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场中的交际距离,你知道多少?

 好心情zjh 2015-05-19


来源:廉政瞭望

=========================================

到办公室找领导办事,最佳的距离是122厘米至213厘米。小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强人所难;大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不是真心实意想办事。


在笔者的采访经历中,曾听到过这样一段对话——


那是跟随一位副省级领导外出调研,在中巴车上,领导询问陪同的市委书记:“从省城到你们这的高铁明年能修通吗?”


市委书记说:“据铁道部门说,明年底就能通车。”


领导点了点头:“有了高铁,往来省城就更方便了。”


“是啊。”市委书记趁机回忆起一件往事,“今年元旦节,因为大雪冰冻天气,市区大面积停电。我当时在外地心急如焚,连夜往回赶。从省城到我们市里的高速公路,因为道路结冰暂时封闭。我给交警队打了电话,他们才让我的车上路。结果路太滑,车子开到中途还打了几个圈,差点出车祸。”


领导关切地问:“最后没事吧?”


市委书记笑着说:“没事。”


领导沉吟了一会儿说:“这件事也教育我们,再大的权力,都不能同大自然作对。”


市委书记的笑容显得有些僵硬,车里沉寂了几分钟。隔了一会儿,市委书记又讲到另一件事:“有一回在市里处理紧急公务耽搁了时间,为了准时赶到省城开会,只好让司机超速。为了这事,分管交通安全的副省长还批了我一顿,说如今正在治理超速,你身为领导干部却带头违章。”


领导这时说道:“某某(那位副省长的名字)是从工作角度批评你,我还要从个人角度说你几句。一定要注意安全,宁可迟到,也不能超速。开会迟到几分钟,大不了挨几句骂,真要路上出现什么意外,可就后悔莫及了。”


这段旅途闲聊,市委书记可谓竭尽全力向领导表白,自己对工作是如何废寝忘食,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领导的话不温不火,颇为耐人寻味。


事后与同车之人聊起这段对话,有人评价说,作为下属想获得领导肯定无可厚非,但领导的话却语带机锋,既没给下属难堪,也没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始终保持着官场中十分恰当的交际距离。


从这名朋友口中,我第一次听说了“官场中的交际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最早由一名美国学者提出。46厘米以内属于私人空间,热恋中的男女,彼此距离不要超过46厘米,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在疏远他。到办公室找领导办事,最佳的距离是122厘米至213厘米。小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强人所难;大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不是真心实意想办事。若想从非亲密朋友那里获得某种信息,有效的距离为213厘米至366厘米。小于这一距离给人以盛气凌人的印象,大于这一距离使人觉得你没礼貌。


或许,官场中的交往也存在交际距离。这种距离,不以长度为单位,却能从彼此间的亲疏中窥见。譬如说,官场中一旦出现圈子、派系或者对手、死敌,那么彼此间的交际距离肯定超出了合理范围。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不党。这些话语里,或许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官场中合理的交际距离。另一方面,坚守基本原则更可作为官场交际距离的一条重要标准。


一名同车的朋友事后说道,如果当时领导对下属的工作作风大加赞赏,是否也是告诉对方,因为我赏识你,诸如遵守交通规则,开车不能超速等基本原则就可弃之不顾。“假如这些原则可以不遵守,在未来的接触中,其它原则还需要遵守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