,当局对11个大学生提出控告,说他们图谋不轨,这其中就有海涅。在被审问的时候,海涅什么也没说,没有暴露一个同伴。

1816年,他只有19岁,就开始写诗了。上大学之后,他除了听规定的法学课以外,还去听关于德国文学、德国语言、历史等课程。

有一次正听历史课,他对老师讲的历史人物有所感触,就写成诗。随后拿去向有名的作家请教,接着又反复修改,老师知道以后,就把他写的诗拿来读给所有的学生听,使其他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有更深刻、更形象的感受。这使海涅对诗歌的作用有了更新的认识。

后来,在马克思的帮助下,海涅创作了许多政治诗。如《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后来还写出了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我是剑,我是火焰》。直到病瘫在床,双目失明仍然不断创作。

普希金续诗

普希金(17991837),伟大的俄国诗人,他的著作奠定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使俄国文学进入了世界文学的先进行列。他被人们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普希金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和伯父都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诗人,常有一些文化名流在他家作客。普希金的双亲自己很少关心孩子,一切都交给家庭教师去照料。照料普希金的是一位农奴出身的保姆,她经常给他讲动听的民间故事,从丰富多采的民间故事里,他汲取了充足的养料。父亲和伯父的藏书室有很多的文学方面的书籍,在这里他接触了大量的俄国和世界文学名著,耳濡目染,他慢慢地爱上了文学。他七八岁时便学写诗。他经常到戏院看戏,每次看戏回来,都写点感想,并喜欢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渐渐地写诗作文成了他的习惯。

12岁时,普希金进入彼得堡皇村学校读书。有一天上作文课,老师出了一个“日出”的题目,要学生或作文或作诗。许多同学觉得这个题目太难了,他们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来。普希金略加思索,就提笔写了起来。当他完成作文后,听到一位同学叫苦道:“唉,我想了半天只想出了一句来。”普希金对他说:“请你说那一句吧。”

那同学念道:“大自然的主人从东方升起,”

普希金立即接下去道:“众百姓又惊又喜。”

“不知该怎么办,”

“起床呢,还是躺在被里?”??

就这样一句接一句,那样同学的思路就打开了。大家对普希金才思敏捷非常佩服,此后便称他为“少年才子”。

14岁那年,皇村学校举行公开考试,许多作家、诗人都来观看,著名作家杰尔查文也来了。这位文坛老前辈年事已高,因考试过程中没有听到杰出文章,就在主考席上打起瞌睡来。可是,当他听到普希金朗诵长诗《皇村回忆》时,突然显得精神焕发。朗诵一结束,杰尔查文便问这首诗是谁修改的。当他得知没有经过别人修改时,便十分激动地说:“普希金就是接着杰尔查文的人。”

普希金积极参加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斗争和文化生活。在他17岁时写的诗篇《自由颂》中,对封建暴君做了这样大胆的谴责:“专制独栽的暴君,我憎恨你,憎恨你的宝座!”这一诗篇被人们以手抄方式广为流传。他在《致普柳斯科娃》一诗中写道:“我只愿歌颂自由,只向自由奉献诗篇;我诞生到世上,不是为了用羞怯的竖琴讨取帝王的欢心。”他写的著名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叙事诗《茨冈》和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等,都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废寝忘食的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人间喜剧》,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对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巴尔扎克小时候很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

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爸爸,您知道,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巴尔扎克非常亲切地对父亲说。

“毫无兴趣!”父亲暴怒地快要跳起来,“你有兴趣的是什么?是文学!搞文学谈何容易,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

“那不一定!”巴尔扎克摇摇头,非常自信地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的信心和努力。”

“信心和努力?那好,从今天起,给你两年的期限,搞不成,就得学习法律,你敢答应吗?”

