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言网 | 白鲸:对真实的恐惧

 看见就非常 2015-05-18
译者: 騷鄺 原作者: Gilbert King
发表时间:2014-10-12浏览量:1140评论数:0挑错数:0
麦尔维尔《白鲸》的故事原型,可惜说的不够完整。但是结尾的诗歌总结时带出了一种苍凉的感觉。强烈推荐《白鲸》。

《莫比·迪克》:对现实的恐惧

“艾斯塞克号捕鲸船真的被一座鲸鱼击沉了——而且这只是个开始”

作者:Gilbert King.  2013年3月1日

莫比·迪克

 

赫尔曼·梅尔维尔 

约摄于1860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852年的六月,一个名叫赫尔曼·梅尔维尔的32岁作家对他的新小说《莫比·迪克》(又称《白鲸》)充满了信心,尽管对该书的评论褒贬不一,销量也不如人意。当月,他坐上了一艘到马萨诸塞州的南塔基特岛的轮船,首次来到他小说中神秘的主人公亚哈船长和他的裴廓德号捕鲸船的母港。跟一般的旅客一样,梅尔维尔访问了当地的政要,吃过晚饭后,便去参观之前只存在他想象中的村庄。

在南塔基特岛的最后一天,他去拜访了一位羸弱的60岁老人,他之前执掌过艾斯塞克号。1820年,这艘船意外地被一尾抹香鲸攻沉并激发梅尔维尔创作了这本小说。艾斯克塞号被击沉时这位小乔治亚·柏拉德船长才29岁,他幸存下来并回到了南塔基特岛还掌舵了另一艘船:兄弟号。不过两年后兄弟号触礁沉没,这位船长从此被认为是海上瘟神——“约拿”——再也没有船主愿意把船信托给他了。柏拉德成为了村庄里的夜巡人,余生都在陆地上度过了。

梅尔维尔从1820年的鲸鱼袭击事件中得到灵感并创作了《白鲸》。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梅尔维尔在《白鲸》里简略地描写过柏拉德,不过只是说到鲸鱼击沉了他的船。梅尔维尔后来写道,在他的访问期间,他们两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但是梅尔维尔知道柏拉德在海上经历的折磨并没有随着艾斯克塞号的沉没而结束,他也并不打算勾起这位船长背负的恐怖记忆。“对陆上人他谁也不是,”梅尔维尔写道,“但是对我来说,他既不摆架子也十分谦逊,是我遇到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人。”

在柏拉德被救后的一次晚餐上,他把整个事故向其他船长和一个叫乔治·本纳特传教士描述了。在本纳特看来,这个故事更像是一次忏悔。当然,它是残酷的:他们在一艘漏水缺粮的船上度过了92个不眠的日与夜,在无情的太阳烤炽下,幸存的船员开始发疯,最终导致了人吃人惨象和两个年轻男孩的悲惨命运,其中包括了柏拉德的大表弟,欧文·科芬。“我说不下去了——一想到那些事我的头就像被火烧一样,”柏拉德向传教士说,“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据梅尔维尔所知,艾斯克塞号的悲剧是从1819年8月14日开始的,就在它离开南塔基特岛两天后——它计划要开展为期两年半的捕鲸航程。这艘87英尺长的船遇到了暴风雨,顶桅帆被吹到了差点沉到海里。不过,柏拉德还是坚持了五周把船开到了好望角。但是这20个船员发现南美这边的水域几乎没有鱼了,于是他们决定驶到在南太平洋的更远的捕鲸水域去,那里离任何海岸都非常远。

艾斯克塞号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查尔斯岛靠岸补充补给,船员们一共收集到了60,000磅的海龟肉。其中一个船员做恶作剧点燃了一把火,火势在干燥的季节迅速蔓延至全岛。柏拉德全员为了逃命要穿过熊熊烈火,他们起航后一天还能看到火烧岛冒起来的黑烟。柏拉德愤怒之极,发誓一定要严厉惩戒纵火者。很多年以后,查尔斯岛依然是一个焦黑的荒岛,人们相信那场火是导致洛雷纳海龟和洛雷纳学舌鸟灭绝的原因。


