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史话”之三百一十七:《人活着要有价值》

 杏坛归客 2015-05-27

 

文天祥是南宋大臣、爱国诗人、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

文天祥曾荣获进士第一名。历任刑部郎官、右丞相等要职。他坚决主张抗击元军南下,并带兵坚决抵抗,收复许多失地。在广东海丰北被元军俘虏,元将写信诱迫他投降,他坚决拒绝,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曾激励过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战斗不息。

1279年,他被送到大都(今北京),作《正气歌》,为世人传诵,不屈而死。

 

父亲是文天祥的“首任教师”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饱读经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为使儿子早早学得知识,增长才干,在文天祥幼年时,就亲自教他认字读书。

在父亲的严格管理下,文天祥不到十岁,就能够按照父亲给他规定的作息制度,按部就班地读书学习了。

文仪为儿子购买了大量的图书。每次出门,只要看到好书,哪怕手头不便,就是当即脱下身上穿的衣服换了钱,也要把书买回来。

他家的那间横扁上写着《竹居》的书斋里,四壁图书,琳琅满目。文仪买了新书,总要自己先读,有什么心得,先讲给文天祥听。然后,再让他去传授给他的兄弟们。

有一次,文仪读到春秋时齐国贤相晏婴“敝车羸马”的故事,对他的简朴精神大为赞叹,他和儿子一起称颂不已。

“弊车羸马”的故事说的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辅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直到老年仍然是两袖清风,一贫如洗。齐景公封地给他坐食邑,坚决拒绝接受。他出门乘坐的车很破旧,马匹瘦弱,齐景公派人送他新车新马,往返三次,都给晏婴退了回去。

平时,文仪还很注意通过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和现象,随时随地对儿子进行教育。

他家书斋窗外长着一片翠竹,有时到冬天,天上飘着雪花,还显得那么精神。父亲就用翠竹不畏严寒、顽强挺立的坚韧不屈风格,教育儿子文天祥学习它的这种风格。

 

以古圣贤为榜样,教子做人。

 

有一次,父子俩路过学宫。学宫的墙壁上有许多人物画像,文天祥一看,很感兴趣。文仪就趁机把人物画像,一幅一幅地给他作个介绍。

文仪指着欧阳文忠公的画像说,他叫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有名的文章,还写过许多不朽的诗篇。过去,许多文人写的都是风花雪月,专门在表面字句上下功夫,不讲究内容如何,直到欧阳文忠公才开始扭转这种不良的风气。

文仪又介绍南宋的胡铨,胡忠简公。说他是进士,在江西招募义兵抗击金兵,保卫乡里。后任枢密院编修官。1138年,秦桧之和,金使南下,他上疏请杀秦桧及使臣王伦、参政孙近。他坚决反对奸臣秦桧,曾大声疾呼:

“不斩秦桧和他的走狗,国家就要灭亡了!”

当时,秦桧权力相当大,他要想杀一个大臣,易如反掌。而胡忠简公为了民族尊严,竟把生死置之度外,这种精神是多么可敬可佩!

父亲最后介绍了杨邦义,杨忠襄公。他也是南宋初期的一位忠臣。金兵占领建康(今南京市),杨邦义坚决拒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被金兀术开膛挖心,壮烈牺牲。

文仪看儿子心情很激动,就对文天祥严肃地说:

“孩子,人生都有一死。但是,人要死得有价值!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地活一辈子,没有给国家出过力,那么,在他临死时的时候,是会感到惭愧的。杨忠襄公为了南宋的民族尊严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后世子孙,永远尊敬他,怀念他。这样的人,才算没有白白地活在这世界上。

“当然,这道理人人都懂得。可是,一旦到了危急关头,真正能够做到杨忠襄公那样宁死不屈的人,毕竟是太少了。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丧失大节的人,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

说到这里,文天祥完全理解了父亲的心思,明白父亲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对父亲表示说:

“父亲,我已经十六岁了,快成人了。您讲的道理,我都懂。我长大了,如果处在治世,我就要辅佐君王使国家富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如果国家一旦遇到敌变,我就要带兵杀敌,与社稷共存亡,绝不丧失大节!”

看到儿子渐渐变得成熟了,父亲十分高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刚满二十岁时,便考中了贡士。一家人都为此而高兴。父亲及时嘱咐他说:

“不久,你就要上京城去考进士了。你知道,能有这样的机会是不容易的。你已经成年,应当多考虑一些安邦定国的大计。这倒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重要的是,一旦考中了进士,你就要在朝廷或地方上供职,那时很需要你有这方面的实际才能。只是能写一手锦绣般的诗文,是无济于事的。”

父亲的话,文天祥记在了心里。

这年腊月半,文天祥由父亲陪同前往京师临安(今杭州市)应试。在西湖边,他们父子看到士大夫们醉生梦死的景况,心情十分沉重。父亲不禁低声吟咏起诗人林升的一首七言绝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吟罢,文仪长叹了一口气。他激动地对儿子说:

“天祥,假如你侥幸能参加殿试的话,无论如何要在策论中,毫无保留地把你对时局的看法,明明白白地陈述出来。哪怕得罪朝廷,甚至遭杀身之祸,也不要畏惧!”

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谆谆教导和热切期望。1256年,他在殿试中,名列一甲第一名,中了头名状元。不久,文仪病故,文天祥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生活中的良师。

父亲的苦心没有白费,儿子牢记父亲的教诲,在出任丞相领导抗元斗争中,坚强勇敢,不屈不挠,出生入死,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

127812月,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解往大都(今北京市)。在狱中,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劝降宋军统率张士杰。文天祥义正词严地说:

“吾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

随后,文天祥作了一首名为《过零丁洋》的遗嘱诗,坚定不移地回绝了张弘范。诗中写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大都监狱,文天祥被囚禁四年之久。他始终威武不屈。于1282129日,在元大都柴市(今北京府学胡同)从容就义。时年四十七岁。

临刑前,元朝官员问他:“你还有什么话说?如果肯投降,还可以免于一死。”

文天祥说:“死就死,还有什么话可说。”然后,向南方拜了几拜,说:

“我报国只能到此为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