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并不存在,宗教是人们的捏造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5-05-26]
□ 王珍
神父反对基督教?这似乎不可信,但却是西方思想史的现实。让·梅利叶(1644-1729年),法国乡村教士,著名的无神论者和空想共产主义者,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法国战斗无神论者的先驱。他出生在法国香槟省马泽尔尼村的一个织工家庭中,在宗教学校受完教育后,受父母之命,到该省的埃特列平镇担任神父之职,此后一生中很少离开过那个地方。他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只留下一部遗稿,这就是后来流传的《遗书》。他用遗书的形式为自己树立了一座巨大的纪念碑,奠定了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瞩目地位。
《遗书》是18世纪法国出类拔萃的著作,影响了那个时代,更多方位地影响了后人。《遗书》的手抄本在作者去世的第二年就问世了,在法国各地秘密流传,每册要卖到240法郎,还很难买到。至今,仍有不少当时的手抄本保存在法国各图书馆。1762年,伏尔泰把它摘要出版,后又连续再版数次。10年后,霍尔巴赫又出版了《遗书》的另一个摘要本,先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英国伦敦重印了11版之多,可见该书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之大、影响之巨。直到1864年,《遗书》才在阿姆斯特丹第一次按照手抄本全部出版,并陆续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关于《遗书》带来的震撼,伏尔泰在给达朗贝的信中说:当我阅读梅利叶著作的时候,不禁吓得发抖。但他高度评价这部著作,说:“这是一本很罕见的书,这是真正的宝贝……应该在一切正直人的口袋中都有一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我们惑于法国启蒙思想者的“激进”时,殊不知,它曾经是那个时代多么宝贵的财富,成为西方传统在某一层面上转向现代的必要桥梁,甚至基础。
梅利叶说:“该是打开穷人的眼界,向他们说明全部真理的时候了。”这些真理包括揭示宗教的欺骗性、麻醉性。梅利叶似乎并不反对宗教曾经起过好的作用,但他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的消极作用就越来越显示出来了,这时人应当拨开宗教的迷雾,从中走出来。他说:“如果,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从前为了使人类的粗野性格变得温和,为了更容易箝制人民,所以把宗教的谎言和迷信灌输给人民是必要的;那么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剂的危害性已变得大于疾病本身了,所以揭发这一切谎言就更加必要。这就是一切智慧之士的任务。”进而他认为,人们为了建设、改善自己的社会,应该“只听从理智的声音”,遵循正直、诚实和自然的正义的法则,不要空谈神话,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们的肉体和精神带来千万倍的幸福、快乐和安宁。
无神论者之所以敢于不信仰或者反对神,与作为基础的、他们对宇宙万物的哲学认识或者自然科学的认识密不可分。如果除去这些基础,无神论就会变得贫乏无力。正是有了这些知识产生的力量,才使得他们有可能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信仰或者神而站立。在自然观上,梅利叶认为,物质是万物的始因,它本身就具有运动的能力。
对于一神信仰,作为教士,梅利叶深谙《圣经》、宗教教义以及对上帝的证明,也从多个方面对宗教及其神学进行了批判。他说,必须指出它的荒谬性。人类的毛病和罪孽(在乐园里不小心偷吃了上帝的禁果)无疑只是轻微的过失,但这仍然是严重地侮辱了上帝,使他愤恨和恼怒。假想中完美善良的上帝,应该不会受任何侮辱,这个上帝竟然因人类不经意的过错备受侮辱。人的错误何止成千上万,而上帝每次都要受到侮辱,这样上帝就“成为最不幸、最可怜的存在物了”。
而且,上帝因第一个人偷吃一个果子而犯下的罪而诅咒他,并且也诅咒他所有的子孙,不但如此,他和他的子孙还要受永久的苦难。这样的上帝不是太残忍了吗?如果上帝真的这样的话,梅利叶说:“要知道,这就意味着把上帝的报复提到极端的残酷、野蛮和无人性的程度,也许在世上曾经有过的一切最残酷的暴君中,也找不到一个想这样做或者有胆量这样做的人。”这就是那个充满了善良和仁慈的上帝吗?“上帝是慈父和一切慰藉之神吗?” 所以,梅利叶认为,《圣经》的教导是绝对不可信的。面对地上的苦难和人类的哀求,上帝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吗?他说:上帝根本什么都不创造。宗教教义是人捏造出来的。他认为,考察历史显而易见,“在过去各个时代中最有教养、最有学问和最明智的人,都是最不相信神的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