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全球油气行业的八大转折

 pinglunyuan 2015-05-28

  2015年4月20-24日,2015年度剑桥能源周(CERAWeek)在美国休斯顿召开,主题是:转折点——全球能源新格局(TurningPoint:Energy'sNewWorld)。之所以用“转折点”作为本届会议的主题,可能是因为全球油气行业正在经历从此前延续近十年的高油价时期,突然转向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低油价时期。笔者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与会代表对“转折点”的理解。那么,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全球油气行业面临的转折呢?笔者通过参与18场有全体代表参加的大会和9场主题会议,将此次会议上全球石油界“大佬”们所谈论的转折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转折之一:美国禁止油气出口的政策开始转向,着手在立法上支持油气出口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第一大油气消费国和进口国(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的位置直到2013年才被中国所代替)。长期以来,美国不惜动用政治、军事和外交手段保证其海外油源、气源和供应渠道(海上油轮运输和陆地管道输送)的安全。这一做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期间尤其突出,此后一直延续了类似做法。美国的全球能源安全战略一直是其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为此颁布了禁止国内石油天然气出口的法律,以在法理上确保国内石油供应。然而,随着美国页岩油、页岩气的大发展等,美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下降。时至今日,美国已重回全球第一大油气生产国的宝座,天然气甚至基本实现自给,石油也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自给。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石油界的思路开始转变,立法界也意识到,要为未来的美国油气出口做些准备了。

  在2015年的剑桥能源周上,有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发言充分证明了上述从“禁止出口”到“为出口铺路”的重大转变。一位是来自阿拉斯加州的参议员LisaMurkowski,她强调,要推动美国政府关于批准国内石油天然气向外出口的立法。她的一个类比笔者认为特别经典:“既然我们准备通过与伊朗达成协议,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允许其加大出口量;那我们为何反而要继续‘制裁’自己,不允许我们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呢?”她的一连串话语让笔者感受特别深刻:“我承诺要推动这件事”;“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承诺”;“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我们需要新思维”;“我们需要新的能源政策”。另一位是ExxonMobil总裁RexTillerson,他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不应该用上世纪70年代的思维监管油气行业,用石油禁运和国内能源供应紧缺时代的思维来审视当前油气行业是行不通的,美国需要调整并健全能源政策。他倡议政府应促进油气行业像其他行业一样开放、自由,发挥自由市场、全球贸易与全球合作的力量。由此可见,美国的能源安全观和其国内油气供应格局的转变是颠覆性的,这将对全球能源格局,甚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及大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转折之二:中国经济增长开始由高速转向中低速,国际油价反弹失去重要引擎

  在此次剑桥能源周上,中国经济走势仍是会议热点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被认为是支撑国际油价能否触底反弹并快速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已在中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然而,国外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用“滑坡”来形容当前的中国经济。IHS首席经济学家MarimanBehravesh在会议期间两次就中国经济走势发言。他是“唱衰”中国经济的代表人物,可谓语惊四座。“我担心中国经济碰到了大问题。”“今年一季度,中国公布的GDP增长是7%,但剔除各种‘水分’后,实际增长只有5.3%。”“中国的投资开始失效,出口受阻,国民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这些使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暗淡”。但他同时认为,中国未来发生重大经济危机的可能很小,但极有可能出现类似日本的“滞涨期”,即所谓的“失去的十年”(thelosingdecade)。对此,有会议代表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世界银行高级官员、前高盛集团驻中国区首席代表蔡金勇先生在大会的一次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非常健康。他特别强调,中国目前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的负债水平依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巨额的储蓄是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中国政府在强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解决腐败问题,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不管怎样,中国经济的确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这一转折意味着中国油气消费增速的下降,也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这对支撑油价反弹虽为不利,但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转折之三:石油时代开始转向天然气时代

  在此次剑桥能源周上,大石油公司CEO们和重点资源国能源部长们对天然气时代的到来充满期望和信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主要是西方社会)从煤炭时代过渡到石油时代的重要转折点。一百年来,石油充分演绎了其“王者气魄”和舍我其谁的霸气,几乎每一场波及整个地区的大的战争,或多或少都有石油的影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汽车时代的到来,石油成为地球上最大宗的贸易商品。人类几乎一刻都离不开石油。石油生产国(例如沙特阿拉伯)和石油公司(例如埃克森美孚)是富有和“土豪”的代名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大致稳定在40%、30%和20%左右,其他为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如今随着北美、澳大利亚天然气及LNG生产能力的剧增,加上俄罗斯、卡塔尔等传统天然气生产大国的助力,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持续上升。“石油为王”的风头有所减弱,天然气时代的特征正逐步显现。道理很简单,当前的低油价不可避免地导致低气价。东亚地区的LNG价格已从前两年的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下降至目前的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下,这必将刺激天然气消费的增长。在此次能源周上,共有15场大会或分论坛的主题涉及天然气。在其中一场主题为“全球天然气:如何保持强劲的势头”的全体大会上,壳牌上游国际业务CEO、CheniereEnergy总裁、日本石油勘探公司(Japex)总裁以及乌克兰能矿部长分别作了发言。他们一致认为,从长远来看,天然气是解决气候变化等挑战的主要清洁能源,全球天然气消费将保持强劲和旺盛;目前与油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了,需要制订新的、为各方接受的天然气定价公式;未来全球天然气及LNG贸易体系将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欧洲、北美和东亚的天然气市场和价格割据的局面将逐步协同化。据BP、ExxonMobil、IEA、EIA等公司或机构的预测,未来20年,即到2035年前后,石油在全球一次能源总量中的占比将下降约10个百分点,至30%以下;而天然气会上升约10个百分点,至30%左右。一个名符其实的天然气时代即将来临。