“敢!”巴尔扎克斩钉截铁地回答。

从此,巴尔扎克被父亲关在房子里,整天埋头写作。这期间,他写了一个历史剧,由于自己的阅历有限,对剧本的特点了解不够,没有成功。但巴尔扎克并没有丧失信心,他坚信,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成绩。

一段时间的写作实践,使巴尔扎克感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都很浅薄。于是,他拼命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广泛地接触社会和了解人生。他天天出入于图书馆和书店,总是来得最早,离开最晚。有一次,他在图书馆里翻阅资料,边看边记,忘记了时间的早晚。图书馆的人员下班了,也忘记招呼巴尔扎克一声。第二天早晨,图书馆的人员来上班了,发现巴尔扎克还在边看边记。为了读书,巴尔扎克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巴尔扎克在一部小说中需一打架斗殴的情节,就到街上去观察。好容易遇到两个青年人争执,他就故意从中煽风点火,想让两个人打起来。谁知两人看穿了他的“诡计”,合起来把他轰走了。

巴尔扎克写起文章来就闭门谢客,甚至家里人也不让进他的书房。有一次他把屋门锁了,从窗户跳进屋里,再的把窗紧闭上。来访的人见门上落了锁就自动回去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巴尔扎克出版了小说《朱安党》,赢得了法国文学界的一致赞扬。以后他又陆续完成了《人间喜剧》等97部小说,确立了他在法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雨果作诗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诗和小说丰富多彩、雄浑有力。他的作品对封建主和资产阶级的伪善、冷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纯朴、善良的人民群众的悲惨命运表示了深切的同情。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逝世时,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送殡的人达百万之众。他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

雨果从小聪明好学,在课余时间很喜欢写诗。但是他的一位教师不愿意让雨果把课余时间耗费在写诗上,每天都留下大量的拉丁文和数学作业来压雨果。雨果赶完作业,天就黑了,学监监督学童准时熄灯睡觉。雨果没有时间写诗,心中感到很苦恼。

有一天夜里,雨果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多么想写诗啊!可是,他又不敢触犯校规。他睁大眼睛躺着,凝望窗外的星空。窗外星光灿烂,夜色多美好啊!雨果脑中闪出了智慧的火花,一瞬间捕捉到了一句美妙的诗句。他想把诗继续作下去,便默默地从自己所掌握的语汇中搜寻着。不一会儿,他想好了一首完整的诗。他在心中又反复推敲、修改。天亮以后,雨果便把这首诗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夜色是那样的美,四周是那样的静,这是多好的琢磨诗句的机会呀!就这样,雨果每天在入睡以前都在想着新诗句。日久天长,他写出了大量的短诗、抒情诗、讽刺诗及寓言、童话、诗谜。

14岁那年,雨果不听从父亲要他学工艺学的安排,决心从事文学创作。他声言:“要么做个夏多布里昂,要么什么也不做。”(夏多布里昂是法国著名作家)

15岁那年,法兰西学院提出诗题,进行征文比赛。雨果以他的诗歌《读书之益》得了奖,受到40位老院士的交口称誉。国王路易十八发给他每年一千法郎的助学金。雨果一鸣惊人,他的名字很快就在巴黎传开了。夏多布里昂称赞他是一位卓绝的“神童”。他的朋友苏梅给他写信说:“人人都在赞美你的天才,你为法国文学展示了无限的希望。对我们来说,你简直是个谜,这个谜只有文艺女神才能猜透。”

雨果一生勤奋写作,创作力历久不衰,作品丰富多采。他的主要著作有:《布格—雅加尔》《死囚末日记》《欧那尼》《宝剑》《安琪罗》《葛洛特·格》《哈维船长》《雨果诗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雨果论文学》等。其中以《悲惨世界》最为著名。

童话之王——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丹麦中部富恩岛上的小镇奥登塞。

安徒生的家庭贫困不堪。父亲是个鞋匠,生意清淡,母亲靠为人洗衣服挣点钱贴补家用。一家人常常为了生计问题而愁眉不展,安徒生在贫困和孤寂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父亲把一切希望寄托在独生儿子身上。他对儿子说:“我的命苦,没有捞到念书的机会,你一定要有志气,要争取学些文化,使自己成为有知识的人。”父亲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忘掉对儿子的启蒙教育。在他家那唯一的一间狭小的房子里,只有一张做鞋用的工作凳、一张用棺材架改装的床和安徒生晚间用来睡觉的一条凳子。但父亲却为儿子布置了一个艺术的环境:墙上挂了许多图画和装饰品,框子上摆了不少玩具,工作凳旁还有一个矮书桌,上面放有书籍和歌谱,门上贴着一幅风景画。父亲常在劳动之余抽时间陪安徒生玩。为了排解儿子的寂寞,常常给他讲一些《一千零一夜》中的古代阿拉伯的传说。有时,为了调节一下气氛,父亲还特地给小安徒生念一段丹麦著名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朗诵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章节。这些剧本里的故事启发了安徒生,他经常把大人们讲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设想演绎成新的故事。他幻想自己是个戏剧导演,他把橱窗上父亲雕刻的木偶人打扮成剧中人物,做各种戏剧表演。他还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编木偶戏。为了扩大他的精神世界,父亲带他外出观察各种人物神态及行为举止。他看到在这个世界里活动着生意人、手艺人、店员、乞丐、贵族、地主、市长和牧师。他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之间生活水平相差那么大。

