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ADHD的药物治疗策略

 渐近故乡时 2015-05-28

儿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高达5.29%,是非常常见的精神疾病。但在临床上,许多ADHD患儿家长由于担忧药物副作用在最开始往往并不希望直接采用药物治疗。


DSM-5将ADHD定义为神经发育性疾病,研究发现ADHD患者的脑形态有异常改变。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ADHD多模式治疗研究(MTA)证实,药物治疗明显比行为治疗和社区干预更为有效;另外有大量研究证据支持药物治疗是ADHD治疗的一线选择。


目前的ADHD药物一般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常见不良反应多为轻微或一过性,安全性基本上有了保证。但为了使患儿最快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家长对治疗有信心,并提高后续治疗的依从性,有几个重要的用药原则需要坚持遵守。


首先是足量足疗程。初始剂量低于标准剂量会导致初始治疗效果不佳,患儿家长的信心下降,进而降低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药物治疗持续时间。


其次,在药物剂量上,托莫西汀应根据个性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达到最佳剂量并维持治疗。在这一点上,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和托莫西汀的起效方式不同,相应的调整策略也不同。


另外,还需要对疗效进行评估,以调整用药。


那么,如何把握托莫西汀和盐酸哌甲酯控释片用药策略的不同?如果患儿的部分症状长期持续存在又该如何应对?


欢迎点击左下方的 阅读原文 查看广州市脑科医院徐莉萍教授的更多精彩讲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