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文化之观潮诗文钱江潮

 老榆树_yhgek 2015-05-24

潮文化之观潮诗文


一、词

浪淘沙·钱塘观潮

清  查慎行

 龛赭露脽尻,对束江皋。云垂海立涌金鳌。隔岸越山浑不见,水比山高。

万马走单槽,鳄徙龙逃。当初谁赋广陵涛?强弩三千输笔力,直是人豪!

长相思·春日登镇海塔观潮

清   郭沈将英(女)

蜃气浮空,霓光映彩,石塘捍海迢遥。轩窗曲折,铃铎丁当,浮屠高接云霄。绝顶升猱,看门开龛赭,滚滚银涛,目荡复神摇。倚栏干,吼听蒲牢。

  正一线雷轰,千寻雪滚,飞来鲸浪岧峣。何须论朒朏,到中秋、翘首迎潮?兴鼓今朝,登临处长天深泬寥。喜狂澜春间,势更滔滔。

蝶恋花·观潮

近代 王国维

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趋东海。终古越山 洞里,可能消得英雄气。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

虞美人·夜潮

近代 王国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园春心断。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应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二、文

县治南即海,海之上即塘,距城百步而近,东抵海盐,西抵浙江,延袤百里。塘西南数十里有赭山,与龛山相对,峙为海门。潮水所迳,始犹广衍,继入隘口,横流至此束不得肆,輙怒而东返。东五十里又有石墩山,与赭山相望,若两拳然。潮返为此山所障,仍鼓怒而西,东西荡击,数十里间,狂澜驾风,若万马驰骤,银山雪屋,排空而下,此枚乘《七发》之喻所由作也。

海色昼如空,夜如合,春如进,冬如归,夏秋如骄;日海平,雪海深,雨海悲,风海怒,月海乐。

(明谈迁《海昌外志》)

庚子七月,蒙恩归里,到家十余日,即舆疾至城西五里,东望尖山,有两潮头,一在尖山之南,一在尖山之北,相距颇远,似乎诸山隔断其间,渐西一二十里,则见北潮有白浪迤逦而南,方及南潮,则南潮头趋而与北相合,仍为一潮头,奔腾过西,至城尚未分为二也,其长水则皆自南而北矣。八月初于城外看潮,则但见两潮头南潮已西,北潮稍后,竟分为二,不能复合,土人名为二潮头,竟不复见有所为急水者,但北潮之势甚于南潮,意即急水之变而为潮者。九月间,又舁疾至尖山观潮起处,则南潮已去西南甚远,而尖山复微起白浪,过西渐高,约至二十里亭,潮头不复过西,竞自南而北直薄塘垠,其后远不能复见。十月初,乃复至二十里亭,则见南潮先行,至城东数里,忽又分一潮头奔腾至北,竞反而趋东,而北潮头方自东来,至二十里亭,两潮相搏,势若奔雷,桩木漂流,竟为从未见闻之事矣。夫尖山在城巽地,迤北并无断缺,七月中所见隔断者,则中有淤沙之故也。

(清陈诜《海宁县海潮议一》)

海滨之地莫不有潮,浙江潮为最奇。康熙辛巳二月,观于杭之候潮门,潮头自海门踊跃奔迅而来,地为之震。后一年四月,又于海宁观潮,殷如雷,白如雪,横亘如匹练,从南北徐徐而西,入龛赭两山之间,即所谓海门也。始知海门外之潮与海门内之潮,其大小迟疾不侔矣。

(清朱襄《观潮说》)

我州(海宁州)之潮,即浙江之潮也,所谓银山雪屋,吞天沃日,有千军万马之声,顷刻而数百里。群推浙江之潮甲于天下,皆因他处之潮,海自海而江自江,故其势杀。若我州之潮,海自东来,经东南大洋,入尖山口而一束,其势远且猛;江自西来,前扬波,后重水,出龛赭海门而一束,其势隘且急;两潮会于城南,冲激奔射。然江终不敌海,海遂挟江以上,直抵严滩而至。此正合江水逆流,海水上潮,乃似神而非者三之一也。土人习焉不察,有头潮二潮之分,南潮北潮之别,岂知头潮南潮之即江潮,二潮北潮之即海潮也哉。

