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纸上春水桃花浪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5-24

纸上春水桃花浪(附照片)

  申闻
  旧历三月的吴门,已是初夏景色,烟花轻舞时,绿梅红桃早已凋落成尘,门前的小河里,满是浮絮,身在烦嚣的城市,更让人对西南湖山想望不置。在唐伯虎《黄茅渚小景》图上,张灵题记称,唐寅曾多次泛舟游太湖,黄茅渚头熨斗柄景色绝胜。
  对于《黄茅渚小景》,观者评价不一,除画本身之外,不少目光都聚集在它前后的张灵书引首和文徵明等题跋上,因为两者用纸的颜色、纹样完全相同,画心仿佛是镶嵌入其中。上海博物馆藏宋人沈辽的《动止帖》写在波浪纹诗笺上,《黄茅渚小景》引首、拖尾所装笺纸的波浪纹相对而言更趋平缓,不如它灵动,但中间却夹杂花朵,并非单纯的波浪纹笺。
  有关彩笺图案的源流,梁颖先生在《说笺》里早有讨论,同时也注意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徵明楷书致四叔公、五叔公札页(右上图),“花朵流水底纹,甚少见,民国三十年潘承厚辑印之《明清藏书家尺牍》册一陆完一札底纹亦同”。今从图案、颜色看,文徵明一札所用笺纸,与《黄茅渚小景》前后所用纸张完全相同。因此,若鉴定单纯以花笺纸来判断引首、题跋甚至画心本身的真伪,则不免流于皮相。
  波浪浮花的纹样,虽不像冰裂梅花纹那样为人熟知并沿用至今,但在明清乃至更早以前就已流行,且其范围不仅仅限于笺纸。明末清初的收藏家吴其贞在《书画记》卷一“张萱士女鼓琴图绢画一卷”条中提及:
  宋徽宗题标签曰张萱士女鼓琴图。前后有明昌殿宝印玺。包首系浪里梅紫锦,盖宋裱也。此得于茂真叔手,时崇祯乙亥春二月三日,而《记》中注年月者始此。
  或许吴氏因此图题签出于宋徽宗之手,又有金章宗收藏印鉴,认定它为宋代原裱,是不是可以类推包首紫锦的花样“浪里梅”是宋代就已出现的纹样。即使对画作的真伪鉴定有所偏差,装裱所用紫锦,可以肯定在明崇祯八年(1635)乙亥之前已织成,毋庸置疑。
  所谓“浪里梅”,具体的图案,顾名思义,似是波浪中夹有梅花,这无疑与《黄茅渚小景》引首、拖尾及文徵明那通书札所用笺纸相近。可惜吴其贞所藏张萱《士女鼓琴图》不知流落何处,加之宋代织锦存世稀少,难以寻觅直接证据。不过,“浪里梅”的名称,三十多年后又出现在李渔的《闲情偶寄》卷八居室部中,转而变身为窗栏花样——屈曲体(系栏):
  此格最坚,而又省费,名“桃花浪”,又名“浪里梅”。曲木另造,花另造,俟曲木入柱投笋后,始以花塞空处,上下着钉,借此联络,虽有大力者挠之,不能动矣。花之内外,宜作两种,一作桃,一作梅,所云“桃花浪”、“浪里梅”是也。浪色亦忌雷同,或蓝或绿,否则同是一色,而以深浅别之,使人一转足之间,景色判然。是以一物幻为二物,又未尝于本等材料之外,另费一钱。凡予所为,强半皆若是也。
  康熙刻本《闲情偶寄》中附有花窗图样(右下图),较之笺纸,波浪相似,花朵则更规整而略小,均匀分布于波浪之间。花朵一面刻桃花,名为“桃花浪”;一面刻梅花,名为“浪里梅”,实为一个花样的两面,细微的差别,不同的景色,自然出于李渔的匠心巧思。
  除笺纸、织锦、花窗外,“桃花浪”一名,还曾出现在瓷器上。表现为釉面颜色深红、浅红参差其间,乃吹釉时薄厚不匀所致,颜色深浅过渡均匀,自然成纹,被称作“桃花浪”,此种风格盛行于清代雍正时期。其实,器物上只有桃红的波浪纹釉色,并不见朵朵桃花,故与前三者存在本质区别。
  “桃花浪”之见于诗词,有桃花汛、春汛之义,例如杜甫《春水》:“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同时,它也暗含鱼跃龙门之义,源出汉代辛氏《三秦记》。日本一休和尚《桃花浪》:“随波逐浪几红尘,又值桃花三月春。流恨三生六十劫,龙门岁岁曝腮鳞”一诗,即从此典故化出。
  而在旧时的市俗生活里,“桃花浪”的意象似与跳龙门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如在用演禽法推人命术的著作《演禽通纂》中,出生月份不同,龙的命名也不同,“假如蛟龙在二月生,谓之出洞龙;三月生,谓之桃花浪,暖头峥嵘。四五月谓之行雨龙,博施济众,皆谓有用得时,须要泊在沧海、江湖、潭洞之地”。较之唐寅、文徵明略晚的万民英(1521—1603)在《三命通会》中也说“贵人禄马在身宫,不带空亡不带冲。遇旺逢生多发福,桃花浪里变鱼龙”。不难发现,“桃花浪”与科考夺魁、仕途进取、发家致福之间的关联。
  花笺用材、色彩、图案的演进,在旧时文人求精求雅理念推波助澜的同时,实在也不能忽略世俗好恶的影响。而古人在日常书写用纸上,刷印祈福求禄的吉祥图案,正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春水带花式的“桃花浪”,既有其雅致清高的一面,也不能忽略它世俗的一面。须注意的是,从图案本身来看,《黄茅渚小景》引首、拖尾用纸上的纹样,虽可视为“桃花浪”或“浪里梅”的一种,但与《闲情偶寄》所载并不完全相同。浪里的花朵可细分为两种,一花瓣六出如星芒状,一花瓣八出作螺旋状,二者交替分布,各压波浪六七层,并非是常见的五瓣。若将前者视为桃、梅的变种,则后者更像是佛家的宝相花,甚或说它们都是宝相花的变体。但无论它是桃花、是梅花,还是宝相花,无疑都是古人纸上的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