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鹦鹉赋》

 铁耙沟 2015-05-24

我少年时曾有看过几次鹦鹉,并和鹦鹉戏耍了一会儿,但是多年的往事已经过去了。人们喜欢这些鹦鹉,可以到动物园去观看人工繁衍的鹦鹉。我认为,大家都有责任保护鹦鹉,不要去购买鸟市贩子盗卖的鹦鹉。现在,我也许难以再次碰见鹦鹉了。无奈,我也只能在照片或图片上看到这些鹦鹉了。鹦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羽色艳丽。鹦鹉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鹦鹉带给人们不少的欢乐,甚至能帮助人们治愈疾病。鹦鹉与人类的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也是人们最好的伙伴和朋友。宋朝僧人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言道: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鹦鹉学舌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引起了小故事,为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了许多笑料。曾有报纸记载,随着人类文明的足迹的延伸,工业化程度的发展快速升起,这些美丽的鹦鹉也同样面临生存环境的恶化,一些种类已经接近灭绝。           

我十分意外地发现到《三国演义》里描述了其中的名士祢衡聪明绝顶,文章出奇,口才尖锐。祢衡曾写过一篇《鹦鹉赋》诗文,名声大振。身在曹营的名儒孔融很爱祢衡的才华,特别把他推荐给曹操。祢衡在宴上,裸衣击鼓,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子,大骂曹操,他的话一字一句刺激人心,弄得曹操恼羞成怒,但是不愿背负杀害贤士的恶名,就想出了一条借刀杀人之计,他知道荆州的刘表是个性情暴躁的人,就派祢衡去了荆州劝降刘表。不出曹操所料,祢衡到了荆州之后,果然很快就激怒了刘表,最后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杀死。黄祖为什么杀死祢衡的原因,因为是祢衡写出一篇《鹦鹉赋》诗文而招惹杀身的结果。祢衡这样年轻,可惜被黄祖杀掉,连他的作品也稀少了。我慢慢地体味着祢衡鹦鹉赋》诗文,觉得内容非常精彩。可见,历朝众多的文人墨客曾经驻足鹦鹉洲,都留下了不少吟咏凭吊祢衡的诗篇,更是传颂一时的佳句。  

那时候,长江靠武昌一侧的江中有一沙洲,后称江心洲。洲上一片荒芜,杂草丛生,野兔出没。祢衡和黄祖的儿子黄射非常要好,黄射邀请祢衡到江心洲上去打猎饮酒。江夏太守的儿子请客,又选在长江中的江心洲上,捧场的人非常很多,还带着歌伎、美女,打算痛痛快快地玩个够、饮个够。席间,一个叫碧姬的歌伎,斟了满满一盅酒,捧到祢衡面前说:久闻先生清高美名,只恨没有缘分相见,今天有幸,希望先生满饮此杯,别嫌我卑贱低微。祢衡万万没有想到能在酒场遇到红颜知己,受宠若惊,按过洒杯一饮而尽。就在这欢歌畅饮之时,有人将一只羽毛碧绿的红嘴鹦鹉献给黄射,黄射又高兴地将鹦鹉转送给祢衡,并说道:这只鹦鹉转送给你,但是你要写一首咏鹦鹉的文章,让今天参加宴会的人欣赏欣赏。碧姬一听,马上挽袖磨墨。祢衡是个有名的才子,才华过人,只因生逢乱世,才智不得舒展,所以一直心存怨恨。于是见了鹦鹉,不禁触动心事,便借物抒怀,一挥而就,写下一篇《鹦鹉斌》诗文祢衡写完赋后,又把鹦鹉转赠给了碧姬,以表达同病相怜的情谊。后来,黄祖看到这篇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鹦鹉赋》诗文,很怕祢衡以后得志对自己不利,就借故把祢衡杀害了。但是,黄射已救不了祢衡的性命。黄射惊叹祢衡的才华,还是在江心洲上筑墓立碑,厚葬了。碧姬一身重孝,带着祢衡赠给她的那只鹦鹉,哭倒在祢衡墓前,表示愿意随他的灵魂一起飞去。她哭够了,就一头撞死在墓碑前。那只鹦鹉也彻夜哀鸣,第二天,人们发现那只鹦鹉也死在墓前了。江夏城里的人们为碧姬和鹦鹉的故事所感动,集资为碧姬修了一座坟墓,还把鹦鹉也一同葬在洲上。从此,人们就把江心洲称为鹦鹉洲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那些凭镇压黄巾起家的大大小小的军政头头,个个野心勃勃欲夺天下,为此一时好像都求贤若渴、广纳贤才。个个都惟我独尊,顺者昌逆者亡。所以,祢衡本来是高才大才,他少年时就以文才和辩能而扬名天下。祢衡死时才26岁,到死也没个官衔职称,墓碑上写的仅是汉处士祢衡。处士,即指未做官的文化人。祢衡所作的这篇《鹦鹉赋》诗文用多个侧面、多种手法描绘赞美鹦鹉的超凡不俗。既显扬出鹦鹉之奇美,又暗示自己志向的高超和才智的出众。虞人们奉命布下天罗地网捕捉鹦鹉而献鸟者受赏的细节,则更巧妙地影射出东汉末年权贵压迫忠正而控制贤才的行径以及他自己被人几经转送的尴尬苦楚,进一步抒写鸟之神苦。美丽高洁的鹦鹉身陷笼槛却时时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又暗衬出他自己有志难酬有才无时的愤懑情怀。此外,祢衡先生还于字里行间一石三鸟地满足了在场主客们各自的审美需求。不仅给予了众宾客以荣观之乐,又点透出献鸟者的殷切之意。面对美鸟佳篇,宾客们得其欢乐之态,献鸟者自得之色等等,宴会主人也会油然而生得一番幸慰。鉴此,《鹦鹉赋》诗文堪称汉以来顶尖级的赋体佳作,鹦鹉洲也因此享有盛名。  

祢衡是一个狂傲之士,后来诞傲致殒,事出有因。《鹦鹉赋》诗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也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祢衡写时虽下笔千言,但瞬间一挥而就祢衡不仅为后世留下《鹦鹉赋》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留下了文不加点这则成语。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后世典籍记载了类似的许多典故。祢衡虽然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可是他的《鹦鹉赋诗文却一直赢得后人称赞,他若泉下有知,就会表态什么了。这里让我再次欣赏回读一下祢衡这篇著名的诗文……   

 

201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