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作玉器网

 涛60 2015-11-16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而玉雕文化则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完美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玉雕作品在设计以及审美上也在不断变化,本文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对玉雕创作中应该抓住哪些审美因素及其重要性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玉雕创作 审美 文化 玉石 传统 尊重

玉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据最新的考古表明已有八千年之久。有着如此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在世界文化中也可谓绝无仅有,爲什麽玉在中国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它被赋予了人格、思想品德以及情操在里面,一丝丝雕琢无不体现出人们想对其表达的品格与感情。从古代玉器被制作成实用工具、祭祀品、兵器、权贵之物到后来的装饰品,不仅仅反映了其身后浓郁的文化,也让我们了解到历代人对于玉的审美和制作创新上的不同。而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开放中前进,艺术家在传承传统的技艺基础上,文化水平技艺水平以及审美能力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提高,在创意题材、审美情趣、随形设计、皮色应用、工艺技法和打磨效果达到了历史的又一个制高点。可以说玉雕已成为符合时代和需求的艺术代表之一。

虽说玉雕已经有了如此发展,但是,在对于市场的一些观察以及平时与一些玩家的交流中,时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很多作品材料很好,工艺也相当不错,而且创作也大胆有新意,但惟独却看不到其中的美感。这样的作品并不是一两件,而是时常能见到,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就这个问题,列了几点个人的薄见拿出来分享一下。

一、玉德之美。

在平时的玉雕创作中,首先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先学会做人。做玉先做人,而做人就先要学会尊重,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其实,琢玉也是一种修行,练心也练行,学会心静学会思考学会包容。一个玉雕人从学徒打下手再到一步步的成长到最后手持良玉雕琢成器,如果再加上学习设计,则至少十年才能略有锋芒,所谓十年磨一剑,其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而旁者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看到,有些学徒很有天赋,而且设计能力也很不错,学了几年也的确做得不错,而现今的玉器市场,价格十分有诱惑力,有一些经不住诱惑便早早开始自立门户接加工搞创作。虽然有些东西看似新颖但做工粗糙,更看不到其内在东西,看到的只有浮躁只有利益,看不出是一件用心的作品,看不到我们经常强调的玉德在里面。 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从古至今,中国人爱玉,以玉比德,以玉养德,不只是因为它外在的美,而是因为透过它的钻研之美闪烁出一种深刻的内涵。玉作为自然界中一种硅酸盐无机物,自身并无什么功力,更没有什么神通。但经过人工的碾磨雕琢和大地的经久淬炼,它那种坚韧、刚毅、纯洁、朴实、高雅、稚拙、灵透、温润自然属性便充分地显现出来,并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归结到一点就是玉的品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世世代代在思考、在感悟,并用玉的品格不断地净化心灵,校正人生,使玉的品格人格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玉文化的一种传统美德——玉德。个人认为这个品格并不单单是玩玉之人所赋予的,更应该是我们琢玉之人所应该持有的。

二、自然之美。

当一块适合的白玉材料放在设计者面前,怎样通过自己的设计与雕琢表达材质的天然美感就是摆在设计前面的一道难题了。所谓石之美者为玉,我们在平时的创作之中,本身面对的就是一件大自然所创造的精美艺术品,而我们这些玉雕工作者所做的雕琢并不是把它变丑更不是变成废物,而是美上加美精益求精,而这是要在尊重其自然之美的基础上。就比如我们平时在创作之前把玉石去脏除咎,在设计之中恰当地处理掉裂纹水线等毛病,最后通过适当地雕琢把其最美最自然的一面呈现出来。 其次,玉材料质的本色美是最美丽的,因此这是自然朴素之美,非人所为。质中的各色都是美的,推崇某种色为最美,不符合艺术审美。《易经》的《杂卦》:“贲,无色也”。宗白华先生分析了“贲卦”这种美学蕴含,并指出:“这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认为要质地本身放光,才是真正的美。最高的美应该是本色的美,体现的是自然朴素之美”。可是,我们动不动就评价和田玉雕品,要求要么是羊脂白玉,要么工艺多么精细,要么质地多么细腻多么脂润。羊脂玉诚然贵重,固然是美的,但其柔润纯清、娇弱之美是无法替代青玉的凝重、沉雄、古朴的气度美,细腻雕琢是一种美,旷达奔放何尝不是另一种美。人们往往陷于商家对材质的炒作,对玉雕艺术家如何用疏密、刚柔、虚实、对比、均衡、节奏、旋律等艺术的表现语言去展现玉石之美,不加思考与体味,便很难感受到艺术家所传达的张力、阴阳、奇正、显微、动静和气韵乃至某种观念和思想表现出的感染力。

三、传统之美。

这里所说的传统并不是说在琢玉之中守旧,单纯地仿照古玉,而是要做到传统而不唯旧,在尊重传统的基础进行创新,而不是天马行空更不是现在时尚的混搭,晋秦不分生搬硬套。玉雕艺术再怎么发展也脱离不了传统,在雕刻技艺上,集思广益海纳百川,吸收中国画、书法、篆刻、雕刻、瓷器、壁画等各类艺术的优点,结合玉雕的特点进行完美的融合。把透雕、圆雕、浮雕这些传统玉雕技法加以创新改造,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在传统题材中寻找灵感,以现代审美加以提升、夸张、强调,并配以到位的工艺手法和融会贯通的技巧,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是我在玉石雕刻上的追求。自己在玉雕领域驻足愈二十载,对于殷商、西周、战国、两汉及近代玉器明清玉雕虽然谈不上深究,但已成为自己具有标志性的特色。在平时的工作之中,对自己的每件作品都严格要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求自己的作品线条流畅优美,造型自然,圆润饱满,作工简浅,刀法有力,透视感强。让作品富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从视觉和触觉上都能体觉玉的滋润。无论仿古还是明清,每一件作品中都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又不失现代审美,规整的造型,精柔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尽力把玉最美的一面体现给观者。

现如今,随着玉雕工艺的快速发展和玩家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品种、题材、作品都在不断涌现。无论是海派还是苏做或是其他的一些流派都是当今中国玉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每年都有很多优秀的新人出现人,都给玉雕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现代玉雕产业无论在创意题材、随形设计、皮色应用、工艺技法和打磨效果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也给玉雕工作带来了无形中的压力,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所以这些年,自己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把玩的感受出发,注重作品的整体性,在线条、块面进行提炼,结合玉石的特性进行适当运用夸张、强调、虚实相生等手法,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绘画、雕塑等现代美学的一些特点,运用到传统的玉石雕刻工艺上。

历史给予了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而大自然则赠予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石,我们应该持一颗感恩之心,虔诚之心去尊重它们去善待它们更应该珍惜他们。我想,无论是什么艺术形式,无论是做任何事情,用心的作品永远是最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