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犀思云高管夜话】互联网金融需要征信

 湘楚狂士 2015-05-20

 



高管介绍:陈斌,易宝支付CTO


信用与风险

1
中小企业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截止今年9月底,中国有7000万中小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在工业和零售业的占比最高,总和已经超过了55%以上。但随着中小企业的增多,随之而来的钱荒等问题,也让借贷问题成为民众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2
P2P网贷发展迅速

P2P网贷市场规模从去年开始进入了高速路,行业中每天都会出现“新面孔”。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行业内运营平台数量已达1474家,较去年增加约2.8倍。

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典型模型,是金融借贷服务不断创新的产物,迫切需要征信体系。


3
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信用记录。信用记录可以管理风险,为交易双方提供便利,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和避免损失。征信是通过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美国征信介绍


1
美国征信体系成熟且稳定


2
中美在消费和征信方面的明显差距

考虑征信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其他方面的差异,还有消费方面的差异。往往是由于消费习惯决定征信情况

1)支付习惯:美国都靠信用卡,中国是现金为主各种卡为辅。

2)担保习惯:美国靠信用来担保,中国多数是房子做抵押。

3)法律法规:美国征信的法律基础经过一百多年活动已经非常健全,而中国的法律法规还在建设中。

4)信用机构:美国的征信机构主要靠服务,并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中国多来自于央行的数据,比较有限。


互联网征信

1
互联网征信与传统征信的巨大差别


2
征信数据的来源是关键

不同于传统征信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数据,互联网征信的数据来源主要通过:

1)政府机构信息:指政府机构公开发布的信息,包括各种军警线、税务局、招商局、每年更新的注册信息等等。

2)公共事业缴费:水电煤气、电话费、交通费等等日常生活缴费。

3)公司网络目录:网上公布的一些公司名录会有很全面的信息。

4)人力资源招聘:通过人力招聘获取公司的很多信息,还可以通过公司正在招聘的职位,分析出企业是否经营有问题。

5)电商交易评级:国外很多评价都是基于交易记录的评价,比较准确。

6)网络浏览数据:网上浏览的数据都会被保存在文件夹里,从这些数据也可以分析出个人的兴趣和职业。


3
互联网征信强大的技术因素

在云计算平台上,我们一方面从外部获取互联网数据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放到系统里,还有一部分放入数据库。从外面采集数据和从外部参考数据,加上本身数据库存的数据结合到一起,通过一个信用评分引擎进行评分。最后在前端可以供大家查询。


4
互联网征信哪家强?

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电信运营商,明年还有银联。但是,我觉得第三方支付公司最终会在征信行业拔得头筹。因为征信跟支付是分不开的。

那么,为什么会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拔得头筹?以下几大原因:

1)交易的核心环节:交易是核心,支付企业掌握一个交易起点和终点。

2)真实的大数据基础:基于这些交易,第三方支付会存储大量的数据。这些交易数据都是真实的数据,而且经过了长时间积累。

3)天然的信任中介:第三方支付,顾名思义,就是中立的一方。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关系,只是消费者和商家的桥梁。

4)闭环的商户资源:反复做交易,交易数据用于征信。这是闭环结构无限循环。

5)网络基因+金融资质:第三方支付既是互联网企业,也拥有支付牌照这样的金融资质。


5
支付与征信的生态圈

支付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了结算的便利,因为它跨越了时间、空间和不同货币。征信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了信任的坐标,相互不熟的人可以快速地达成交易,资金不足的人可以顺利地完成交易。

不仅如此,支付机构开展征信业务也有很大的优势。

1)电子支付成熟的经验和大量商户数据的沉淀,以及对实时动态交易情况的掌握,为开展征信奠定了业务基础。

2)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成熟的数据清洗,过滤,分析和表达技术经验是开展征信的技术基础。

3)征信强调的是公平,公正地从第三方角度为交易双方提供信用参考数据,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天然良好的中立性。

4)跨境支付的交易数据补充了传统征信所缺少的部分。


支付机构开展征信业务也需要相应的策略:

1)确保信用数据的安全

按照PII和PCI敏感数据保护信用数据。

2)严守第三方中立的原则

不偏不倚地为双方提供可靠的信用记录。

3)开放平台,互联互通

依靠标准实现数据的大联盟。

4)由点到面走向世界

从各省和各平台入手,有计划的逐步推进。


征信的问题与对策


征信的问题:

1)央行征信系统一家独大,缺乏信用的佐证。

2)基本上以银行数据为主,缺乏互联网信息。

3)靠行政的命令取得数据,缺乏商业的安排。

4)央行征信系统封闭孤立,缺乏互联和共享。


解决问题的对策:

1)至少要有三家征信机构并存

一家征信结果难以避免偏颇,两家征信结果难以判断,三家可以取两家的结果。

2)创新并统一信用评估标准体系

建议参考美国的FICO信用标准体系,充分考虑互联网和中国的国情,研究出合适的信用评估过程,办法和模型。

3)扩大和创新信用数据标准

以互联网思维去考虑,进一步完善征信相关的技术标准,为各个相关机构参与征信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技术基础,最大限度的实现互联互通。

传统征信+互联网信息+跨境交易信息=互联网征信


本栏目由犀思云计算(Syscloud)赞助冠名,犀思云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及IDC综合服务提供商,面向全国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器托管与租用服务,云计算IaaS领域内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服务,以及面向互联网及传统行业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