(清周春《海潮说》)

三、诗

沧海寒潮(海昌八景之一)

明  苏平

怒挟长风过海门,须臾新涨没沙痕;

鲸波吼夜千兵合,雪浪翻空万马奔。

信候有期当子午,震雷余响撼乾坤;

兴来便欲乘槎去,拟向扶桑一问津。

春日海上观潮

明  胡奎

海门青一点,遥指午潮生;

拍岸春衫湿,连云远黛平。

龙衔银阙舞,鳌戴雪山行;

香烬天妃殿,还闻静夜声。

登海昌城楼望海

明  高启

百川浩皆东,元气流不息;

混茫自太古,于此见容德。

鸿鹄去不穷,鱼龙变不测;

朝登兹楼望,动荡豁胸臆。

始知沧海大,外络九州域;

日出水底宫,烟生岛中国。

常时烈风兴,海若不受职;

长堤此宵溃,濒劳负薪塞。

有地不可居,澒洞风尘黑;

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南城楼观海

明  许相卿

坐瞰重溟八千尺,怅望蓬丘桃已核;

飘飘直欲凌紫烟,何物虚名论赫奕?

指挥如意按悲歌,徙倚女墙扶瘦腋;

咄哉世事翻更覆,老矣夕郎元尚白。

习池岘首今蒿莱,转眼兹游雪鸿迹;

林缺长虹浙河瞑,鸟外残阳越山夕。

童冠薰风笑咏归,三年病怀聊一适;

掀髯清硝动海堧,豪宕从来曾此客。

观  潮

清  弘历

镇海塔旁白石台,观潮端不负斯来;

塔山潮信须臾至,罗刹江流为倒廻。

八月望后至海宁州观潮

清  阮元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

江水忽凝不敢在,海口哆张反而吐。

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卧。

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马衔高坐咬鼍舞,拨箭倒发钱王弩。

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

如卷黑去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

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隳倒天柱。

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

吁嗟乎!

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

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

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

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侔安堵。

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

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

雁齿已椿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

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

吁嗟乎,

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登镇海塔观潮

清  李榕

与客临孤塔,春涛带雨来;

横空一鸟过,近岸数帆开。

风急喧铃舌,潮平走蛰雷;

诸峰形缥缈,或恐是蓬莱。

八月十八日海昌观潮(甲辰)

清  蒋学坚

遥瞻一浅海门开,顷刻千军万马来;

白浪狂掀高似岭,黄沙乱卷响于雷。

帆樯隐隐明残照,履舄纷纷破湿苔;

薄暮亚欧人尽散,塘边但剩塔崔嵬。

观潮

近代 朱起风

浊浪如山万里来,混茫一气海天开;

古来不少难平事,只有胥涛作怒雷!

海宁观潮

现代 郑晓沧

八月江头卷怒潮,奔腾万马逞天骄;

千峰银岭惊方过,万丈黄流看已遥。

解缆艨艟破浪去,忘机鸥鸟逐波飘;

宵深海静游人散,跨上铁牛吹短箫。

观潮

一九五七年

现代 毛泽东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海水测量站观潮浪

现代 钟敬文

轰雷喷雪暮连朝,壮观教人胆气豪;

忽忆少年江海梦,钱塘日下看秋潮。

钱塘江观潮

现代 赵朴初

天边忽地起轻雷,日耀银戈战阵开;

二十万人争一瞬,群龙腾跃怒潮来。

海宁探潮

现代  殷  白

一别故乡去,长忆浙江潮;

白浪吞大海,青风吐松涛。

动若天地醒,信如日月昭;

万里长征路,天涯共一条。

壮哉天际水,万世海宁潮;

奔腾溯今古,浩淼问死生。

滔滔慈母泪,悠悠祖国魂;

归来补旧甲,还去新长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