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鸿墨轩3dec 2015-05-23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常福居士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wbr>常福居士2014书法系列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wbr>常福居士2014书法系列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wbr>常福居士2014书法系列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wbr>常福居士2014书法系列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wbr>常福居士2014书法系列

瘗鹤铭书法全文与瘗鹤铭考证临帖 <wbr>常福居士2014书法系列

惚兮恍兮、其中有灵;恍兮惚兮、其中有气

——千古迷碑瘗鹤铭临考

作者:常福居士

 

关于瘗鹤铭的作者、书刻年代、铭文内容等因在经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风蚀、残泐、坠江、打捞又再次落水等因数,没有准确的相关记载,所以至今亦无定论。

本人从临写瘗鹤铭的各种拓本入手,对瘗鹤铭的时代书风及碑文的书法气质特征作一简述。

 

一、瘗鹤铭的时代书风

 

本人在临写瘗鹤铭之前,先有步骤的临写了《郑文公下碑》、《石门铭》、《四山摩崖》、《晖福寺》、《爨龙颜》等南北朝时期相关摩崖碑刻。这里发现了瘗鹤铭和它们的相同之处,分别如下;

(一)与《郑文公下碑》

《瘗鹤铭》中的“华”字同“协皇华原”之华;“厥”字同“凡厥庶寮”之厥字,尤其左边下羊字第三行的取势;“仙”字同“中山尹”山字,中间一竖也是弯曲的。

 

(二)与《晖福寺》

《瘗鹤铭》中的“微”字同“称谓微言”之微字的结体。

 

(三)与《爨龙颜》

《瘗鹤铭》中的“岁”字中戈的一撇同“悠哉明后”中的哉字的撇,都从下取势起笔,然后向上、向右行笔。

 

(四)与《四三摩崖》

《瘗鹤铭》中的“亭”字同《铁山摩崖》中的“高”字的中间二竖,直下到下方的口字上方。“掩”字的提手旁,与《四三摩崖》中的很多提手旁相仿,横与竖不在一条直线,似直非直的写法。“尔”字同《铁山摩崖》中的“常住尔其”之尔;“玄”字同《尖山摩崖》中的“无我玄象”之玄;“不”字同《葛山刻经》中的“今有不”之不。

 

综上所述,瘗鹤铭的雄浑而俊逸书风较南北朝时期比较相近,较晋人的清淡萧散大不一样!至于清道人认为瘗鹤铭与王羲之的《黄庭经》是一家血脉。本人不以为然。因为,与钟繇的篆隶用笔相近的作者比比皆是,不一定学钟繇笔法的书法都是王羲之所作。《晖福寺》中“惠庆光于”之庆字亦同钟繇所书一模一样!故本人认为瘗鹤铭的作者,融入了汉袁安碑及钟繇的书写特点,写出有个人修为的南北朝时代风貌!

 

 

二、从各个时期的拓本中“恍兮惚兮”看仙家书法气质

 

(一)  一字一笔之中有阴阳

故宫藏宋拓瘗鹤铭(潘宁藏本),

此拓计二个残字共三十字,但神定气足,骨骼分明,笔力遒劲而清晰可见,有未刻前的感觉。“真”字较其它拓本不同的是第二画竖下来与第四画横折相交。“侣”字左边之撇虽短,但先下后上先抑后扬。“仿佛”二字右边三撇的末撇,“仿”向上,“佛”向下,阴阳互补。“洪”字右边之共字,左上朝上,右上朝下。一阴一阳之势明显,中间一横先抑后扬,一画之中有阴阳!

 

 

(二) 似直非直含太极

故宫藏宋拓瘗鹤铭(翁方纲藏本)

此拓字数较潘宁本多十余字,笔画无潘宁本栩栩如生。但也清晰而风神,有水沁之痕。其中“未、仙、尉、丹”等字之竖画皆似曲又直,似虚还实。

 

(三 ) 方圆兼用见刚柔

上海图书馆藏沈韵初本

此拓字数较多,共九十一字,笔画较故宫本饱满。但无故宫本生机盎然。从此本看多数字的用笔是方圆并用。有些是以圆笔为主,如“上、岁、得”等字;但“午、朱、也”等字亦用方笔为主。

 

(四) 偏旁相同势不同

秦古柳跋水前本

虽残泐严重,但笔画遒劲,仙骨明显。其中“得、微、征”等字,都从双人旁,但写法不同。如“得”字第一撇,先往下取势。第二撇是先往上取势,然后急转向下,阴阳互现。

“微”字的第一撇与“得”字的第一撇相反,先向下取势。

“征”字的第一撇与“微”字同,第二撇是向上与首笔抱圆,有太极之势。

 

(五) 同一石刻十拓九不同

以“亦”字的上面一点为例,潘宁本是先从左向右按再往左运笔。秦古柳本是可以看从左下,亦可看从右下,模棱两可。

沈韵初本及鹤州本是只从左下。

徐用锡本是从上往右下。

高邮夏氏本亦可从左往下,亦可看成从右上往右下运笔。

 

上述拓本因水流冲击的力度不同,加上后人江中剔铭,造成石刻线条质量的差异,但总体上讲,它的“大字之祖”的历史地位不容改变,它的仙家之气处处可见。正如清代书家翁方纲赞曰:寥寥乎数十字之仅有,而兼该上下数千年字学,六朝诸家之神气,悉举而淹贯之。

 

清朝宰相刘墉在其所藏的瘗鹤铭拓本跋曰,此书或以为右军、或以为陶贞白、或以为顾著作,未有定论。但本人认为瘗鹤铭之作者,从其书法的时代特征及仙气充塞、超凡俊逸的笔法来看,非常赞同翁方纲的说法,非南朝真人陶弘景莫属也。

 

 

常福居士于岭南五桂山。

 

惚兮恍兮、其中有灵;恍兮惚兮、其中有气—千古迷碑瘗鹤铭临考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名迹真我)。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注经,余欲无言,尔也何明?雷门去鼓,华表留形。义唯仿佛,事亦微冥。尔将何之,解化藏灵。西竹法理,厥土惟宁。后荡洪流,前固重扃。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山阴爽塏,势掩华亭。爰集真侣,瘗尔作铭。绛岳征君,丹阳外仙尉,江阴真宰。
注: 本文括弧为常福居士初考

 

作者简介

 

常福居士金龙,浙江台州人。深圳著名的书法家、养生专家,来深30年创造了20多个深圳第一。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深圳市委委员、深圳市佛教协会常委、深圳市慈善会理事、深圳市书画家协会创会主席、深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建中央书画院广东分院副院长等职。深圳市文明市民标兵,2007年度世界杰出华人,2010年被授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杰出贡献奖”称号。


2005年后闭关习书写作,在新浪开博发表家学、养身等方面的文章及书法作品,被新浪认证为宗教界名人博客;香港太医堂出版社为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有关性情教育的专著——《人生第一步》;2009年5月,海天出版社为其出版了《常福居士心经六体书》;2010年11月中国艺术出版社为其出版了《涤心甘露》;2011年5 月,珠海出版社为其出版了《修心养灵》。2011年至今,已在珠海、中山、深圳、嘉兴、台州、临海等地举办了《以书立德、以笔润身——常福居士百家家训、百种心经书法作品全国巡展》。

作品幽深古雅,有静穆之气,无驰骋之象,灵动冲逸,似闻莺舞。被行内名家称为当代居士书风开拓者的隐士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