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独家】未来中国适航工作的五大看点

 昵称25588456 2015-05-18


  适航审定是民机安全性能的保证书,是走向市场的通行证,是国家民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15年适航工作会上了解到,我国民航适航审定管理部正苦练“内功”、全面深化创新服务,努力在国际适航大舞台上展示良好的“中国适航形象”。在这,记者给大家呈现其中的五大看点--

  健全适航管理政策 有望从源头上解决“黑飞”问题

  5月3日,河南一家公司生产的飞机在安徽坠毁,造成2人死亡。经初步查明,这架飞机既没有民航部门的生产许可证,也没有取得型号合格证,是典型的非法航行,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黑飞”。但是,随着小型和轻型运动航空器适航管理政策的健全,这样的“黑飞”将有望从源头上得到治理。

  记者了解到,本着“疏堵结合,源头治理”的原则,今年2月,民航局发布自制航空器、套材组装航空器、用于展览展示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程序。这一新政策在保证航空安全的前提下,将大大降低小型航空器的适航取证门槛,为航空爱好者提供合法飞行的渠道,“黑飞”问题将有望得到有效解决。

  未来,民航局将开展自制航空器和套材组装航空器适航管理程序宣贯和适航检查工作,使新的适航管理程序落地,尽快改变“黑飞”现状,促进通用航空发展。与此同时,民航局还将加强对小型航空器生产许可证持证人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履行好持证人责任,在批准的体系下生产销售,尽力避免航空器售出后的“黑飞”现象。

  加强航油适航审定 或将打破通用航空用油瓶颈

  国内航空汽油的油源和品质一直是困扰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一个难题。因为油料供应紧张,还曾经出现过通航飞机“有翼无油不能飞”的情况。含铅量较高的国产航空汽油也容易导致发动机故障。未来,随着航油适航审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通用航空“用油”瓶颈或将打破。

  航空油料是航空器上消耗最快的零部件,把好航空汽油质量关,对保障通航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民航适航审定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现行航空油料管理规章和国际通行低铅航空汽油标准,开展了低铅航空汽油的审定工作。今年3月,国内首家符合国际标准的100LL低铅航空汽油生产企业获得了民航局颁发的适航批准书。

  目前,民航适航审定管理部门正在继续寻求100LL和其他牌号高品质航空汽油的合格生产企业,希望能够系统解决通航市场航空汽油足量供应难题,为通用航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可以预想,随着越来越多通过适航批准的航油生产企业加入,高品质航空汽油供应将日益能够满足我国通用航空市场的需求,为通用航空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做好持续适航 促进国产民机朝系列化方向发展

  波音B737被称为民航历史上最成功的单通道民航客机,是民航业最大的飞机家族。自1967年投入运营以来,历经40多年,从B737-100到B737-900,改进型号已超过10多个,全球销售量已超过8000架。不用羡慕,民航局正推动国产民机朝系列化方向发展,若干年后,国产民机或许也会如B737系列飞机一样,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制造-使用-改进-提高”是民机良性发展的轨道。通过适航符合性验证,航空工业企业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进而能够改进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记者了解到,民航适航管理部门将进一步促进航空工业企业、航空公司和民航适航管理部门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推动航空工业企业加强售后服务体系,促进国产民机在产品上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使国产民机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民机市场的客户需求差异性很大。如果航空工业企业能够持续改进产品、完善产品功能、提升产品质量,生产出系列国产民机产品,就能满足每一个客户的“订制化”需求。

  加强新技术应用 提升国产民机市场竞争力

  装备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就如同为国产民机注入新鲜血液,让之能够焕发青春魅力。“促进新技术在国产飞机上装备,为国产民机在市场竞争中增添'砝码'”,也是民航适航审定工作的看点之一。

  每一架国产民机,都是“中国制造”形象代言人中的一员。目前,民航适航管理部门已经将继续指导督促航空工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应用新技术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与此同时,民航适航管理部门希望航空工业企业在国产民机生产过程中,把国际先进新技术水平作为产品标杆,在产品中留有新技术接口,轻松实现新技术对接,促进国产民机提升运行效率和运行效益。

  据记者了解,在我国民航市场,所需性能导航(PBN),驾驶舱平显(HUD)、电子飞行包(EFB)、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卫星着陆系统(GLS)精密着陆技术,也完成了演示验证飞行,正在积极推进。可以设想,在蓬勃发展的民机市场中,如果一款民机产品有快速进行新技术升级的能力和较高的运行适用性。那么,这款产品将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脱颖而出。

  扩大适航国际合作 推动国产民机“走出去”

  当前,国产的新舟60飞机、运-12飞机正在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版图”, ARJ21-700飞机、小鹰500飞机也已经收获了国外用户的意向“橄榄枝”。这些都只是美好的开端,今后,随着我国双边适航审定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为更多国产民机“走出去”提供良好的双边适航环境。

  记者了解到,民航适航管理部门一直积极与美欧等航空发达国家开展双边适航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国际认可度。目前,我国民航已经与俄罗斯、加拿大等2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04份双边适航文件,其中有14份适航文件是服务于航空产品双向交流,21份适航文件是专门服务于航空产品出口的。

  此外,民航适航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对国产民机有现实需求国家和国际民航组织的航空安全合作,寻求建立起常态化的合作机制,输出在适航管理上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经验,为进口国民航当局和航空公司提供适航技术支持,为国产民机“走出去”创造条件。(中国民航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