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抄绘(手绘)大量规划平面图的作用是什么?

 pgl147258 2015-05-19

【陈铠楠的回答(53票)】:

我认为这个题我有回答的责任。

熟悉我的知友可能知道我擅长拆分。对这一件事,至少有这些方面需要讨论:

  1. 抄绘一定量的案例对专业能力有哪些提升?

  2. 如何选择案例并进行抄绘能得到更多提升?

  3. 抄绘案例之外还做什么才能让训练更加完整全面?

  4. 教师为什么要给出这样的建议?

首先,这个训练方法能够、或至少是在正确方式下能够提升专业能力,基本没有异议。

很多高校都流行着这样的校园七不思议般的传说:某老师或某学长,曾抄绘大量案例,他们后来获得了成功。

据我所知,代表华南理工05级和07级的百平师兄和玮璐师姐,都有着将学院资料室建筑书籍中的图片数以百千计地抄绘下来的校园传说。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需要做这件事才成功的,事实上做过这种事的人是很少的,有的是态度问题(不做此事,别的事也不做),有的是方法问题(不做此事,做了别的)。我的抄绘量就几乎是空白的,甚至读图量都很少。也就是说,这只是方法的一种,不至于是必经之路。

并且,这样的七不思议传说,也太简单粗暴了。他们只是“经历过此事”。但他们也一定“经历过别的”。而他们“以结果而言被认为是成功了”。因果关系还不能就这么简单地建立出来。

所以,抄绘案例这件事,可以做,没做也不一定学不好设计。

而如果做,也不是表示做了就一定能成功,起码,如果你只是买了某本规划作品集,看量不看质地抄绘了前十张图,我总觉得你也不会有多颠覆性的提升。否则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也就太唾手可得了,人人都能做全班第一了,而全班第一明明只有一个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理确实如此,但要这么说,抄100个图就符合了。

凡事总有可深究之处。

抄绘了10个案例表示了什么?

  1. 你分别深读了10个案例。抄绘比看图可厉害多了,白纸抄也好,蜡纸透也好,画一遍,印象之深,绝非干看可比。

  2. 你有10个深读过的案例可作分析比较。它们可能作者一样也可能不同,它们可能尺度和类型相近也可能不同,whatever,你会特意地或者潜移默化地分析比较他们的设计,在当中增长你对规划设计的理解。

  3. 你获得了10案例当量的单体设计素材。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显著不同,它最重要的是总体关系的组织,“某个东西在这里”比“某个东西具体长什么样”重要得多。单体的建筑和景观可以是通用的,比如高层,比如入口,比如广场,比如公园,比如滨水步道,完全可以在不同的规划设计里放置相似的单体。只要你抄绘的设计有水平,你等于是积累了不小的量的单体素材,你自己做起设计的时候,看局部时,会比案例积累量小的人成熟得多。

  4. 你的手绘获得了10张图的训练量。这非同小可,在我的为期24天的快题班,他们做过的真题的量甚至没有10次这么多。10张抄绘,再加上一学期的设计草图手绘,这个训练量很有希望足以把规划平面手绘自学成才。

  5. 你在一个学期里在专业上投入的时间比起不这么做要多出几十上百个小时。对于自律能力弱的人,强加了这项工作之后,专业训练投入时间起码不会落后了。

  6. 你熟悉了基于某些比例尺的设计图纸的设计与绘制深度。

那么,如何选择10份图?

我的建议是,区分至少两种比例尺,比如1:1000的和1:2000的;区分几种常见的功能类型,每种类型两种,比如居住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商业街区、历史街区;当中有多数的套路化、高完成度的和少数的新潮的、创新的、概念化的。

抄绘对象不必是手图。不要抄绘学生作业,不要抄绘快题,不要抄绘原图清晰度又低又来路不明的百度图纸。尽量抄绘来自大设计院、高水平竞赛的图纸。取乎其上得其中。

几十上百小时的投入,在一学期里也不小,一旦要做,就要做好,不能敷衍。

抄绘图纸能锻炼一些能力,但不是全部。

比如可能会在形态能力方面有较大提升,但设计逻辑、设计规范这两个方面就很可能没有提升了。但规划设计不是形态导向的,形态是争取第一印象的手段,是基于对利益、效率诉求的满足的基础上的空间优化。警惕本末倒置。

设计规范要自己学。设计逻辑方面,如果原图是一套完整成果,最好顺便了解一下。

并且,设计里难免的明显粗糙和错误的地方——可以预期大家会找到很多形态导向的没有理由的轴线、很多尺度失当的滨水廊道、很多高度、扑救面、标准层面积失当的塔楼——完全可以在抄绘过程里尝试对它进行优化。

那么教师为什么提出这种要求?