1815年冬天,安徒生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每天外出替人家洗衣服,孤单的安徒生白天独自呆在家里玩木偶戏,有时也到一个同情他的邻居家玩一会儿。在那里,他第一次听到“诗人”这个名词。主人知道他喜欢演戏,偶尔也给他谈起一些他未听说过的剧作家和剧本的名字,这更激起了他对戏剧的想象。

14岁那年,哥本哈根皇家歌剧院有个剧团到奥登塞来演出。安徒生跟一个散发节目单的人交上朋友,由此他得到了躲在后台的一个角落偷偷看戏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决心要当一名艺术家。181995日,安徒生拒绝了母亲要他到一个裁缝店里当学徒的安排,只身来到哥本哈根。历经多次碰壁,当演员的希望成为泡影。后来,经皇家剧院负责人拉贝尔安排,他阅读了不少著名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写了很多诗作和剧本。此后,便进入了创作旺盛期。182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书《阿马格岛漫游记》,上演了第一个剧本《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从1835年起到他逝世前两年的1873年止,安徒生致力于童话创作。他的童话作品客观存在到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人们称他是“世界童话之王”。

读书迷——车尔尼雪夫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一生为真理而奔走呼号的战斗者。他除了写有著名长篇小说《怎么办?》以外,还著有许多有关社会、自然和文艺理论的论文。

1828724,车尔尼雪夫斯基出生在伏尔加河边美丽的萨拉托夫城。他的父亲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牧师,很有学问。家里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有空就到这里来。

7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读书就简直入了迷,他经常一面吃饭,一面看书。有一天早晨,妈妈看到孩子好长时间没从厨房里出来,心想这孩子到底吃了些什么?于是,他母亲悄悄地走到厨房门前,只看到小车尔尼雪夫斯基正在那里为一篇小说中的人物而哭泣流泪。妈妈喊来了他的父亲,又拿了很多他平时喜欢读的书哄他,他才擦擦眼泪继续吃饭。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喜欢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喜欢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小说,还读了许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10岁时,就已赶上了15岁中学生的水平。

14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萨拉托夫的教会中学。那里的教师多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除了讲些老掉牙的教材外,不能给学生提供任何新鲜有用的知识。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不满。

有一次,老师布置写作文,他不受老师的限制,很快写出了一篇关于读书学习方法的文章。他说:“知识就像一座有无数宝藏的大山,越往深处发掘,越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在知识的园地里不屈不挠地耕耘。”文章写成之后,学生们就争相传阅,这像在他的心灵里,点燃了更旺盛的求知之火。

16岁时,车尔尼雪夫斯基已经通晓7种外国语,大量阅读了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文章。第二年,他中学毕业后,又考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

在大学读书的几年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更加勤奋,读书常常是通宵达旦,被老师和同学戏谑地称为“伏尔加河边的读书迷”。

“读书迷”,名不虚传,这也就是他最终能成为著名文学家的根本原因。

文学上的林肯——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19世纪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原名叫塞缪尔·兰格洪·克莱门斯,生于密苏里州一个不大的村落里。

