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寸草三晖吟藏经

 静心斋788 2015-05-23



刊登于2011年第8期《中国陶瓷.艺术版》
萱草园主人 初稿时间2011/06/01
最后修改时间 2011/06/04

《前言》

2011年6月,《中国陶瓷.艺术版》杂志对自己的采访稿。

文字:3369;照片:2枚。

《正文》

一.您为什么取“萱草园主人”这个笔名?

萱草花自古就是中国的母亲花。《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 ”。“ 北堂 ”,又称“ 萱堂”,指母亲居室,常用它来代表母亲。子曰: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少游子远行前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在春暖花开时节看到萱草盛开,以便减轻对远方遊子的思念,忘却忧伤。唐朝诗人孟郊所作《遊子吟》写到:“ 慈母手中线,遊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的“寸草” 即是遊子临行前为母亲种植的萱草。笔者年幼时,母亲因病去世,成人后无法报答返哺之恩,故以“萱草园主人”为号,纪念母亲。

其次,每年夏季,故乡漫山遍野萱草花开,宛如绿毯中点缀着金黄,令人记忆尤深,怀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因此,此笔名也透露着笔者对故乡的思念。




图1.萱草园主人近照。

二.您对明清官窑的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对此产生兴趣的?

由于家庭环境影响,笔者对明清瓷器接触较早,但起初毫无兴致。性情直到成人才略有改变,并逐渐对明清官窑瓷鉴赏产生兴趣,后来发展到为《艺术市场》、《收藏界》书写专栏。之后,自己不断积累、深入,才发展到现在这种状态。

要说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对明清瓷器产生兴趣,主要还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兴趣广泛,对书画、陶瓷都有不浅造诣,为了使传统文化及家业能够延续传承,发扬光大,因此鼓励笔者能够在陶瓷方面有所作为。可以说,笔者对明清官窑的研究,既有兴趣一面,也有家族使命一面,甚至带有历史责任感一面。

三.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品收藏及鉴定专家,您能就陶瓷艺术品收藏方面给予收藏爱好者一些建议吗?

现在,国内股市低迷、房地产业也不容乐观,很多人把资金投向艺术市场。但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了品质、道德教育,导致产生负面连锁效应,最终影响了收藏市场。

就现阶段而言,收藏爱好者既面临机遇,更充满危险与挑战。笔者并不赞成大家盲目投资,所以,应该尽量对现状有一定认识后,再多听一些可信专家的意见,然后着手收藏。并在收藏中不断学习进步。

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面对现状,我们不应过于悲观。相信很多有志之士都在积极行动,总有一天,一个昌盛稳定、欣欣向荣的收藏市场会呈现在大家面前。

图2.萱草园主人的座右铭。

四.您个人认为明清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明清官窑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瓷器中制作最严谨、艺术成就最高的工艺结晶。在制瓷行业交错纵横的华夏大地,御厂官窑从明初设立,到清末衰亡,几度繁荣,几乎主导了同时期的制瓷业发展,也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制瓷水准。

官窑与民窑相比,存在不少显著区别。比如瓷器的样式设计(造型设计、纹饰设计)、原材料(胎釉、彩料)以及制作工艺(修胎、绘画)、合格品甄选等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

首先,明清官窑瓷的样式设计主要包括造型设计与纹饰设计,几乎都由内府设计完成。 “ 内府 ” 是皇宫内负责监管制造器具的部门,也称 “ 内务府 ” 。《大明会典》记载: “ 明承元制,凡朝廷烧制瓷器,必由内府定夺样制。 ” 表明早自元代,宫内用瓷已由内府设计样式,然后送到御厂按样烧制。明清两代也延承了该制度。

其次,瓷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胎土、釉料以及彩料等。而在封建社会,这些材料都被政府垄断、控制。元代孔齐在《至正直记》中记载: “ 饶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垩,每岁差官监造器皿以贡,谓之御土窑。烧罢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贡余上作盘、盂、碗、碟、壶、注、杯、盏之类,白而莹色可爱,底色未着油药处,犹如白粉,甚雅,薄难爱护,世亦难得佳者。 ” 该史料证明元代已经出现被统治者垄断使用的 “ 御土 ” ,使用 “ 御土 ” 烧制的瓷器被称为 “ 御土窑 ” 。到了明代,该土又被称为 “ 官土 ” 、 “ 麻仓官土 ” ,即现在所称的高岭土。

