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婚姻,懂得谈钱才有未来

 红尘佛手 2015-05-27

燕子与恋爱3年的男友准备结婚,但约好去登记的头一天,男友提出先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燕子对此很气愤。他们两人家庭条件相当,为结婚,男友家买了房,燕子家买了车,男友提出财产公证,燕子觉得是男友对自己不信任,以及对未来没承诺,是“还没结婚就算计着离婚的事了” !

结婚第一天起,小白和先生两人的收入就放在了一起,并由先生统一管理,所以家里的大事小情,比如添置家具、外出旅游、买化妆品、孩子报补习班,都需要从先生那里打报告拿钱,中间难免看先生“脸色”。小白不太喜欢这个财务方式,可一想到他也是为了家好,就忍了。

丁丁结婚3个月了,迟迟不见先生交出工资卡,每月也不上缴储蓄基金,她很不高兴。终于按耐不住开口去要,先生说:“我觉得我们各管各的钱就挺好,干嘛非要混在一起?”“都结婚了钱还分得这么清楚!”丁丁很生气,一次次找先生去谈如何打理家庭财务,却每次都不欢而散。

都说“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真不知“钱”和“感情”有何深仇大恨,必须闹个你死我活。谁也别装圣人biao,似乎只要谈“钱”就玷污了自己纯洁的感情。看电影、吃大餐、滚床单,哪样不花钱?So,感情是需要金钱来维系滴。既然是这样,那两人之间如果连“钱”都不能敞亮地谈,还扯什么携手一生?不如趁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洗洗睡吧。

小A和先生收入相当,从谈恋爱开始,两人就各用各的钱,结了婚还是如此。转眼甜蜜期过了,随着婚姻生活对钱的需求越来越多,小A开始对钱越来越敏感,总觉得先生不负责任、小气,怨气越来越多。

小B是全职主妇,结了婚后就辞职在家料理家事,收入自然也断了。每次家里需要用钱,她都得问先生要,就连添置新衣服、外出聚会这样的小事,也需要跟先生开口。先生倒是大方,从来不过问什么,可小B总感觉怪怪的。

小C是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对于理财很有一套,可偏偏遇上个大男子主义的先生,认为家里的钱就得由男人来管理,各项支出都需要经过自己同意。小C对此哭笑不得,终于在先生擅自投资失败2次之后,来了一场大爆发。

婚姻不是阳春白雪,柴米油盐样样都是“钱”。所以,谈“钱”谈的是维持家庭这个经济共同体的规则,谈的是两人对如何共同应对生活的计划。谈“钱”的基础是彼此的信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感情,才是真感情,才能走得远,走得好。

说到底,夫妻关系就像一起开着车上路,如果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就能在油箱全满的情况下,一路快乐地前进;但如果连谈钱这样的事都状况不断,就像是油箱不断漏油,可能开到一半旅途就结束了。

月收入相当的小A家庭:两人每月按固定比例缴纳收入,存入家庭账户,用于家庭大小支出和储蓄,剩下的钱各自自由支配。

如:小A和先生每月收入都为5000元,两人各缴纳收入的60%存入家庭账户。剩下的自己各自自由支配。

如:小A每月收入为5000元,先生为10000元,两人各缴纳2000元存入家庭账户,小A负责承担伙食、水电等小额支出,先生负责承担房贷、物业、家具家电购置等大额支出。

一方为全职主妇/主夫的小B家庭:有收入的一方每月提供固定数额的家用(含无收入一方的个人生活费用),并另缴纳固定数额的钱存入家庭账户。

比如,先生每月固定给小B4000元作为家用,其中1000元为小B的个人生活费用,并另缴纳1000元存入家庭账户。

要想敞亮谈“钱”,还需遵循3个原则

1、财务状况公开透明。各自的收入是多少、家庭的财务现状如何、共同的钱的去向等,都应该保证双方都心里有数。

2、家庭一定要有共同账户。因为一个家就像一个公司,建立共同账户就是为了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3、家里的钱交给有理财观念的人来打理,而不是意气用事,比如只为了满足某一方的安全感或控制欲,比如小C家庭就应该交给小C来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