马克·吐温的父亲是地方法官,经济收入不多,家庭负担颇重。为了摆脱生活的困境,全家迁移到密西西比河岸边的肯尼波尔城。这里是一片几乎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满目荒凉。童年的塞缪尔经常跑到附近的一个农场里,和一群小孩子一起,偷偷地去游泳,捕捉响尾蛇和蝙蝠,采集榛子和野山莓,他和那里的黑人交上了朋友,每到傍晚,就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黑人丹尼尔大叔身旁,听他讲述娓娓动听的故事。塞缪尔热爱这些勤劳朴实的黑人,尊重他们的智慧和品格,甚至把丹尼尔大叔看做是人类高尚品质的化身。肯尼波尔城是哺育塞缪尔童年的摇篮,他在这儿找到了欢乐,找到知己,找到了以后创作的丰富的素材。

塞缪尔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12岁的塞缪尔被送进肯尼波尔城的印刷厂当了学徒。这里仅供吃穿,不发工钱。他比老板矮半截,却穿着老板给的肥衣长裤,简直就像钻进了帐篷里一样。后来,他离开了这家印刷厂,做了一名流浪的排字工人,来往于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各个城市。在密西西比河上,他经常听到轮船上的水手们测量水深时喊道:“马克·吐温!”意思是说水有“两寻”深(“寻”是英美长度的旧称,一寻合1.829米)。领航员听到这种喊声就放下心来,引导着轮船安全行进。他把领航员看做是密西西比河上的“国王”和“主宰”,十分羡慕这个职业。经过刻苦努力,他掌握了领航技术,做了领航员。他漂流在大河上下,接触到各种脸谱的人物,洞察他们的心灵,熟悉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性格,长了许多见识。他开始写些小文章在地方报纸上发表,并且用水手喊的那句话“马克·吐温”作为笔名。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打响了。马克·吐温真正的文学活动开始于这场战争之后。他的主要作品有:《傻瓜出国记》《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密西西比河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战争祈祷》,等等。

马克·吐温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当1900年爆发义和团反帝斗争时,他称赞义和团说:“中国人当中只有他们爱国,我希望他们成功。”他反对“人国联军”对中国的入侵,要求“让中国人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美国人民尊马克·吐温为“我们文学上的林肯”。他说“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他一生都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不愿意把“真理带到坟墓里去”。19104月,他病在榻上。临终前,他口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让速记员记下来,准备发表于天下。421日,这位文坛泰斗溘然长逝了。

诗坛泰斗——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代著名的诗坛泰斗、小说家、戏剧家和散文家。他是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泰戈尔出生在加尔各答市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弟兄很多,他排行最末。在哥哥、姐姐中,有的是很有才华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家里的接待室,每天晚上都是灯火辉煌,客人络绎不绝。他的父亲是位有名望的哲学家和社会改革家,对文学也很有兴趣。泰戈尔的聪颖从小就在这优越的环境里得到了培育。

泰戈尔的童年有时也蒙有阴影,他那童年活泼的性格也受过很大的束缚。他母亲去世很早,父亲又经常在外边旅行。他童年的保护者是几个男仆,他们为了免除看护的麻烦,就把泰戈尔关在一间屋子,不准自由行动。有一个仆人,常常叫泰戈尔坐在一个指定的地点,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把他围起来,并且吓唬说,如果迈出这个圆圈,就会有危险。幸亏泰戈尔坐的地方靠近窗口,可以窥视花园的景色,使他忘却“囚禁”的痛苦。

泰戈尔一天一天地长大,一天一天地渴望着走出家宅庭院的藩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哥哥去上学,他不禁哭起来,闹着要到学校里去。哭声使他的目的达到了,家人把他送进“东方学校”。在学校里,凡是不会背诵功课的儿童都被罚站在木凳上,两臂伸开,手掌上还要堆上石片。泰戈尔厌恶这个学校,不久就转入师范学校。他专心读书,年终考试得了班上的第一名。一年以后,他又进了英国人办的“孟加拉学校”,虽然没有碰上什么特别不如意的事,可他总觉得那个学校死气沉沉,像一座医院。父亲了解他的心情,并不强迫他去学校,请人在家里教他。他跟着老师学习生物学、物理学、几何学、历史、音乐以及英国文学等。他读了不少诗歌,对诗歌的兴趣一天天浓厚起来。

