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爸:七招教你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ww673 2015-05-28


孩子成长中,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自然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那么,家长应当怎样抓孩子的学习呢?我的体会是,一定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坚持鼓励为主。


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兴趣来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来于他们渴望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是好奇心促生了求知欲,求知欲激发了约束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上课时管住了自己的好动,管住了自己的分心;课下养成了爱看书、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那为什么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完全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影响。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头脑都像一张白纸。他们从睁眼看世界那一刻起,就对世上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疑问。这使他们什么都想知道,都想弄个明白,都想去亲自去试一试。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与生俱来,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会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天生就应当是一个爱学习的。


但孩子最初的好奇心、求知欲只是一个萌芽,它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以轻易地被扼杀于萌芽之中。这一切都取决于父母是否“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能否“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培养。因为,孩子来到世间,父母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人,与他们最为亲近的人,自然也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他们的问题最初只能提给父母,也只敢提给父母。在他们眼里父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所以,他们从刚刚学会说话开始,就不停地向父母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很重视,认真回答了他们的提问,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就助长了他们提问的热情,增强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开始了孩子最早的无意识学习,培养起了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又把孩子的无意识学习引向了有意识学习。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不重视,对他们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就会让他们失去再问下去的兴致,也就不会产生学习兴趣了。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初动力,也是最好动力,它会把孩子一步步引入知识的殿堂。因而,只有知道珍惜孩子好奇心的父母,能最大限度满足孩子求知欲的父母,才能培养起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产生“我要学”的愿望,成为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那么,应当从哪些地方去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要认真回答孩子的发问

这里的“认真”含有三层意思:不但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都要给予回答,还要力能求用与孩子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语言来回答;不但要对孩子的问题有问必答,还要善于启发孩子继续问下去;不仅要启发孩子发问,还要就着孩子提出的话题,用自己的提问引导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果遇到了自己一时回答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要老老实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注意到,现在还回答不了,要等我弄懂了的时候才能告诉你,或者和孩子一起去查书,找答案。


孩子有时会提出很幼稚、很可笑的问题,父母不能因此置之不理,或流露出嘲笑的神情。孩子有时会在不适宜的时间、地点提问,父母要悄悄告诉他换个时间、地点再来探讨这个问题,而不要直接地去制止,更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训斥孩子。孩子有时还会提出一些毫无道理甚至令人尴尬的问题,父母也不要对孩子抱怨,更不能因此翻脸,甚至惩罚孩子,而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孩子讲清他提的这个问题错在那,并告诉他应当多提哪方面的问题。


第二,要讲究玩的学问。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学习的重要课堂。在学前,玩耍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上学后,有了学习压力,玩耍仍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就是在孩子为迎接中、高考,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时候,也要让孩子仍有一点“玩”的时间。因为“玩“可以让孩子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


当然,要同时教育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心二用,玩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学的时候则要全神贯注,不能边学边玩。父母还要做孩子热情的玩伴,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亲情,把孩子玩的兴致引导到那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智力、能力开发,有益于培养孩子各种优秀品质的游戏上来,还能提高孩子玩耍的安全系数,有效防止孩子在玩耍中造成自伤或他伤。


第三,要善于给孩子讲故事。

没有那个孩子不爱听故事,特别是2、3岁的孩子,简直就是故事迷。他们听故事不厌其多,还喜欢一个故事重复听,直到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只要讲故事的人没按他们熟知的说法去讲,就能立即纠正。故事在孩子心中展示出的是一个善恶分明的世界,是一个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世界,是一个万物平等、可爱的世界。给孩子讲故事,最能让孩子学到一些他应该懂得的道理、应该掌握的知识,激起他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家长不仅要有耐心满足孩子听故事的要求,还应当把讲故事作为一种引导孩子热爱学习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训练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去安排。不仅要大人给孩子讲,还要让孩子讲给自己听,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表达力;不仅要把故事情节讲给孩子听,还要鼓励孩子自己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去设想主人公的命运,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还要适时地把讲故事变成和孩子一道看故事书;由自己念给孩子听变成和孩子一起读书,渐渐培养起了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孩子会在读书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很多字的认读,产生想学会更多字的心理需求。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愿望也就产生了。


第四,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这部最好的教材。

大自然是一本最丰富、最有趣、最能吸引孩子的教科书,又是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极少有机会接触到的一本书。现在很多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却偏偏忽略了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上这最为重要的一课。父母平时上班,无论是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带,还是送到了幼儿园或学校,孩子的活动空间,都顶大不过是个上百平方米的房间,最好能有个见到点花草的小院。好不容易盼到了周六、周日,又被父母拉去特长班、补习班,还是关在屋子里。


