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于灵魂之上的艺术

 天童老僧 2015-05-26

       如果我说,每位玉雕大师都是了不起的艺术传承者,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中国艺术门类丰富,留存于世的艺术品也不计其数。其中的玉雕艺术从远古时期注重实用功能发展到后来具有表情达意的审美功能,直至当代艺术审美观念的多元化,无不或隐或现地担负起维系中国人内在精神的重要纽带。

蕴含于其中的审美品格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转向,然而在这种复杂缠结的多层审美品格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居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深层哲思中嬗变而出的中和之美。简单来说就是:平和简静,遒丽天成。

这里的“平和”既是指创作者为人为艺的态度,也包括了玉雕作品所呈现的一种协和宁静的气氛;“简”和“静”都是指玉雕作品在造型和意境中流露出的单纯、简洁和雅观;“遒丽”是指玉雕作品既有玉质的坚韧,又有玉质的婉丽;“天成”则表明不管从玉雕作品的外在形态还是创作手法都要自然生动而不过度雕凿。总之,玉雕艺术的审美品格是一种具体而细腻的中和之美。

雕琢技艺的高低对于审美境界的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艺品、人情和器物的关系方面,中国古人则强调以诚待物,“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强调艺术创作的心态应该是平和简静、至诚至性的,唯有如此方能“与天地参”。

自魏晋以来文人的审美自觉到宋元的写意精神再到明清的发挥,中国的文人学士秉持着崇尚自然、反对过度雕琢、追求平淡天真的美。宋元之后的工艺美术,提倡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论述玉的美时讲到:“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从苏舜钦“不肯低心事镌凿,直欲淡泊趋杳冥”、梅尧臣“会将取古淡,先可去浮器”、苏轼“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等等诗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文人阶层对平淡、含蓄、自然的审美趣味的推崇,这种讲究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的审美观念一直影响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