泰戈尔把大自然当做自己的“老师”。11岁那年,他跟着父亲到喜马拉雅山旅行。火车一路飞驰,广阔的田野,清碧的溪流,翠绿的树林,都从眼前飞奔而过。他们走上山坡,见花儿在草木中盛开,瀑布挂在悬崖上。泰戈尔兴奋地登上山顶,眺望远处覆盖皑皑白雪的高峰。他从这个山峰跑到那个山峰,原来天地是那样广阔而又多姿多彩。他纵情喊着、跳着、唱着,陶醉在大自然的雄浑气魄和瑰丽景色之中。

绮丽的自然风光激起了泰戈尔对生活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旅行回来后,他开始写诗。有许多夜晚,他不睡觉,伏在灯下苦读,或者披着月光,在花园里徘徊构思,尝试着写出了一些优美的小诗。不久,他在家里得到“诗人”的称号。

17岁时,泰戈尔随着哥哥嫂嫂去英国留学,开始接触资本主义社会,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他在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研究西洋音乐,同时他也忘不了美丽的大自然,常常跑到有山有水有花有水草的地方,或者坐在海边岩石上,或者躺在草丛里,耳听涛声,眼看绿草,诗神又活动在他的脑海里。

异国虽好,故乡更美。泰戈尔时时感到故乡的天空、大地、白云和江河在默默地呼唤他。他只在英国呆了两年,就回到了祖国。

泰戈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常到乡下去住,代替兄长管理祖上留下的田产。他接触到劳动人民,看到许多质朴诚实的农民生活极端贫困,就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他又研究医药学,无论白天晚上,只要有人病了,他就带药箱登门行医。在同农民频繁的接触中,他关心着农民的疾苦。他曾怀着深切的同情描绘农民的悲苦处境:“这里有大水,农民割了未熟的稻,用船载回家去,我听见他们的叹息和忧愁的诉说。??不幸的农民所希望的不过是能有几粒好谷在谷堆里而已。”

在乡间,泰戈尔写了不少诗歌。1881年,他出版了诗集《黄昏之歌》和《晨歌》。诗歌文笔清新优美,使他名声大振。以后,泰戈尔又写了长篇小说12部,诗集50余册和几十个剧本。他的作品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对于传播古老的东方文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坚持不懈的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形象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自私的反动本质。

莫泊桑13岁那年,考入了里昂中学,他的老师布耶,是当时著名的巴那斯派诗人。布耶发现莫泊桑颇有文学才能,就把他介绍给福楼拜。

福楼拜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当时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看了看莫泊桑的作品,对他说:“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东西里表明你有某些聪明,但是,你永远不要忘记,照布封(法国作家)的说法,才气就是坚持不懈,你得好好努力呀!”

莫泊桑点点头,把福楼拜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福楼拜想考一考莫泊桑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功底。一天,福楼拜带莫泊桑去看一家杂货铺,回来后要莫泊桑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货商必须是杂货铺的那个货商,所写的事物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描绘,并且所用的词,应是别人没有用过甚至是还没有被人发现的。

多苛刻的要求啊!但莫泊桑理解福楼拜的良苦用心,他写了改,改了写,反反复复,努力朝福楼拜提出的要求奋斗着。

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下,莫泊桑的学业进步飞快。后来,他就写剧本和小说了,写完就请福楼拜指点,福楼拜总是指出一大堆缺点。莫泊桑修改后要寄出发表,但是福楼拜总是不同意,并且告诉他,不成熟的作品,不要寄往刊物上发表。

刚开始,莫泊桑唯命是从,福楼拜不点头,他就把文稿放在柜子里。慢慢地,文稿竟堆起来有一人多高,莫泊桑开始怀疑:福楼拜是不是在有心压制自己?

一天,莫泊桑闷闷不乐,到果园去散心。他走到一棵小苹果树跟前,只见树上结满了果子,嫩嫩的枝条被压得贴着了地面,再看看两旁的大苹果树,树上虽然也果实累累,但枝条却硬朗朗地支撑着。这给了他一个启示:一个人,在“枝干”未硬朗之前,不宜过早地让他“开花结果”,“根深叶茂”后,是不愁结不出丰硕的“果实”来的。从此,他更加虚心地向福楼拜学习,决心使自己“根深叶茂”起来。