见识,见,识,有见才能有识。孩子们从没到过农村,没见过牛羊、鸡鸭,不认识五谷,不知什么叫水田,什么叫旱田,就让他们背那些描写美丽大自然、美丽小山村的儿歌或古诗,真是不太讲理,会背了却不理解,又有什么用呢?如果能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很多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知识和一些民风民俗,他们是很容易学会、很容易弄懂、很容易记住的。只有让孩子对那些活生生的东西有了直接接触,他们的头脑中才能产生出更深层的疑问、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其实,就是出于希望他们能学习得高分,也应当让他们多多走进大自然。因为只有这样,他们对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才能比较容易理解,作文时才能感到有东西可写,学习难度小了,自然也就愿意学了。


第五,要善于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

生活中衣食住行皆学问,而且这些学问大多不是课堂上能学得到的,要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如果父母对此没有认识,那你的孩子就会比别人的孩子缺一部分知识。


生活中的常识多得很,如菜怎么摘、饭怎么做、衣怎么洗、被怎么叠,汽车为什么会跑,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鱼和船为什么会在水里游,天空为什么会出现下雨、刮风,闪电、雷鸣,一年为什么会有四季之分,一日为什么要分白天、黑夜,走路如何辨别东南西北,等等。这对大人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可对于孩子来说不学是不会知道的。


这些知识,如果孩子从没接触过,等到上学校再从书本上来学,会学起来很吃力。如果父母善于利用生活这个课堂给孩子讲过,他学起来就会容易得多。而且,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是在刚接触时最感兴趣、最愿意学、最容易学得进去。如果他刚接触时父母没有教,等到上学后又要求他学,他会因为好奇的劲已过,不再能提起兴趣去学了。再有,父母能在生活中教给孩子这些知识,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并不需要占用专门的时间,也不必特意去准备,只要心中有这个意念,就会随时找到授课的机会和题目。


第六,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某些过失。

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破坏性,比如把玩具拆开来看,他们能拆开却没几个能把它再装起来。家长一般会为此批评孩子几句,有的还会因为他常这么干给点惩罚,甚至不光当时生气,过后还时常说给外人听,又把孩子抱怨、责怪一通。可教育专家的做法会与我们大不相同,就是孩子把他非常珍爱、价格昂贵的金表拆了,他也不发火,而是拿上被拆了的表,把孩子带到修表工匠那,让他看工人师傅是怎样把表修好的。因为教育专家从孩子的这种破坏性行为中,看到的不仅是一只被孩子弄环了的金表,还看到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在他看来,孩子的好奇心要比那只金表更宝贵。而我们因为没有想到,自己在简单否定孩子行为的同时也挫伤了他可贵的好奇心,在孩子拆了玩具时也就没有想到还该做些什么,没有抽点时间和孩子一起把那些被拆了的玩具再拿来研究一番,即使装不起来也让孩子从中又学到些东西。


第七,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


孩子的注意力是多变的,具有很大的迁移性。他们有一种“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总喜欢去注意那些让他感到奇怪、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事。如果强迫他只用一种方法去注意一种事物,他会很快疲劳、厌倦,甚至产生反感与对抗情绪。


父母要想让孩子把你想让他学会的东西按计划学到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换你的“知识载体”。这好比带孩子出去旅行,如果老是坐汽车或火车,时间一长他就烦了。如果能一会坐火车,一会换汽车,一会坐轮船,一会再让他下车、下船走一会儿,或是坐坐大马车、三轮车,他就会很高兴跟着你一路走下去。再比如,同样是教孩子认字,可以借助讲故事,让他在跟着大人念的同时学,也可以用教他读、背儿歌或古诗的方法,在他会读、会背以后把认字计划插进去,还可以用归类法,和他玩“一字变多字”的游戏,借助他已经认识的字或偏旁,把形近字、同音字分组教给他。为了让孩子能做到把字“搬家”也认识,可以把字写成卡片考他,也可以借读其他故事问他。同样是运用卡片识字,可以用直接认读的方法,也可以借助拼音来教,还可以让他按读音或字形分类,分别装在不同的盒里,或用线串成串。每换一次方法,孩子都会有新鲜感。


总之,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前提。父母能否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实施教育、教学,让孩子在无意识、无指标、无压力的情况下有所收获,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在孩子幼儿阶段非常容易,也非常关键。但不等于说孩子大了,就不重要了。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们会对自然和社会现象产生更多的疑问,希望找到更深的答案。这就要求家长善于随着孩子成长的需要,去做更深、更广的引导,并为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