艾斯克塞号第一大副,欧文·蔡司。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820年十一月,在经历了数个月的航程之后,他们驶到了离最近的陆地有数千英里的海域,艾斯塞克号的捕鲸艇捕到的鲸鱼一直把他们拖向地平线,船员们戏称之为“南塔基特滑雪之旅”。23岁的欧文·蔡司是船上的大副,趁着柏拉德下艇捕鲸,他留在了艾斯塞克号上做维修工作。正是蔡司发现了一尾巨大的鲸鱼的——据他的估计那尾鲸鱼足足有85英尺长——它在远处静静地漂浮着,头正对着船。它接着喷了两三次气,然后径直游向了艾斯克塞号,“它非常迅速地向我们游来,”蔡司回忆道——差不多有三节快。巨鲸迎面撞向船上,“引起了让人胆颤的巨大震动,几乎把我们抛到了空中。”

巨鲸从船底穿过,海水开始翻腾。“我清楚地看到它在龇牙咧嘴,就好像怒火中烧一样,”蔡司回忆道。紧接着巨鲸消失了。正当船员们着急着找出船上的洞口,并发动抽水机时,有一个人惊呼道,“它在这里,它又朝我们来了!”蔡司看到了巨鲸,它的头半露出水面,用很快的速度逼近过来——这次应该有六节快,蔡司想。这一次他直接撞到了吊锚架下的船头处,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海水迅速涌进船舱,船员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在艾斯克塞号侧翻之前把小艇放下,把航海工具、面包、水和一些补需品填满小艇。

柏拉德从远处悲伤地看着他的船,回来时艾斯克塞号已经毁了。他一片茫然地问,“天啊,蔡司,究竟发生什么了?”

“我们被巨鲸袭击了,”他的大副回答说。

另一艘小艇也回来了,所有人都坐着一言不发,他们的船长脸色白,还是一句话没说出来。有一些人,据蔡司观察,“对自己的处境一点概念都没有。”

艾斯克塞号慢慢沉没了,但是船员都不愿理离开,而柏拉德在努力想一个方案出来。他们现在一共有三艘艇和20个人。他们计算出最近的陆地是马贵斯群岛和社会群岛,柏拉德想出发到那里去——但是,他作了航海史上最讽刺的决定之一,因为他相信了蔡司和他的船员的话,那些岛上住着吃人族,他们唯一的生存希望是向南航行。这样到陆地的距离就变得远得多了,但是他们或许能赶上信风,又或者会被另外的捕鲸船发现。但只有柏拉德清楚避开这些群岛的意味着什么。(根据纳撒尼尔·菲布利克在他的《海洋之心:捕鲸船艾斯克塞号的悲剧》提到的,尽管说岛上有吃人族的谣言不断,但是去过那里的商人从未遇到过意外。)

就这样,他们离开了艾斯克塞号,坐到了他们20英尺长的小船上。他们的旅程几乎开始就荆棘满布。海水渗透了面包,每天吃着这些,他们开始脱水。严酷的太阳烤炽着他们。柏拉德的小船遭到了一尾杀人鲸的袭击。两周后,他们发现了陆地——亨德逊岛——不过岛上一片荒芜。又过了一周,粮食开始短缺。如此之下,有人个人决定与其回到船上不如在陆地上拼拼运气。没人怪责他们。而且,这样反而给船上的人腾出了更多的粮食。

到了12月中旬,在海上漂泊了不知多少个星期之后,小船开始进水了,因为越来越多的鲸鱼在夜里袭击他们,到了一月时,剩下的粮食已经不够他们吃了。蔡司船上的一个人发了疯,他弹跳起来,疯言疯语说要一块晚餐巾和水,然后非常“恐怖骇人地抽搐起来”,第二天早上就去世了。“紧接着发生的恐怖的事颤抖着我们的人性。”蔡司接着写,船员们“把他的腿从他的身体上卸下来,把骨头上的肉削干净;之后,我们开膛破肚,把心也掏了出来,然后再合上——尽量得体地把它缝好,然后把他扔到海里。”他们随即在一块平石上烤熟那个人的器官,吃了。

