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之色”

 苏迷 2015-05-27
“百年之色”
  http://image85.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5/2721/54068844_1.jpg 








  本报记者 高小花 摄影 张健
  被誉为“百年之色”的传统国画颜料,至今约有三千年历史之久。《姑苏繁华图》上,徐扬浓笔在阊门附近绘制了一个销售国画颜料的场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传统国画颜料制作和销售的盛况。时过境迁,“百年之色”却行将凋零。幸运的是,国画颜料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仇庆年依然在坚守,让“百年之色”继续为国画增色添彩。在刚刚开馆的留园街道虎丘路社区颜料文化科普馆中,记者目睹了“百年之色”神秘的制作过程,感受着其遭遇的窘境。
  颜料与人类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有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的绘画,也便有了颜料的产生与使用。人类用火,就有了炭灰黑的使用;使用石灰就有白色的颜料;为了染色就有了花青的种植、提炼与使用;为了压邪就有了硃砂的开采与应用……今年70岁的仇庆年说,而苏州,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专业颜料制造和销售起源地。传统的国画颜料原材料可以分为矿物、动物、植物。植物原材料中最主要的就是蓼蓝,这是生产花青色颜料的原材料。深藏地下千万年、种种性质稳定的矿物,粉身成尘,最终化为斑斓众色,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
  做矿物颜料,首先将矿石原料破碎。“必须手工破碎,一边拿榔头敲,一边分拣。”仇庆年说,破碎到一定程度后,就进入水磨环节。矿物粉末加水,不停地磨。雌黄不算最硬,也要磨20天。之后,进入漂洗分色工序。磨好的浆经历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后,静置沉淀,再分出悬浮物和沉淀物,烘干后产生第一道颜色。如此反复清洗、沉淀、取色、烘干,最终可以由深到浅分出四道颜色。这四道颜色,在国画上,也许是黛山从远到近,也许是叶片从春到夏。整个制作过程,要经历1个半月才能完成。
  由于制作传统国画颜料很是辛苦,加上收入不高,所以现在年轻人根本不愿意涉足。“'百年之色’行将凋零的原因还不仅仅是传承人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到廉价化工颜料的冲击,传统手工国画颜料的使用者日渐减少。更为关键的是,制作国画颜料的材料已近稀少。”仇庆年说,为了找这些矿物原材料,自己跑过云南、贵州、湖南、甘肃等好多省份。上一次,他自费五万元去了一趟云南寻找矿物原料,但是空手而回。同样的是,植物原料也在减少。他说,像制作花青的原料——蓼蓝,11月播种,第二年端午节才能收获,要占用耕地半年时间,所以,几乎很少有人种植了。
  只有用大自然赐予的五颜六色做成颜料,方能画出真正的万紫千红,也才能历经百年甚至更久,画作的色彩不会因为时间而淡化、枯谢。幸运的是,仇庆年还在为“百年之色”坚守,一些博物馆修复古画还在使用传统国画颜料,一些知名画家也坚持使用国画颜料。也许,传统国画颜料这个“百年之色”还有春天。

  ①用传统国画颜料绘画
  ②颜料原石磨成的矿物粉末
  ③颜料矿石
  ④了解颜料矿石
  ⑤漂洗分色过程
  ⑥做矿物颜料,首先将矿石原料破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