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安全”是世界性话题

 雨神2014 2015-05-28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食品安全。就此,优恪网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罗云波表示,食品安全从来都是世界性话题,对此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好法律保障,做好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掌握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达到真正的“社会共治”。




致病因
社会发展阶段+国民素质不高


优恪网: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


罗云波:实际上,食品安全是系统性的,界定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哪一个很难。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法律方面、监管方面、生产方面、流通消费方面等。


现在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由国家发展阶段制约的:一个是经济发展水平,另外一个是人文素质,还有就是社会发展程度所特有的一种形态。比如我国的农业集约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都很低,“小农户”情况可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不能彻底转变。要把科学技术、食品安全标准、农产品标准落实到每一家农户非常困难。


另外,中国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韩国、以色列、日本、台湾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规模也很小,但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很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高,也能在种子、化肥、农药、市场信息等方面获得非常好的社会服务,主动学习科学技术、参加各种培训班,农产品质量也相对会有保证。但我们国家就不一样,农村人口虽然只占40%多,但是这个基数仍然非常庞大。农民文化素质低,相应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道德观念水平也会处在一个较低的状态。


第二, 整个社会群体经济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整个诚信体系以及道德水平的缺失。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除此以外,就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对监管食品缺乏经验,需要逐渐总结积累;还有过去《食品安全法》没有纳入的一些新的业态的出现,比如说电子商务、物流等。


破解术
建立法律保障+培养专业人才


优恪网:你觉得从政府和企业这些方面来说,应该怎么应对和破解食品安全问题呢?


罗云波:第一不能操之过急。第二,还要建立科学的态度,做好基础性工作。未来食品安全监管,应该是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一个防御性体系,不是追随一时的社会关注、“热点效应”,忽略真正的问题。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让社会“有法可依”,在法律上给予保障,比如要做好《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各种法律要相互和谐、配套。比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跟《刑事诉讼法》、《刑法》等。另外,政府要培养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执法人员的水平,做好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督促执法人员正常履职,不能懒政;鼓励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召回制度,建立补偿机制,让企业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同时也少又受损失。


对于企业来说,第一要有诚信,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规范,勇于承担责任,现在很多暴露出来的问题都是企业的不诚信所造成的。再加上80%以上的食品企业都是小企业、小作坊,虽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一些隐患。


作为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要莫名恐慌,要有真正的食品安全知识,不能人云亦云,不信谣、不传谣。目前虽然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但基本消费保障还是有的,而且也在不断进步,只是进步速度还没有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现在强调“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指的就是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食品安全都不能够置身事外。


当然,刚才谈到有些问题是社会发展阶段造成的,还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经济发展了,消费者受教育水平提高了,社会各方面就会进步。




消费者
主动掌握科学知识方能不恐慌


优恪网:在应对食品安全方面,你能给普通消费者一些更详细的建议吗?


罗云波:对于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掌握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才能不会莫名恐慌。


现在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很多的认识误区。拿食品添加剂来说,现代食品工业很重要的一个成就就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些添加剂是食品安全的守护神,比如防腐剂就可以抑制或杀死诸如“SARS”菌、李斯特菌之类的致命微生物,保证食品安全。近几年,美国多人因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甜瓜而死亡,这就是有机蔬菜不用农药,同时也没遏制住细菌的一个案例。只要防腐剂在标准范围内使用,对消费者就是安全的;即使违规使用导致超标,也不会造成恶性死亡事件。防腐剂和致病菌,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


当然,最近几年出现的问题主要针对的是一些非法添加事件,这些给把真正食品添加剂的名声给败坏了。比如说三聚氰胺,就是被消费者误当做添加剂的典型代表。所以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去主动掌握科学知识,达到真正的“社会共治”。


同时,人体本身对药物、对农药残留都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只有当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速度小于积累速度的时候,人体才是危险的。所以对农药残留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世界卫生日
今年的“食品安全”主题自有深意


优恪网: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食品安全,你对这个怎么看?


罗云波:世界卫生日把食品安全提到这么高的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转变。过去大家谈到世界卫生组织主要想到的就是疾病,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埃博拉病毒等等。


但世界卫生组织也意识到,这些年人类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医学、医疗上,情况并没有好转,而很多健康问题是吃出来的。可能国与国之间情况不一样,发达国家是营养过剩,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是营养贫乏,这些都是食品问题,所以今年这个主题还是有深意的。


优恪网:是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食品安全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罗云波:当然,食品安全问题从来都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拍着胸脯说“食品安全我置身事外”。而且一个国家出问题,马上就波及另外一个国家,国际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国内讲社会共治,国际上应该是全球联合,共同应对食品安全对人类造成的挑战。


优恪网:这方面中国有什么具体举措吗?


罗云波:在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国际食品环境委员会的框架下,中国积极参与,比如国内一些标准的国际化。另外中国积极参与一些国际规章制度的制定,比如国际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主席就是中国人。对一些标准的制定我们有很充分的话语权,也能跟国际接轨。


作者:杨清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