  转折之四:OPEC的策略由限产保价转向保市场份额

  在供过于求的市场背景下,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放弃限产保价策略,转向保市场份额,加速了本轮油价的下跌。不过,此次剑桥能源周并未过多讨论OPEC的策略调整以及OPEC的核心——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走向。但会上某位高管的发言还是引起了笔者的共鸣或关切:“OPEC已经不是原来的OPEC”。相信业内人士能够领会这句话的丰富涵义。众所周知,此次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原油市场供大于求,供应的显著增加主要来自北美的页岩油等致密油产量的大幅上升,不仅挤占了常规原油市场的份额,而且导致油价下跌。过去几十年来,常规原油“独霸天下”,OPEC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当供过于求导致油价显著下跌时,OPEC通过适当限产,维持油价,相当于维持OPEC各国的石油收入。因限产而导致的收入损失与维持较高油价下收入的增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如今,OPEC的份额被北美致密油产量挤占,美国进口中东原油的数量已由其高峰期占进口量的30%下降至18%以下。在这种情况下,OPEC的主要成员国坐不住了,必须通过一定手段夺回市场份额。适逢油价大跌,OPEC认为这是挤出非常规油“泡沫”的最佳时机。于是,对油价下跌基本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沙特阿拉伯石油高管曾经宣称,即便油价跌至20美元/桶,沙特依然有钱可挣。笔者认为,这是OPEC一场漂亮的“自我救赎”行为。若任凭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的话,OPEC的市场份额将持续被非常规油和新能源蚕食,等到无力回天的时候,就是所有OPEC国家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刻。因此,OPEC的政策转向是意料之举、理智之举。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放任油价下跌,是沙特阿拉伯主导的。据了解,沙特阿拉伯此举在OPEC内部并未达成一致,这一方面显示出沙特阿拉伯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独断专行”的霸气(近期沙特阿拉伯在也门的军事行动也说明沙特在谋求掌控中东),另一方面也预示着OPEC内部现了较大裂痕,使得OPEC和中东地区未来可能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

  转折之五:国际石油公司的经营理念开始转向,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提升

  令笔者没有想到的是,此次剑桥能源周竟然没有一场大会或分论坛是专门讨论和预测油价未来走势的,“大佬”们对油价持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和平常心。发言大都集中在当前低油价下如何应对,而少有谈及油价的未来走势。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总裁VagitAlekperov认为,近期国际油价会保持在每桶75美元以下,而且由于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减速导致油价反弹不会很快来到,这会对深水项目和油砂项目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他呼吁运营商和投资者通过实施成本紧缩来应对时下的低油价环境,而且认为并购也是提高运营效率的途径之一。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位高管认为,应对低油价主要有三个手段:调整优化投资节奏;控制成本(主要通过合同重谈的方式);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当被问及BP是如何应对当下的低景气周期时,BP总裁鲍勃·戴德利(BobDudley)表示,BP的手段是“快速反应”、“削减资本性支出”、“优化供应链管理”、“进行税收筹划”以及“停止或推后一些油气勘探活动”。听了更多高官们的发言后,笔者慢慢领悟到,与其耗费精力做一些不靠谱的预测,不如眼睛向内,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的能力上。换个角度看,当前50美元/桶左右的油价水平与15年前10美元/桶的水平相比,已经算是“高”油价了,即使将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等因素考虑进去。因此,油价无所谓高,也无所谓低,重要的是石油企业自身是否练就了“内功”,既抗得了“寒冬”,又经得住“酷暑”。在当前的“寒冬”环境下,国际同行们纷纷开始转型,除了削减成本开支等“不得已”的手段外,更将目光放在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提升上。

