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楼+卖理财 银行打响牛市存款保卫战

 文野 2015-05-24

  一个预期中的慢牛在疯狂的投资热情和喷薄的流动性中狂飙成了一只疯牛:仅仅一个季度过去,上证指数已经从3200点上窜了1000多点。

  而此轮牛市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正在给银行制造一个大麻烦——存款搬家。

  为挽留存款,据了解,上海已有多家银行在开展“扫楼”行动;此外,银行也越来越注重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以加强主动负债管理。

  不过,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层人士担忧,如果牛市继续升腾,银行年终业绩堪忧。

  “扫楼”

  “牛市启动以来,各家银行存款尤其是核心存款流失比较严重。我们上海分行每家支行大概都有5%-10%的流失率,因此4月中旬,行里酝酿了‘春雷行动’,要求客户经理进一步下沉客户。”一位四大行上海分行人士。

  据了解,银行上述行动是一项下沉个体经营户的“扫楼”行动,分行辖内各家支行被要求针对上海各大个体经营户集中片区展开“5+2”、“白加黑”的强势扫荡,为其开通电话POS加结算通卡服务。其中“5+2”指的是5个工作日加2个休息日,而“白加黑”则是指白天黑夜。“主要是希望能够通过为这些个体经营户提供综合结算服务,一方面拓展业务,一方面吸收存款。”上述大行人士坦言,该行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过这样大规模外向型的主动营销活动。“我们也扫楼,扫居民楼,营销中老年客户,这部分人群的存款比较稳定。”一位城商行人士坦言,“现在扫楼还有点用,等以后每个楼都被扫过几遍了,还能有什么用呢。”

  存款流失让银行坐立难安的原因并非仅仅来自揽储考核。在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下,如果储蓄大规模搬家,贷款规模也势必受到挤压。“一季度是银行放贷冲动最强的一个季度,因为这就意味着,在当年年报出台之前,可以收三个季度的利息。”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层人士说,如果牛市继续升腾,年终业绩堪忧。

  根据16家上市银行公布信息整理,对比2014年同期增速可以发现,除建设银行(6.67, 0.18, 2.77%)、交通银行(6.89, 0.17, 2.53%)、兴业银行(19.54, 0.90, 4.83%)、宁波银行(19.35, 0.57, 3.04%)以外,其余12家上市银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速下跌(见图)。

  而就今年一季度表现来看,宁波银行、南京银行(18.03, 0.70, 4.04%)与华夏银行(16.18, 0.73, 4.72%)、浦发银行(17.76, 0.44, 2.54%)分别处于冰火两极,前者达到了10个百分点以上的存款增长,后者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存款净流失。而居于此间的12家银行存款增长出现了极大程度的不稳定。而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行、平安银行(16.27, 0.48, 3.04%)表现差强人意,增速较去年一季度而言,甚至出现了10个点左右的回落。“牛市强势来袭,银行内部贷款炒股的都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居民存款搬家炒股。”中信银行(7.66, 0.24, 3.23%)一位个金部人士,从当下行情来看,尽管牛市到了深度回调阶段,股市依然是资金的最大去处,“尽管这两天股票表现并不好,但大多数人也仅仅处于观望阶段,心态上远远没到离场的地步,资金更没有撤回银行,即使撤回也只是三方存管短暂的流转。这也是为什么零售做得好的股份行反而存款流失看起来比较严重的道理。”

  而事实上,离开的资金并非只有零售客户。

  一位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客户经理,对公存款也在不断流出。“并不是所有的对公存款都来自国企,民营企业的资金其实出入是非常自由的,老板如果决定不搞实业了去搞投资,资金分分钟就会出去;另外,也并非所有对公存款都来自实业,我们许多对公存款本来就来自贸易型企业或者是一些投资咨询公司。牛市中这些钱根本留不住。”