1880年,莫泊桑已经到“而立之年”了。一天,他拿着小说《羊脂球》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看后拍案叫绝,要他立即寄往刊物上发表,果然,《羊脂球》一面世,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莫泊桑顿时成为法国文学界的新闻人物,同时,他也登上了世界文坛。

洗澡发现了定律的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约前287~约前212),古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曾发现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终身从事物理和数学的研究。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一个天文学家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宠爱。父亲为了使他早日成才,在起名字上绞尽了脑汁,经过反复选择,在他出生的第10天,取名阿基米德。希望这名字给他带来幸福,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希腊人。

阿基米德的童年,是在保姆和奴隶们的照料下度过的。全家人对他要求很严,行走坐立、穿衣吃饭都有规矩,不准他淘气,也不许他交坏朋友。他8岁时进了学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隶的陪伴下走很长的路到学校上课。阿基米德的家里很富有,但他从不骑马或坐车。

阿基米德学习非常刻苦,有时看书,一看就是一天。随着阿基米德年龄的增长,他的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思考、探讨、学习和写作上,极少想自己的事。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忘记吃饭,忘记洗澡。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类事情,都得由别人帮助来做,只要他一思考问题,就会忘掉自己的一切。

阿基米德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研究简直着了魔,与它们形影不离,一天总画呀画呀,那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有一次,在他跨进浴盆洗澡时感觉到身子入水越深,水越往外溢,身子就越轻,突然,他兴奋地大叫一声,从浴盆里跳出来,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奔跑,一边朝家跑嘴里一边喊:“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

人们望着这个赤身裸体奔跑着的怪人,非常惊异,他们哪里会想到,阿基米德就在洗澡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流体静力学规律——“阿基米德定律”,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医中之王”阿维森纳

阿维森纳(约9801037),阿拉伯医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医中之王”。他在地质、天文、物理、化学、文学等文面也不相当成就。他的科学著作《医典》代表了当时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影响西方学界达数百年之久。

阿维森纳出生在中亚细亚布哈拉附近的阿法西纳小镇(今乌兹别克附近)。他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任地方税吏,很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阿维森纳出生后,全家迁至布哈拉。布哈拉当时系萨曼王朝首府,是阿拉伯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学术上比较开放。阿维森纳两岁时,父亲便教他识字写字,6岁以后便以通俗的语言向他讲述各种各样的知识。阿维森纳幼年时聪明过人,嗜书成癖。他10岁时就能诵读阿拉伯和波斯文学作品。他对数学也很感兴趣,学了6种几何图形以后,就能举一反三地演绎出当时已经很深奥的全部几何学。布哈拉有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阿维森纳如饥似渴地阅读图书馆中的藏书,既攻文学,又深入钻研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对其中的物理学、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内容均感兴趣,他还广泛阅读了神学、医学等著作。在医学方面,阿维森纳更显露了他的非凡才智。16岁时,已掌握了广博的医药知识,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治病经验。17岁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医师和学者。

这一年,布哈拉的苏丹曼苏尔身患重病,虽经多方延医,病情仍未好转。后来,有人便将阿维森纳推荐给苏丹治病。当这个稚气犹存的少年出现在宫中的时候,好多人对他的医术将信将疑。然而,当苏丹服用了阿维森纳开出的药方后,却药到病除。闻者莫不敬服。苏丹为了向这位妙手回春的少年医师表示谢意,特许他利用藏书极为丰富的宫廷图书馆。对此,阿维森纳喜出望外,因为,只有极少几位博学之士才能得到这种优厚的待遇。他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博览各种珍贵罕见的图书。他几乎把整个图书馆的书都读完了,自己卓越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越来越丰富的知识积累,为他以后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医学方面,他得益最多,他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掌握了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

阿维森纳在科学上勇于探索,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他留给后人的著作达99种之多。其中,属于神学和哲学的有68种,属于自然和天文学的有11种,属于医学的有16种,诗集4种,他是中世纪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之一。

无所畏惧的哥白尼

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他创立了“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统治。

哥白尼诞生于波兰托伦城。10岁时,父亲去世,他便跟随舅父生活。他的舅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主教,哥白尼深受其影响,爱上了天文学和数学。早在上学的时候,就被天上的星星月亮吸引住了。他经常在晚上坐在窗前,乐趣无穷地凝望繁星闪烁的天空。有一天,他哥哥不解地问:“弟弟,你为什么老是对着天空发呆?是不是在向天主祈祷?”