  转折之六:墨西哥油气上游政策由封闭转向开放

  如果说Pemex(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2014年剑桥能源周上是“露脸”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那么2015年则是有了实质性的动作。墨西哥的石油上游对外开放具有历史意义,是该国1938年实行国有化以来的首次国际招标。但目前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巨大,无论对于墨西哥政府还是外国投资者都是如此。首当其冲的是,当前的低油价让双方均有措手不及之感;其次,外国投资者对墨西哥的油田地质情况和商业环境并不熟悉,特别是在财税构架、投标参数、数据获取、投标时机的把握上均无经验可循,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墨西哥石油工业的开放、变革和能力提升带来了变数。通过此次能源周的平台,Pemex向全球感兴趣的投资人展示了区块招投标的情况:自2014年12月第一轮招标(主要是一些浅水的勘探和开发区块以及陆上区块)开始以来,共开展了两次投标。首次投标的情况是,49家外国石油公司表现出了兴趣,其中42家提出了进资料室看资料的请求,有34家签订了协议(非最终协议)。第二次投标的情况是,21家外国石油公司表现出了兴趣,其中20家提出了进资料室看资料的请求(17家已被批准),有6家签订了协议。第一次投标的结果将在2015年7月15日公布,第二次投标的结果将在9月30日公布。墨西哥财政部和能源部的官员还就主合同条款、财税政策等向会议代表做了说明,主要目的是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墨西哥石油市场的开放是全球油气合作市场新增的一块“大蛋糕”。笔者相信,随着当前低油价的延续,一些资源国的财政收支很快就会捉襟见肘,不排除放松过去收紧的油气合作政策,外国投资者未来将会面临更多的机会。

  转折之七:美俄欧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俄罗斯油气出口向东倾向愈加明显

  本届剑桥能源周还专设了一个讨论俄罗斯的天然气走向问题(RussianGas:EastorWest?)的分论坛。在该分论坛上,德国代表表示了对俄罗斯天然气加速向东出口的担忧,但来自中国某石油企业的代表认为,虽然俄罗斯表达了加大东向出口天然气力度的态度,但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可能不如原先预计的那么乐观,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过剩;而且俄罗斯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至中国东北后再运至东南沿海,成本可能超过直接从海上进口的LNG。专家们讨论的最后结论是,尽管俄罗斯向东的转向日益明显,但2030年之前,欧洲依然是俄罗斯出口(西向)天然气的第一用户,不过,中国等东亚国家所占的俄天然气出口份额将有所提升。总而言之,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重点已经开始转向,未来一个时期“西强东弱”的局面会有所改变,但由于中国国内经济的新常态等因素,俄出口天然气的走向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未来这种天然气供应格局的变化,必然对全球油气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转折之八:美国对伊朗政策开始转向,伊朗将回归全球油气市场,重新成为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一极”

  伊朗核问题是个老问题,但与以往两届剑桥能源周相比,2015年是讨论伊朗问题最多的一次。美国《伊朗制裁法》的实施始自克林顿政府期间,目前已近20年。特别是2010年以后,制裁加重,欧盟国家等美国盟国也参与了对伊朗的制裁。2014年伊朗原油出口仅有150万桶/日左右,远远低于以往270万桶/日的出口量。制裁导致伊朗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困难重重,制裁起到了应有的作用。2014年以来,美俄两国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地缘政治博弈日益加剧,伊朗遭受的地缘政治压力大大缓解,伊朗核问题有了柳暗花明的可能。一年多来,伊朗核谈判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被一拖再拖,说明双方(多方)都有达成最终和解的意愿。如果核谈判达成协议,伊朗有望全面回归国际油气市场,这不仅对伊朗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对全球油气行业都将具有重大影响。这意味着自1979年伊朗革命36年后,伊朗与西方握手言和。在本届剑桥能源周上,两位重量级嘉宾谈到了伊朗核谈的进展。一位是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美国前副国务卿WilliamBurns,他在会上说,“目前六方达成的初步协议依然是框架性的,需要进一步触及很多细节问题,伊朗的问题本来就很复杂,中东这个地区一直以来也很复杂……”。另一位是美国现任能源部长Moniz,当被问及其在伊朗核谈判中所起的作用时,他说:“对伊朗的限制措施旨在控制其核项目的具体发展方式和方向”。笔者认为,伊朗核谈判异常艰难,进展比较缓慢,但谈判结果一次比一次好,共识一次比一次多,未来一年将是伊朗乃至中东油气市场的一个转折点。

  全球油气行业面临着全球油气供需新格局、新平衡带来的“新周期”,基本特征是油价在低位徘徊。低油价环境下油气行业的各种转折,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成功的关键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这足以显示“弯道超车”的重要性。国际同行,特别是大石油公司,已经开始转型,主攻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从他们参会的精神状态可以看出,他们对未来发展大多抱有平常心,似乎已经胸有成竹。处于转折期的中国石油企业,你们准备好了吗?(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 陆如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