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往业绩优秀,受到主流媒体持续正面报道。一家优秀P2P企业的业绩呈稳定增长态势,往往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二、股东实力强,高管具有正规金融机构背景。国资、银行背景的股东可以带来丰富的产品资源、成熟的风控经验。精通风控、业务评审的高管,对风险的把控更科学,对项目的运作更有经验,是P2P企业稳健发展的前提。 三、平台成立时间较长,年化收益不高于18%。平台成立时间较久,经历了数轮项目到期的考验,验证了其风控手段的有效性。合理的收益率保证借款成本在企业承受能力之内,降低了借款风险。 四、技术保障领先。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建设。目前,有许多针对P2P平台的黑客攻击,投资者应选择IT技术过硬的平台。基本表现为:平台不仅有“ICP备”,最好还要有 “ICP证”,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或以上备案。 五、业务模式合规。不触碰监管红线,采用纯中介或第三方担保模式。平台不设资金池、投资人资金由第三方监管。支付、赎回、债权转让等金融体验安全规范;注册、网站浏览、界面切换等互联网体验流畅有序,页面美观。 六、重视消费者保护。因为只有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才能促进平台朝合法合规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应着重关注以下要素:平台收费公开透明,对风险客观描述,借款人信息披露充分,网站服务协议合理。 七、分散投资。合理配置资产,例如,30%流动资产投资贵金属、货币基金等;50%投资稳健型P2P;20%投资股票或者基金。 八、风险保障机制健全。由第三方合作机构提供担保,甚至引入再担保。或者基于海量的历史交易数据,设计科学的风控模型。 同时,1818平台也提醒大家要对高息短期限品种多留个心眼 一看股东背景。目前P2P平台跑路全部集中在民营系,而银行系、国资系、以及获得风投的民营系等,暂未出现跑路。这和平台的股东背景有极大的关系。 二看标的金额。监管部门一直鼓励P2P平台借款标的小额分散,也是出于大数法则风险分散的原理,如单个标的金额大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一旦出现逾期,很容易引发P2P平台的现金流断裂。 三看平台利率。18%以上年化收益的高息平台建议投资人避而远之,很难有企业、个人在经济下行期能承受如此高的借贷成本。 四看借贷期限。很多投资人比较青睐三个月以下短期标的,但实际上短期借贷的风险远高于长期借贷,因为正常借款人用于生产和销售的经营周期往往在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短期借贷往往是掉头资金或是平台期限错配,出现逾期和坏账的概率较高。 另外,还要关注平台实力和标的资产质量 现在有很多投资人在进行互联网理财时,单纯追求高收益和超短期。而在实际平台运作时,超高的收益和超短期限意味着借款方的超高借款成本和短期还贷压力,导致产品的风险成倍增加。公众应该用更理性的角度去选择平台。 首先是尽量选择具有央企背景和专业技术团队的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其可靠程度要高于一些单纯民营甚至个人开设的互联网平台;选择产品时,多仔细看一看标的说明,查清投资资金的去向并合理评估相应的风险,警惕资金池类平台。 如今互联网金融主流的债权投资均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是客观的市场规律,需要平台采用相对应的机制去覆盖,例如风险拨备金、催收等。
|
|
来自: 智能人做超人 > 《个人(信用)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