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分析

 蜥冰 2015-05-25
    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以下一系列问题:我国到底有多少老年人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靠子女养老?到底有多少老年人是靠自己的离退休金生活?农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在经济来源上的差别有多大?

随着我国老年人数的不断增长和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家庭养老一直被视为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条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第十一条进一步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由此可见,经济供养是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与以子女供养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人家在养老的经济负担上也就必须存在着差异。

从历史上看,依靠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来自家庭成员的经济供养是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成为退休大军中的一员,来自离退休金的收入逐渐成为城市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以及经济来源上的差异日益明显。那么,今天的中国还有多少老年人仍在依靠自身劳动收入或子女亲属供养来养老呢?

国家统计局在1994年10月进行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中首次设置了老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问题,这对于准确了解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情况,分析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构成的年龄、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提供了必要的数据。这次调查的老年人数远远超过以往历次相应的调查,而且对于全国和各省的老年人经济来源构成有很好的代表性,能够准确地反映出90年代中期我国老年人经济来源的构成情况,为我们认清国情、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最新的分析资料。本文所用数据就是这次调查的结果。

二、数据与定义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1994年10月1日进行的人口变动的情况抽样调查数据中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据。这次抽样调查以全国为总体,省级单位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全国共抽取了约129万人,抽样比约为千分之一零八五。在这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114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以全国抽样比与各省抽样比进行加权以后,老年人总数为125650人,其中男性占全部人数的47.68%,女性占52.31%。

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是指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自哪些渠道。通常的分析方法是将老年人的全部收入再划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比如离退休金、自己劳动的收入、子女或其他亲属提供的经济帮助、社会保险、个人存款的利息、房屋等财产出租收入、政府的救济和补贴等。

在本次调查中,“主要经济来源”问题由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填报,共设有五个答案,被调查者只选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圈填。这五项答案依次是:①劳动收入;②离退休金;③社会保险和救济;④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⑤其他。

三、中国老年人经济来源构成的总体情况与年龄、性别差异

1. 总体情况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的排序中,第一位的是由子女或其他亲属的经济帮助,占57.1%;第二位的是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占25.0%;第三位才是离退休金,占15.6%;此外,社会保险和救济只占1.2%,其他来源占1.0%。

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收入来源仍然集中在三大支柱上,即:子女或亲属供养、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这种构成与以往有关的调查结果相同,在今后一段时期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这三个来源在各自的比重方面肯定会此消彼长。从发展趋势上看,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经济帮助的老年人比例可能会下降,而主要依靠离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比例将会持续增加。

2.年龄差异

由于老年人口是一个年龄跨度很大的人口群体,而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在就业经历、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和家庭生活方面都不相同,从而形成了老年人经济来源的年龄差异。

与高年龄老年人相比,低年龄老年人仍在工作,主要依靠自身劳动收入的比例高,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高。从全国老年人总体看,60~64岁的老年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高达41.54%,有18.99%的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此外,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虽然高达37.83%,但与其他年龄相比,这一年龄组的比例是最低的,而以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又都是最高的。

随着老年人自身身体条件的变化等原因,使得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比例在低年龄组就出现急剧下降,从而使依靠自身经济来源生活的老年人比例在低年龄的一个五岁年龄组内迅速下降而最终成为少数。从统计数据看,对于60岁的老年人来说,有将近一半(48.36%)的老年人以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来源;而65岁的老年人只有29.97%的人还靠自己劳动来获得主要收入,这一比例在70岁时已经下降到16.82%。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从总体上看劳动收入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实际上,以此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主要是低龄老年人,而且这种经济来源的重要作用在老年阶段持续的时间不长。

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老年人自身养老经济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将以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合为一类,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在经济上主要依靠自己的老年人,将他们与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等来源的老年人比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60岁时,有三分这二(66.10%)的老年人以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这一比例到65岁时降低到一半以下(48.64%),70岁时降低到三分之一以下(32.06%)。

一般而言,离退休金是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在年龄增大后很可能仍然以此为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出现上述年龄变化模式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由于我国离退休制度建立和实施的时间不长,进入离退休队伍的老年人正在逐年增加,越是低年龄的越有可能是离退休人员,所以,低年龄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必然会比高年龄老年人高。其次,如前所述,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受到年龄和身体条件的限制,低年龄的老年人有能力继续工作,而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不可能继续劳动,所以,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大而迅速下降。这两个原因共同影响了分年龄老年人的自身经济供养能力,造成了多数65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不得不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养的局面。因此,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的责任越来越多的落到了老人的子女和其他亲属的身上。

在老年人自身经济供养能力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过程中,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的老年人比例却迅速提高。60岁时,这一比例为32.33%,63岁时超过40%(40.36%),65岁时接近一半(49.40%),69岁时超过60%(60.95%),71岁时达到70%(69.94%),76岁时超过80%(80.07%)。从中可以看出,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仍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重要支柱,这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

以社会保险和救济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比例虽然很低,但也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提高的趋势,从60~64岁组的0.55%持续增长到90岁以上组的3.38%。这部分老年人经济来源的主体通常是各种形式的社会救济,这些老年人以生活在农村的单身老年人为主,其中一人单独生活的老年人占这些老年人的56.02%,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占74.46%。

在分析中可以发现,某些年龄成了老年人经济来源构成的重要分水岭,例如,65岁,高于这个年龄的老年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下降到30%以下,以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为主要来源的比例下降到一半以下,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的老年人在一半以上等等。

3.性别差异

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由于我国退休年龄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退休早,女性曾经从事过非农业的生产的比例低,占老年人口比例高,预期寿命长等特点。上述性别差异使我国男性老年人以离退休金或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男性老年人较少依靠子女或亲属的经济帮助;而大多数女性老年人都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

