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者必读,未退休者参考
“岩石”是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多年的特级教师。 他的文章《退休十年的杂想 》写得很有水准,其生活观点朴实、鲜活、自然、深刻、现实,摆事实讲道理,发自内心,又高度总结,充满了理性和思考,对老年朋友们的生活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他告诫了老年朋友们该如何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活观、生存观、价值观,并用这些观念实践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老年朋友们可以从中体会、品味、,,,,, ![]() 退休十年的杂想 作者 岩石 十年前,我们老了,退休了。终于卸下了沉重的使命! 我和老伴是同时退休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了。进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老年。我们没有再去为社会做奉献,没发挥余热,不再为儿孙操劳,不去挣钱,不攒遗产。而是试着过起了自由、轻松、自助、自信的老年生活:游山玩水、逸养天年,充分享受我们自己的夕阳人生了。 进入老年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越来越脆弱,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别幻想长命百岁,时不待人,诸事尽量提前安排,充分利用这段能自己掌握自己的黄金时间,去做那些原来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去圆那些积年的梦,免得躺在床上动不了时再后悔。 退休了,对于我们应该担负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完成,该是社会和儿女关照我们的时候了。但是对亲人,对儿女,以至对社会都别抱太多的希望,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而索取就有条件了。别幻想社会如何善待,别幻想儿孙如何尽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要有自度难关的准备。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制造太多的亲请,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我们对子女的抚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但两者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后者是要由道德和法律来约束的。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当然也不能软弱和放弃,要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我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力不从心的事越来越多,别去充英雄好汉,自找没趣,别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少说 "是" ,多说 "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点一点的去舍弃。一位网友说的好: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不服老:自信、自负、执着、痴心。总以为自己仍和年青一样的无所不能。做事顺利方面考虑的多,而风险却很少考虑。其实60岁以后大部分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的表现:体力下降,记忆减退,思维局限,反应迟钝。出现事故的几率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已经不再适合做一些复杂、烦琐、责任重大、时空精确的工作,不然为什么规定要退休呢? 在我度夏的银滩海滨,有一对退休老人在海边买了房子,安度晚年,多美的事!但非要把正放暑假的孙女接来玩海。不料孩子溺水身亡!美好的晚年成了噩梦,自己毁了自己的晚年。而那个夏天就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 后记 读完文章后,我们应该记住这里面的关键要点: 1、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弥补我们这一代的缺失,找回了失去的自我。 2、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而索取就有条件了。别幻想社会如何善待,别幻想儿孙如何尽孝。 3、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4、常言“久病床前无孝子”,要有自度难关的准备。 5、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制造太多的亲请,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6、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 7、也不能软弱和放弃,要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8、别去充英雄好汉,自找没趣,别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少说 "是" ,多说 "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 9、"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点一点的去舍弃。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别操心“老天爷的事”。 10、 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 11、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 12、老年人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会自食苦果,没人可怜! 13、自己经营好自己的丰富多采、舒心安逸的晚年生活。 上述要点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智慧!概括地说,就是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