制作彩瓷时,还需要用到不少彩料。彩料有些被混合在釉内使用,有的则单独使用。不仅彩料造价高昂,更多情况下,政府会严禁民窑私自烧造色釉。如:“正统三年( 1438 )十二月丙寅 “ 命都查院出榜,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違者正犯处死,全家谪戌口外。 (《明英宗实录》)”

“正统十二年( 1447 )十二月甲戌 “ 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 ” (《明英宗实录》)

因此,不仅原材料等方面,单就色彩多样性而言,民窑着实无法与官窑器相提并论。

除了烧制宫内日常使用品外,御厂还要制作赏赐群臣、外来使者等赏赉瓷,甚至与海外各国贸易所用的贸易瓷。器物涉及层面广阔,要求完美得体。为此,统治者不得不苛刻要求、不计工本、精益求精。这些因素促使了景德镇御厂汇集天下英才、推陈出新,于是,官窑瓷的制作质量不仅凌驾于其它民窑制品之上,其花样也引导了当时的全国制瓷潮流。

由于统治阶层对这类优质原料垄断、独享,使得官窑器的瓷胎质量无可挑剔,起点已经优于同类其它民间制品。同时,设计、制作,到甄选等方面,一直具有极强的规范化管理程序。因此,官窑的工艺、质量可想而知。所以,明清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不仅登峰造极,更称得上空前绝后。

五.您如何看待明清官窑的市场价值。

明清官窑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艺术品,具有其本身固有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首先,官窑瓷是所属历史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体现,凝聚了当时最高峰的造型设计、图案纹饰以及制瓷工艺等杰出成就。就瓷器制作而言,中国瓷器在当时又是全球独秀,因此说,明清官窑瓷也是整个人类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其次,由于距离制作年代久远,加上国内各种灾难不断,现存的官窑瓷已经非常稀少。因此,也就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使得明清官窑价格屡屡攀升。

在人民币不断贬值、通货膨胀的现代社会,官窑瓷收藏不仅可以做为一种文化爱好,也是一种绝好的投资手段。它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转移等优点。因此,不论现在还是以后,价值空间比较乐观。

六.不少专家、学者、艺术家认为乾隆官窑瓷艺术性很低,但在收藏市场却极为坚挺,您对此有何看法?

对此看法,笔者不太赞同。乾隆朝是清代社会发展最繁荣阶段,国力富强,经济发达,制瓷工艺娴熟,加上拥有中国史中最杰出的督陶官——唐英。所以乾隆早期制品达到清代制瓷顶峰,造型严谨、纹饰繁华、品种多样,这些都是其它各朝官窑难以达到的。所以,人们评价雍乾时期是清代制瓷最高峰,其中雍乾各半,很有道理。

虽然乾隆后期制瓷开始走下坡路,但也是相对鼎盛时期而言。平心而论,即便退步,也要比其它各朝质量高出许多。

七.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日趋火爆,部分名家作品已拍出百万甚至千万价位,您对此有何看法?

坦白说,当代陶瓷艺术品与其它当代艺术品有些类似,没有经过较长时期的历史考验,价格相对不稳定,浮动性较大。因此,投资当代艺术品带有较强的盲目性与投机性。另外,由于处于商品经济社会,不少艺术品价格属于人为炒作范畴,特别是当代艺术,投资所面临的风险相当大。

因此,笔者认为,投资古代艺术品要比当代艺术品风险小许多,因为它们都是经过较多历史阶段、较长历史时期市场考验的过硬商品,具有更强稳定性。

八.您长期居住日本,您认为日本陶瓷艺术品市场与中国陶瓷艺术品市场差异?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处于泡沫经济时期。当时,日本国内涌现出许多经济实力超强的企业家,在世界各大拍卖行上疯狂收购中国书画、陶瓷等艺术品,可谓独领风骚。直到九十年代,才随着经济泡沫破碎,购买力逐渐减弱。现在,恰逢中国经济腾飞时期,国内藏家也开始大肆抢购,这种疯狂行为令艺术品价格水涨船高。然而,当年的艺术品很多被珍藏在世界各大美术馆以及私人藏家手里。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收藏者来说,一旦喜爱之物入手,出手可能性甚小。于是,能在市面上流通的珍品也越来越少,这也成为高端艺术品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

由于中国经济腾飞较晚,相对世界收藏市场,后起之秀已经失去先机,比较被动。好在经济发展势头不错,只能以钱开路了。这样看,短时期内中国市场不会出现艺术品走低现象。随着通货膨胀不断加速,部分艺术品价格仍然会继续走高。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