1994年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男性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中,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和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最高,两种方式的比例几乎相同,分别为37.9%和37.5%。男性老年人以劳动收入和以离退休金收入两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分别占市镇、县男性老年人的84.3%、72.6%和51.7%;而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分别只占市、镇、县男性老年人的15.3%、25.6%和46.0%(见表1)。

相比之下,在女性老年人中,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占到全部女性老年人的三分之二,比男性高出了一倍,反映出女性老年人对子女或其他亲属在经济供养上依赖性大大高于男性。女性老年人以劳动收入和以离退休金收入两项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分别只占市、镇、县女性老年人的43.3%、18.7%和17.3%;而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分别却高达市、镇县女性老年人的53.7%、77.1%和80.7%(见表1)。(见表)

表1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老年人的来源构成的城乡都有性别差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女性老年人都比男性更多地依赖子女和家庭经济帮助。城市男性老年人是自我经济供养能力最强的老年人,对家庭经济帮助的依赖最少;而农村女性老年人则是另一个极端,她们自我经济供养能力最弱,也最需要家庭的经济帮助。

以性别、城乡和主要经济来源三维进行交叉分析表明,我国男性老年人主要来源的集中趋势弱于女性,在全部男性老年人中有32.9%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地区并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此外还有31.1%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而女性老年人的分布比较集中,全部女性老年人中有58.2%居住在农村并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还有11.7%居住在农村并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老年人收入来源的性别差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除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两性身体条件的差距之外,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习俗使得这一代老年妇女在年轻时的受教育程度低、参加有报酬的社会工作和劳动的比例低,从事高收入和有良好退休待遇的工作的比例更低,从而形成了女性老年人以离退休金或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低于男性,而对家庭的经济帮助需要高于男性的现状。上述各方面差距都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也不可能会在短时期内消失,因此,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的性别差异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

四、主要经济来源构成的地区差异

1. 城乡差异

在中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的收入水平高,而且离退休金通常是城市老年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相比之下,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低,而且个人劳动收入和子女供给通常是农村老年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上述城乡差别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造成的。

我国城乡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按照1990年人口普查城乡划分的第二种口径,将老年人分为市、镇、县老年人之后可以看出,只有市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国家和企业,以离退休金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最高(48.54%),而镇和县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比例最高的都是来自于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分别占镇和县老年人53.10%和64.23%。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构成体现了老年人自食其力同子女供给并重的特点,老年人以自身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居第二位,占29.18%,只有4.39%的农村老年人以退休金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见表2)。(见表)

2.省际差异

由于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之外,绝大多数地区的老年人仍然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这些差异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育观念、养老观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统计,1994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情况,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地区分为三类。第一类地区是上海和北京,这两个直辖市的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都超过或接近50%,分别占两市老年人总数的63.46%和49.83%,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然而也是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最强的地区。第二类地区包括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这些地区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但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的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50%。第三类地区包括其他所有省份,其特点是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低于20%,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比例高于50%,大多在60%以上,西藏甚至高达75%。

上述分类与我们通常了解的各地区的经济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在经济发展较快、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很低,而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的比例较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地区老年人的自我经济养老能力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根本的变化,这种主要经济来源构成的存在说明养儿防老在许多地方还有经济供养上的必要性。

五、主要经济来源与居住方式

从调查结果看,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与居住方式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的老年人一般会与子女共同生活,居住在三代大家庭里,而依靠社会保险或救济生活的老年人一般都是一个人单独居住的老年人。

为了便于我们更清楚地看出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与居住方式的联系,我国从两个视角分别进行观察。第一个视角是看不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在主要经济来源上的差异。表3表明,居住在集体户中的老年人主要以劳动收入和社会救济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许多人是没有子女而居住在养老机构里的孤寡老年人,能够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经济来源的比例极低。(见表)

除了生活在集体户中的老人之外,在其他居住方式的老年人中,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代户。生活在三代户中的老年人有68.44%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隔代户老年人是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比例最高的群体,实际上隔代户在城市的比例远远高于农村,生活在隔代户里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自我经济供养能力比较强的老年人。

第二个视角是看不同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在居住方式上的差异。表4表明,不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都有一部分以社会保险和救济为主要经济来源,但这些老年人最主要的是一个人单独生活的老年人,其比例高达56.06%。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主要生活在三代户和二代户中,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主要生活在三代户和夫妇户中。从表4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全部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中,高达57.86%的老年人生活在三代户中,这再次说明: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最可能生活在三代户家庭中。(见表)

六、小结

本文利用我国最新、最大规模的老年人经济来源抽样调查数据对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收入来源仍然集中在三大支柱上,即:子女或亲属供养、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其中最主要的仍是子女或亲属供养,全部老年人中有57.1%的老年人还不得不依靠子女或亲属供养为主要经济来源,只有15.6%的老年人以离退休金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主要是低龄老年人,而且这种经济来源的重要作用在老年阶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我国男性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中,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和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最高,两种方式的比例几乎相同。而在女性老年人中,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占到全部女性老年人的三分之二,比男性高出了一倍,反映出女性老年人对子女或其他亲属在经济供养上依赖性大大高于男性。

城乡老年人在主要经济来源构成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市老年人的自我经济供养能力最强,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仍主要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

在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构成方面也同样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除了上海和北京之外,绝大多数地区的老年人仍然以子女或其他亲属供给为主。这些差异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育观念、养老观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与居住方式也存在密切的联系。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的老年人一般会与子女共同生活,居住在三代大家庭里;而依靠社会保险或救济生活的老年人一般都是一个人单独居住的老年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1988年):《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1988年1月。

[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994年):《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汇编》,华龄出版社,1994年10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