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 | 浅析传统玉雕艺术

 来来永胜 2018-06-11

    玉雕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玉器作为中国最早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加认识到玉石之美,并经耐心琢磨,使玉石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和实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玉雕艺术中的艺

    古今玉器,一件好的作品,离不开料、工、艺三方面的要素。其中玉石石料通常从色度、细度、浓度、纯度、润度几个方面去衡量。工是指制玉人对玉石原料进行雕琢、打磨、抛光、将其变成玉器工艺品或艺术品的过程,多采取薄意、浮雕、圆雕、镂雕、透雕、阴线等雕刻手法,通过点、线、面等表现形式在玉材上加以造型。

    料和工是可以用客观标准去衡量的,而艺则较为抽象,是更高层面的升华,黄金有价,玉无价。玉,比黄金更为让人牵挂,比黄金更有延伸意义。对玉艺的崇拜构成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这也是今天在我们华夏民族的价值观中,玉石的价格为什么远远高于黄金钻石的重要原因。


玉石雕刻的题材

    玉雕艺术历史悠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它具有优良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体现出我们国家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产物。而玉雕艺术是雕刻工艺的一种补充,也必须具有同样的传统和民族特色。

    中国传统玉雕的吉祥题材广泛而丰富,如果以吉祥寓意分类,可分为平安顺利、恭喜发财、吉庆有余、福喜临门、腾达进禄、功名有成、荣华富贵、婚恋祝吉、早生贵子、吉祥如意、长寿百岁、趋吉避凶等十多类,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福、禄、寿、喜、财五大类。


玉雕艺术的创作

    艺术是用来表现美的,玉雕艺术也不例外,美是心灵的源泉,作品是创作者思想的融入,它必将是创作者平时精神教养的累积,艺术素质的提高,更依赖于创作者要自觉地去欣赏美、发现美、缔造美,树立高尚的审美意识,使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辩证的融入到作品中去,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使之进入高雅的艺术殿堂。

    灵感在创作玉雕艺术品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多少艺术底蕴就会有多少想象力。正如人们常说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平时没有储蓄,用到时拿什么来获取。碰到一块好的玉石材料,也无法进行展示,反之就会自由自主的跟物体进行对话,传递给你某种美好的艺术信息,仿佛感觉到整个物件已经融入到你的精神世界中,达到了某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传递,蕴藏着艺术的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