“不,哥哥,我是在观察天象,想探寻天上的奥秘。”哥白尼解释说。

“什么,你要管起天上的事情?天上的事有神学家操心,我们怎能去干预!”

“为了让人们望着天空不感到害怕,我要一辈子研究它!我还要叫星星和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向。”

“你要不听我的劝告,这一辈子你可有罪受了!”哥哥以教训的口气厉声说。

“我主意已经打定,什么都不怕!”哥白尼斩钉截铁地说。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大胆质疑的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发现了摆动定时性定律,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发明了比重秤、空气温度计,发明了枷利略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

枷利略从小多才多艺。他会画画、弹琴,非常喜欢数学,会制造各种各样的机动玩具。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大画家或者大音乐家。

但是,他更爱自然科学。他的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他老是问父亲,为什么烟雾会上升?为什么水会起波浪?为什么教堂要造得顶上尖、底层大?长大以后,他的疑问就更多了。他深入钻研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常常陷入沉思之中。他想,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理论并没有经过证明,为什么要把它们看作是绝对真理呢?

伽利略少年时代提出的许多个为什么,后来都由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在伽利略的故乡比萨城里,有一座既庄严又华丽的大教堂。一天下午,伽利略来此参观。一个司事开始给一盏油灯注满油,把灯挂在教堂的天花板上,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间来回摆动。伽利略看到,吊灯开始以一个很大的弧度摆动着,弧度变小时,摆动的速度也变慢了。他觉得链条的节奏好像是有规律的,虽然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但吊灯每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都一样长。没有钟表,他用右手按住自己的脉搏,默默地数着吊灯摆动一次脉搏跳动的次数。他发现,吊灯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确是相同的。

伽利略心里突然一亮,他想到:“亚里士多德说过,摆经过一个短弧要比经过长弧快些。亚里士多德是不是弄错了?”他回到家里找来材料,做了几个摆。他把短摆挂在屋子里,长摆挂在大树上,然后精确计算一个摆从弧的一头运动到另一头所花的时间。实验结果证明,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由绳子的长度决定的,不管摆的重量如何,与振幅也无关。

但伽利略还有些不明白。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速度是由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速度也越快。但是,摆不也是从高处落下吗?为什么只要摆的绳长相同,摆落到最低点的时间都相同,而跟重量没有关系呢?

他决定到比萨斜塔上进行下一步的试验。他发明了一个小机关,只要一碰按钮,盒中的物体就能同时落下。试验的一天,他让学生们拿着盒子站在二层、三层、五层及塔顶窗口,他发出了信号,二楼的学生打开盒子,把一个1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0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塔上落下。这样一层一层地试验,每一次试验下来,不同重量的铁球都同时到达地面。

著名的比萨斜塔成了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错误的落体理论的历史见证者。

数学天才——帕斯卡

帕斯卡(16231662),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在几何、二项式、概率论、组合论、三角函数、气体压力和液体静力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帕斯卡生于法国克勒市著名数学家的家中。父亲在家里谈论数学方面的话题,读数学方面的书籍,演算数学题目,研究数学难题。帕斯卡在这种浓厚的数学氛围中生活,自幼便对数学感兴趣。父亲鼓励他立志当一名数学家,还从很小的时候起教他数学。因此,帕斯卡从孩提时便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帕斯卡爱好数学,人又聪颖,因此进步很快。只要是学数学,他一连可以坐上几个小时。人们看到帕斯卡小小年纪在那儿长时间地正襟危坐,孜孜不倦地攻读数学,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童年时的帕斯卡便阅读了大量数学书籍,并且显露出非凡的才华。12岁时,在一般小孩还未接触到几何学时,他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卓越数学才能创立了独特的几何体系,深得数学家们的赞赏。16岁时,他勇敢地攀登新的数学高峰,参加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组织的小组活动,不久便写出了具有很高水平的关于圆锥曲线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圆锥曲线内接六边形,其三对边的交点共线这样一个射影几何的重要原理。这一原理得到数学家的一致好评,并将这一定理称为“帕斯卡定理”。帕斯卡所创造的这一奇迹震动了巴黎所有科学家。

