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irculation: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布心肌细胞凋亡研究成果

 慈溪全媒体 2015-05-28

Circulation杂志于2015年5月20日在线发表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哈佛大学合作完成的心肌细胞凋亡研究论文,论文的题目为“Circulating micrornA-30d is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 and Regulates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A Translational Pilot Study”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是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但是部分患者不能获益。因此,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该研究通过微小rna芯片筛选率先发现治疗前的血浆miR-30d的水平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反应性密切相关,其高表达预示着反应性良好。有趣的是,血浆miR-30d的表达水平在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与心肌坏死的标志物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成负性相关。研究发现,miR-30d丰富地存在于冠状动脉窦,说明其主要来自于心脏。进一步研究发现,miR-30d在心脏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在受到机械牵张刺激下,可以释放微粒。过表达miR-30d可以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并保护心肌细胞凋亡。MAP4K4是miR-30d的一个靶基因。该工作将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Circulation杂志邀请国际知名学者 Gerald W. Dorn II撰写了题为Great Expectations: MicroRNA-30d 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的社论(http://www.circ./content/early/2015/05/20/ CIRCULATIONAHA.115.017176.abstract)。

上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刚刚与哈佛大学AnthonyRosenzweig教授合作在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杂志合作发表论文。此次在Circulation杂志合作发表论文是上海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国际化战略的又一个成果,由上海生命科学学院与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高校共同合作完成,上海生命科学学院院肖俊杰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目前,上海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国际化战略,开展与哈佛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并将逐步转变合作模式为以我主导,上海生命科学学院已经与哈佛大学Saumya Das教授和Anthony Rosenzweig教授等确立了长期合作意向,将筹建联合实验室,合作进行运动与衰老的相关研究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