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将桓温为子求婚为何也被拒?

 文月留 2015-05-28
      东晋名将桓温,建立了赫赫军功,为东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虽说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但整个东晋王朝,军事将领中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他在当时的名流世家面前,还始终是个兵。
  当年谢奕曾经是桓温的司马,谢奕是典型的放纵旷达之人,说话从来不懂的委婉。他在荆州跟随桓温的时候,曾经端着酒杯逼桓温喝酒。桓温不肯喝,实在是无法可想的时候,就跑到自己的老婆南康公主房间去,谢奕不敢追,他才真正得到解脱。为这事还得到老婆老一顿说。谢奕就随便抓了一个小兵来喝酒,并边喝边说:“我失去一个老兵,得到一个老兵,又有什么关系?”可见,在谢奕的眼中,他始终是把桓温当成下等人来看的,尽管是他的上司,娶了公主,但仍然是不入流的名流。
  
  自己的下属如此看待,其他人也是同样的看法。其中扬州刺史王述就是其一。
  
  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曾是桓温的长史。桓温很看重王家的门第,也很欣赏王家的家风,找了个月夜去找王坦之,请求把王家的小姐嫁到桓家去。这本是美事一件,奈何王坦之不敢当面答应,他说回去和父亲商量一下。这一商量,结果就出来了。当时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王坦之一回家,立马就奔到父亲的书房去见老爹。他的老爹蓝田侯很疼爱自己的这个儿子,年纪一把了,还要把儿子抱在膝盖上。文度摸着自己父亲的一把胡子,笑笑说:“父亲大人,桓将军想让我把女儿嫁给他儿子,跟咱结成儿女亲家。”王述一听这个,气不打一处来,马上把儿子推下去,并啐他:“不争气的东西!”
  
  “真恶心,你是变傻了还是吓傻了?你竟然怕上了桓温那家伙?”
  “他的儿子普就是个兵,你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嫁给那样的货色?”
  当时的桓家从地位来说应该已经不错了,从桓温的官职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桓温的祖父,父亲,尤其是老祖宗都不是什么高门望族,根本不是名门贵族。当时的很多士大夫都鄙视他们家门第低微,所以王述以有这样的事情为耻。
  后来王坦之果然不敢答应,却又抹不开面子,他回答说:“我们家的女儿已经许婚给别人了。”其实理由很牵强啊,早不说干么去了?桓温是个聪明人,他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我知道了,这是您的父亲不肯答应啊。”
  
  后来两家还是结成亲家了,桓温把女儿嫁给了王坦之的儿子王恺,不过这也是在王述死了以后才由王坦之自己做主的。王恺不是那个和石崇比富的皇帝的舅舅,而是担任吴国内史,任丹阳尹,赠太常的那位年青才俊。
  
  也难怪王述会生气,自己家再穷,也是堂堂蓝田侯,怎么能和那样低微出身的人结亲?
  这种政治联姻在当时极为常见,就如王谢等其他豪门大族之间的互相通婚。总的来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女子可以高攀,寒门的女子可以嫁给豪门男子,就如郝普的女儿嫁给王湛,李氏小姐嫁给周浚,当然都不是正妻;而豪门小姐无论如何都不能下嫁给寒门男士,哪怕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家有万贯之财,这都不可逾越的门第鸿沟。
  
  期间只有东海的士族王源把女儿嫁给富阳的满璋之的儿子,结果引起轩然大波,被沈约弹劾,要依律论处:罢免官职,认为这种行为严重玷污了士族的高贵品质,影响极其恶劣。建议永不起用。嫁个女儿被人骂为无耻,且沦落到要罢官并且永不能往上爬的结果,可见社会上士庶不婚的观念之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