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爱成负担

 tuzididie 2015-05-27

  最近重读了张爱玲的《小团圆》,最大的感受仍来自那这段揪心的母女关系。张爱玲早期散文《私语》中一句含糊的“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点的毁了我的爱”在《小团圆》里被充实、被具化。九莉获得大学的奖学金,原是向母亲去报喜的,不料母亲却狐疑地瞅她一眼,觉得她定是和教授有不正当关系才得此“殊荣”。而后,她和邵之雍情到浓时,透露给后者听她要赚钱还给她母亲养育费。到母亲美人迟暮之时,她也真的把手绢包好的二两金钱推过去,要还给她。她母亲哭了,死活也不要,因为一旦收下,就意味着母女的亲缘就真的断了。

  张爱玲自言她对母亲寄予的是罗曼蒂克式的爱,可母亲却常数落女儿不够美(或说不如她美),也常迫于现实的压力会抱怨一两句当初怎么没把她早点嫁掉,或常常揣度花在教育女儿身上的血本是否值得,这一切,敏感的张爱玲都看在眼里,逐渐长成母女间的荆棘丛。

  我读这些文字,深感震恐,不仅是为张爱玲有感而发,更因这样紧张的亲缘关系多少留存于中国的许多家庭中。农村为了儿子有出息,不仅父母砸锅卖铁供其念书,有时还会牺牲家中女儿的前程和幸福来帮衬他,而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趋紧后,更有新闻爆出供孩子读大学还不如早点送其去城里打工;城市的情形也有类似,小市民阶层早就为孩子的将来打好详细的算盘,读什么学校能进大学,大学里念什么专业能够赚大钱,计划周详,唯恐纰漏。这些父母,无一例外,都早早地教育子女说,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要为我争口气。

  这本无可厚非,是中国父母的伟大,可借着《小团圆》镜窥内中的逻辑,其实充满着谬误。对孩子而言,一出生就好像背了沉重的负担,父母没有实现的念想,甚至几代人翻身的希望不容分说地要他继承,父母会说自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要孩子将来读个名牌大学,母亲会说自己当初瞎了眼寻个穷鬼做老公,要女儿将来眼睛睁睁开找个有钱的主儿,孩子还没长成就被推向既定的人生轨道,按部就班,不容有失。父母口口声声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这个“好”究竟是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满足自己的虚荣,还是真的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这也是《锵锵三人行》一期有关《小团圆》的节目里反复提及的,徐子东谈及中国人谦虚的心理,比方说有人夸自己的儿子长得帅,中国父母会说“帅什么帅?傻头傻脑的。”为什么中国父母会这么说?因为“他把儿子当做自己一部分,自己这一部分就可以谦虚。”因而,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孩子的“好”其实是自身欲念的一种延伸,自己没有读书成才,希望孩子鱼跃龙门,自己没有嫁入豪门,希望女儿可以翻身,但这些,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人生。很多时候,即便好容易生了一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把一切都实现,结果会发现,他(她)往往并不快乐,这个时候父母又纳闷了,你一切都这么好,怎么还不满足?或者,明明有个这么好的丈夫(妻子),怎么还会离婚呢?

  而对孩子而言,父母倾家荡产地要你进取,要你“好”,这便使孩子不忍违背,硬着头皮去干一份无趣而体面的工作,硬着头皮去嫁娶一个没感情但条件匹配的人,最终硬着头皮饰演一个看起来光鲜但并不称心的角色,过完看似完美但庸碌的人生。

  事实上“完美”的人生几乎不存在,人的心理很大程度上会向着真实的自我趋赴,亲人之间的貌合神离,中年危机时种种出格行为的大爆发,都源于这个真实的自我。《论语》中孔夫子教导儿子尽孝要遵循一个原则——无违,我以为一旦孩子具备独立的思维,父母养育孩子也应当遵循这两个字——无违,过多的介入式的爱不仅不会助其成长,还会沦为亲缘关系的压力,像张爱玲说的,一点一点,毁了这份爱。

  我的老师王宏图教授在私下的师门聚会里说过,你自己都无法实现的欲望,不要转嫁到配偶或孩子身上。诚如其是。

 

 钱佳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