很可能是对学生的理论接受能力和投入程度的不信任。华工从来没有布置过案例抄绘这种训练,更别说是10个图的量。手绘训练也没有在规划课程里强调过。

规划设计极其强调方案的逻辑说服力,凡事都不是形态导向优先的,但如果设计原理大家听不进去,起码抄绘十个图能让大家在做大的构图和小的局部时能有样学样,不至于在争取第一印象方面都没有竞争力。

并且如果没有学习积极性,设计课程作业总是临时做一做,那起码额外再抄十个图的训练量是实打实的,总的训练时间上来了。

也许是恶意揣测,但如果有学生拖欠或敷衍这个作业的话——假如不提供像上文那样的指引,放任学生自己做这件事,完全可以在最后做得到把几乎所有作业归为敷衍——其实教师也就有理由掩饰自己教学能力的有限,把学生的不成功的责任推卸掉了。

对于弱一些的学生,用笨办法苦路子是有效的。就像学英语,你不聪明,你就往死里背范文;学数学,你不聪明,你就往死里做模拟题。经历过高考都知道。

但这事完全可以有更深的理解,更科学的方式,来让这10次抄绘物有所值,而不是除了工作量本身以外就没有别的价值在。人总是容易将“付出大量时间并感到痛苦”等同于“努力”,而又将“努力”等同于“将会成功”。相信知乎早就告诉大家这不对了。凡事总有可深究之处。

规划总平面手绘的理解与技法方面,可以参照这个教程。

城市规划总平面手绘图教程

此致。

【公磊的回答(6票)】:

以前写的一个关于如何学习案例的交流贴,拿来答题,也能说明问题。 答主一直认为做设计是一个带有情感的逻辑推敲过程,其每一步都应当是有依有据的,而不是“我就想做成这样”我就喜欢这样“。所以楼主也一直在坚持有逻辑且带有自己的情感去做设计。最近恰好做了一些相关的事情,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附图(拿手机拍的,请大家原谅图面效果重在体会内容~~)是答主最近画的一部分东西,内容是BIG事务所的案例。答主虽然不是BIG粉但是还是蛮喜欢BIG推敲设计的过程,于是每天就画一两个案例,由于画面效果不好我大致描述一下画的内容——”因为什么条件,做出什么样的处理,最后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每次画的时候都清晰的感受到了设计者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使我很高兴,因为每画一个我就学到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注意:是学习到了一种处理方法。我觉得学习到一种方法远比学到一种造型要重要的多,大概是和”渔“和”鱼“区别。 说到这里便回到了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们在看案例时究竟在学习什么?答主的答案是:学习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前写的一个关于如何学习案例的交流贴,拿来答题,也能说明问题。 答主一直认为做设计是一个带有情感的逻辑推敲过程,其每一步都应当是有依有据的,而不是“我就想做成这样”我就喜欢这样“。所以楼主也一直在坚持有逻辑且带有自己的情感去做设计。最近恰好做了一些相关的事情,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附图(拿手机拍的,请大家原谅图面效果重在体会内容~~)是答主最近画的一部分东西,内容是BIG事务所的案例。答主虽然不是BIG粉但是还是蛮喜欢BIG推敲设计的过程,于是每天就画一两个案例,由于画面效果不好我大致描述一下画的内容——”因为什么条件,做出什么样的处理,最后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每次画的时候都清晰的感受到了设计者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使我很高兴,因为每画一个我就学到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注意:是学习到了一种处理方法。我觉得学习到一种方法远比学到一种造型要重要的多,大概是和”渔“和”鱼“区别。 说到这里便回到了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们在看案例时究竟在学习什么?答主的答案是:学习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趣多多的回答(1票)】:

意义有多大取决于你走心的程度

你是用手抄呢还是用脑抄的

【全瑛彦的回答(0票)】:

练手感 真的 我也是新生 抄绘不是恍恍惚惚随意下手 是需要观察它的一些透视啊布局啊细节上的一些安排 抄绘了之后观察它们的规律 这样自己画的是够才不至于毫无头绪

【木木的回答(0票)】:

找找手感,既然是这个专业的,以后肯定会用上啦,现在多画点,以后工作有需要的时候就不会脑子里没想法,手生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