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度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何不同?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5-23

 专家回复:

  会计制度是在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总称。

  会计准则亦称会计标准,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组强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之前,我们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制定,并在2000年末发布的,于2001年1月1日起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并将采取有计划有目标地分步骤在各企业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已于2002年1月1日起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1月颁布,并从2002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于2004年5月颁布,并从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实施。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始于1988年,于1992年11月发布了第一个会准则,并于1993年7月1日执行。从1997年开始,财政部陆续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这些具体的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一起,作为并行的会计规范在企业中得到贯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许多公司在境外上市,各项会计核算制度为了与世界接轨,使我国企业的财务报告与世界各国企业的财务报告之间的更有可比性,2005年以后,我国加快了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步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取代以前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小企业目前仍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对于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规范的目标不同。 

  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而会计制度规范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记录和报告就不可能。 

  (2)适用的范围不同。

  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即使在美国也未要求股份公司以外的企业严格执行公认会计原则,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    (3)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 

  由于规范的目标不同,决定了各自规范的具体内容不同。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例如在准则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语言:该项收入(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而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毫无疑问,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同时,从准则和制度规定的内容来看,准则是对某一类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加以规定,而制度是对某一类企业或全部企业的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具体规定。 

  (4)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而制度对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5)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 

  准则和制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规范,前者(尤其是会计基本准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约后者。根据会计法律法规权威性和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层次关系作以下划分:会计法是第一层次,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第二层次,会计准则是第三层次,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制定的补充规定或暂行规定是第四层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