19岁那年,帕斯卡设计了一台机器,叫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可以完成基础数学的四则运算。现代计算器就是以这个原理为基础制造的。

21岁那年,帕斯卡有一天登上了法国多姆山的山顶,仔细观察试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然后把这个高度记下来,与此同时,他要他的姐夫佩耶站在多姆山的山脚,在同一时间,以同样方式记下了另一试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然后,两人把两只试管水银柱高度进行对照。结果发现1000米水银柱高度差为8厘米。帕斯卡的推论得到了证实。

爱动脑筋的牛顿

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出生于林肯郡。他建立了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方面,曾致力于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在热学方面,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方面,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和莱布尼茨一起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初步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

牛顿童年时善于开动脑筋,喜欢制作各种玩具,而且做得十分精巧。12岁那年,他上了中学,寄宿在一个开药店的人家里。他是个好动的小房客,不断地搞一些小把戏,用斧头、锯子和锤子制作各种奇怪的小玩具。有一次,他制作了一架小风车,他又活捉了一只老鼠,把老鼠捆在风车轮子前面的踏板上,并且在老鼠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这粒玉米让老鼠看得到却又吃不到。饥饿的老鼠为了吃上这粒玉米,就拼命往前跑。踏呀踏,就这样带动了风车的轮子。还有一次,他用木箱和玻璃瓶做了一只水钟。他将适量的水注入木箱,箱内滴出的水流控制着钟上时针的转动,每天黎明时水钟能按时滴水到他脸上,叫他醒来,催他早读。

牛顿除了喜欢制作各种复杂的机械玩具和模型外,还钻研反射镜和透镜,钻研化学。他也很喜欢绘画,常在卧室的墙壁上用木炭画素描。在他闲静的时候,他也喜欢写诗。

14岁时,他充满理想,不停地思考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然而,他的亲戚却不让他读书,把他带到田里去干活,要他种田谋生。此外,还要学习做生意。牛顿却不喜欢这一套,常常偷偷地一个人躲在小树林后面读书。他的舅父发现了,只好摇头,无可奈何地对他说:“还是回去念你的书吧,要么你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大废物,要么你是一个大天才。”

18岁时,牛顿到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留校。26岁时,他的恩师推荐他上剑桥大学。他在剑桥大学从事了长达30年之久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一次,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忽然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一平常而又平常的自然现象引起了牛顿的深思。他从苹果落地想到地心引力的存在,想到这种引力可能同时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想到地球与整个天体的运动,他得出结论:“宇宙定律就是质量与质量之间的相互吸引。”由苹果落地而受到启发,牛顿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其实苹果落地的故事,只是说明牛顿勤于思考罢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决不是凭一时的灵感想出来的,而是他在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勇于不断探索的结果。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他是电学史上第一个正确阐述电的性质的人。他发明了避雷针,在光学、化学、热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所贡献。

富兰克林出生于波士顿,兄妹共10人,全靠父亲开一个小杂货店挣钱过活。他从小就迷上了读书。从他学会阅读后没过多久,家中的藏书就被他读完了。8岁时,富兰克林进学校读书,不到一年他就从一年跳到三年级。由于家中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不满11岁时,父亲就让他离开了学校,在自家的店铺里当一名小工人。富兰克林虽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但他喜欢读书的习惯并没有改变。每天晚上,干了一天活的富兰克林便点起蜡烛看书。父亲给他的一点零花钱,他全部积攒起来,买了心爱的书籍。

看到儿子如此爱读书,父亲便把他送到一家印刷所当印刷工,以便使他有机会多接触一些书籍。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富兰克林就躲进阁楼,兴趣盎然地翻阅刚装订好的新书。为了读完一本好书,他常常彻夜不眠,因为第二天一早,就得把书归还给店里。

印刷所附近有个书店。一个偶然的机会,富兰克林认识了书店里的一个店员,他想通过这位店员借书读。

“店员叔叔,您能借给我几本书吗?”富兰克林央求道。

听说借书,店员两手一摊,急忙解释说:“书是老板的,老板不让借给人。”

富兰克林从头冷到脚跟。失望中,又央求说:“叔叔,您晚上借给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