接下来的一周里,又有三个船员死了,他们的身体也被烤熟了吃。其中有一艘船消失了,蔡司和柏拉德的船也互相失联。人肉并不能长时间保存,幸存者吃得越多,他们就越是容易饥饿。两艘船上的人都虚弱到说不出话来。柏拉德船上的四个人清楚知道如果没有食物他们都会死。1821年2月6日——离开艾斯克塞号已经有九个星期——一个叫查尔斯·拉姆斯德尔青年人建议他们用抓阄的方法来决定谁下一个被吃。这是海上的惯例,有记载的最早可以上溯到17世纪上半叶。柏拉德船上的人接受了查尔斯的建议,第一个抓到的是年轻的欧文·科菲,船长的表弟。

柏拉德答应过这个年轻人的母亲要好好照顾他。“小伙子,小伙子!”船长大叫起来,“如果你不想要你的签,谁敢碰你我就开枪杀死他。”柏拉德甚至提议自己代替这个年轻人,但是科菲拒绝了。“我抽到哪根都不后悔。”他说。

拉姆斯德尔抽到了开枪杀人的签,他拿着枪,但是很久都开不了枪。科菲见此,把自己的头放在船舷上,拉斯姆德尔开枪了。

“很快他就被吃完了。”柏拉德回忆说,“一点都不剩。”

到了2月18号,在海上漂泊已经89天,蔡司船上只剩下了三个人,他们发现远处有一艘船。他们疯狂地追,终于赶上了英国的印第安号,他们得救了。

在三百英里外,柏拉德的船上只剩下了他和查尔斯·拉姆斯德尔。他们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的骨头可以吃了,他们把它放在船底下磨碎,以便吮吸骨髓。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两个人靠着船板上的碎骨勉强生存下来。在蔡司和他的船员被救一周之后,美国多芬号轮船上的一名船员发现了柏拉德的小艇。不幸和困惑依然笼罩着柏拉德和拉姆斯德尔,他们没有因为被救而感到开心,而是回到自己的小艇上把骨头都装在口袋里。安全登上多芬号后,这两个神志不清的人在旁人眼里,“吮吸他们死去同伴的骨头,他们是多么的不情愿离开他们。”

艾斯克塞号的五位幸存者在瓦尔帕莱索重遇了。他们在这里重新整顿后便出发回到南塔基特岛。如菲布利克写的,柏拉德完全恢复过来后,和几个船长一起吃晚饭,他把整个艾斯克塞号沉没和他海上恐怖的三个月的事迹都告诉了他们。在场的一位船长回到他的房间并把所有事情写了下来,把柏拉德的遭遇称作“我所知道的最悲惨的故事。”

很多年之后,在杜西岛上发现了第三艘船,船上只剩下三副骨架。不过,选择留在亨德逊岛上的三个人奇迹般地生存了四个多月,他们基本靠吃贝壳和鸟蛋活下来,直到一艘澳大利亚的船把他们救了。

他们一回到南塔基特岛就受到了艾斯克塞号的幸存者的热烈欢迎,几乎没有人指责他们的行为。这是海上的惯例,在极端情况下吃人是合理的。(在类似的事故中,幸存者拒绝吃死人的肉,而是用他们来作为鱼饵来捕鱼。不过菲布利克提到,艾斯克塞号上的人所处水域的表面几乎没有任何的海洋生物。)

然而,柏拉德船长并未轻易被宽恕,因为他吃了他的表弟。(后来有一个学者把这种行为称为“亲食乱伦”。)欧文·科菲的母亲不能忍受柏拉德的存在。柏拉德的海上生涯结束后,他在南塔基特岛上度过了自己的余生。每年在艾斯克塞号沉没的忌日里,传说他都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斋戒绝食来纪念他死去的同伴。

麦尔维尔和他的《莫比·迪克》在1852年刚出版就寂寂无闻。和这位作家想象的不一样,这本书在他有生之年只卖了几千本,在经历了另外几本小说的失败后,麦尔维尔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纽约市当了19年的海关督察员。他开始酗酒并罹受两个儿子早夭的痛苦。在绝望中他放弃了小说开始写一些诗歌。但是乔治·柏拉德的命运从未离开过他的思绪,在他的诗“克拉勒尔”中他写道:

夜间他巡逻在码头里

看着货物直到天明

什么事也不能让他欢笑

有人召唤,就会来到

灵魂并未腐败,只是谦恭卑顺

坚韧如斯,无所不容

只因深深埋藏于心的秘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