  然而,真的是牛市带走了存款吗?也许答案并不唯一。“归根结底银行不但依赖实体经济,银行自己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实体经济不好,银行吸储和放贷的能力都会变弱。原本留在实体经济的资金也会变成资本市场的游资。”一家股份行公司部负责人。

  守不住存款也许并不是银行的错。许多人都明白,这一天早晚要来。

  事实上,存款流失的问题并非起于牛市。金融脱媒脚步的加快、大资管时代的到来,股市早已经不是存款流向的唯一路径。“感受比较明显的是,同样作为定息产品,P2P的收益高于银行,尤其是一些名声比较好的P2P,对许多储户很有吸引力。”上述中信人士表示。

  加强主动负债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城商行核心存款相对稳定,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甚至获得了连年保持10%以上存款增长率的战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城商行没有证券的第三方托管资格,从存款转炒股不方便,而江浙地区的城商行因为所在区域金融活跃,因此许多逐利的存款此前就已经流动,因此一季度看起来牛市中受的冲击相对就小。”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况且城商行基数都非常小,除了北京银行(13.39, 0.42, 3.24%)这样比较大体量的城商行以外,大多数城商行的规模在5000亿以下,国有大行一个季度的增量就超过我们的全部体量。因此我们的增量从比例上来看,可能表现就比较明显,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营业网点存在冲时点数的情况。”

  一位宁波银行人士则表示,作为城商行,深耕腹地非常重要。“我们就是扎根社区,把现有市场做透,尤其是针对中老年人存款,我们准备了专门的营销方案,他们对安全性的追求比较高,存款也相对稳定,对银行来讲是一笔财富。”

  而事实上,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加强主动负债正成为银行们留住资金的杀手锏。

  今年一季度末,兴业银行成为了股份制银行这场存款挽留战役中表现抢眼的银行。在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兴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总部副总裁陈世涌透露,到一季度末,全行理财产品时点余额超过11000亿,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3.82%,累计募集资金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超88.2%。“其中,开放式净值型产品的余额占比约为1.22%。大力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是2015 年全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重点工作之一,预计到2015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余额占比将达到5%左右。理财项下基础资产主要投资债券类资产、存放货币市场工具类资产、信贷类资产、权益类资产等。”陈世涌表示,“2014年公司全面启动并推进理财业务模式转型,从调整理财产品体系入手,从以封闭式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转型成期限长、规模大的常规型开放式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通过以开放式为主的运作模式对客户资金进行持续投资管理,拉长产品期限,做大产品规模,减少产品数量,提高理财基础资产的稳定性。”

  普益财富一季度理财产品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共发行11164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约达16万亿。其中,国有银行发行规模估测约为4.6万亿;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规模估测约为11万亿;外资银行发行规模估测应在400至500亿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区域性商业银行中,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排首位的正是存款增长率维持高位的南京银行。

  在现行考核标准下,一些银行将理财列入存款考核,一些则没有。“在我们行里,除了核心存款以外,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算作表内存款,非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就算作全口径存款,但据我所知,并不是所有银行都这么分的分类。”一位建行人士。

  另有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银行加大了发行结构性理财的力度,尤其是在对公层面,但这对银行而言又构成了新的问题。“利率市场化提速后,理财收益率走高,在5%到7%之间,同时,银行贴现利率低,大概降到了4到5个点,出现了倒挂,甚至出现了较大的套利空间。很多企业会采取理财产品质押开银票再贴现,当中存在无风险套利空间,今年这个问题特别得到凸显。”

  “事实上,从银行层面,首先期待的是一些监管标准的松绑,比如存贷比的限制。而后就要看各家银行如何各显神通,因时而动因势利导浴火重生。”上述股份制银行中层人士说。

  现行《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近日有媒体称,目前银监会已经成立了《商业银行法》修订小组,由银监会法规部牵头,并抽调了部分商业银行人士,并于4月初开始工作,将用一年时间推进《商业银行法》的修订,争取2015年底出建议稿。届时,存贷比将有望不再作为法定指标存在,而是成为监测指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