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解读阴阳下

 wsy3347 2015-05-29
解 读 阴 阳 下

阴阳者天地之道的本质是什么?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神秘莫测,已经神奇了几千年。那么,阴阳者之谓道、之谓神的神奇究竟表现在哪里?这里是否潜在着很多科学前沿问题?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认知提出的“天法道,道法自然”,指的就是先天阴阳之道,即天地的自然之道。老子根据先天阴阳之道的规律与哲理,才因此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系辞传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但是, 从民族文化五千年无与伦比的延续发展来看,尽天下注《易》之书,均未能揭示《易》与天地准的本质。为什么?天下注《易》之书皆未能尽《易》也。易者,变也;不断地变,怎么能解、求解?

    《黄帝内经》的总结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是指先天阴阳之道转化为后天阴阳之气的结果,求解的是后天的、人体以“阴阳”为主体特征的阴阳动态平衡。

    凡此种种,“阴阳者,天地之道”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这是古往今来尚未解开的一个迷。

    人类宇宙学的一系列创新研究表明,从摩擦生冷的新发现,到摩擦生冷的本质破译;从源于自然之本、自然地主动求解人类的健康长寿之本的新发现,到源于自然之本所破译的诸多自然规律;从人类和万物人为选择进化的可行性,到已经系统地完成了人类和万物自现有之有序人为选择进化至新的高级有序混沌的全过程……这一系列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宇宙全息信息之阳,具有“信息确定控制”的本质特征,宇宙全息能之阴,具有“能量间接控制”的本质特征;二者的有机结合,即“信息确定控制与能量间接控制”的有机结合,决定着宇宙万物的有序化发展方向和有序化发展的度。这就是前述的天人合一超微观人天观的科学内涵,它揭示着阴阳者天地之道—自然界自组织机制的本质。

    人类宇宙学从哈肯建立的《协同学》提出的“序参量”的概念中,已经认定和证明了用两个序参量就能够有效地表达宇宙的宏观模式的问题。神秘莫测的 “宇宙”,无穷大的空间,其宏观模式是什么、怎么表达?这是国际科学界尚未明白和解决的前沿课题。

    实践论证表明,宇宙的宏观模式—宏观有序度,是以“宇宙全息信息”这个序参量为有序的特定质,所能容纳“宇宙全息能”这个序参量为有序的特定量—在数学上表示为某种量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因此,宇宙全息信息之阳和宇宙全息能之阴,又是能够有效地表达宇宙的宏观模式的“序参量”和载体。

    从环境选择决定着宇宙万物的进化方向,到万物适者生存的

有序化发展,客观现实已经证明,这些都是以宇宙的宏观模式为准则所进行自组织的。即宇宙生态环境以宇宙生态系统的宏观有序度为准则,是以这一特定的“有序”为特定的质、所能容纳万物适者生存的量为有序的特定的量这一基本准则。

    人类宇宙学建立的、能自然地主动求解人类的健康长寿之本的新的自然方法和人类与万物的人为选择进化,都是以这一基本准则来同化和复制受体的。这些都证明了宇宙生态环境以宇宙生态系统的宏观有序度为准则的基本准则。

     因此,阴阳者天地之道的本质内涵—自然界的自组织本质,宇宙生态环境以宇宙生态系统的宏观有序度为准则的适者生存等,都是以宇宙全息信息和宇宙全息能为载体、由先天阴阳转化为后天阴阳才表现出来的……

    关于先天阴阳固有的自然界的自组织本质、自组织形式、自组织特性、自组织准则、自组织范畴等,将在“五行学说”的发掘与创新中另行论述。
 

原问:

阴阳的本义是什么?
阴阳的本质是什么?

是气?
是物质?
是能量?
是有形还是无形?
是概念?

解答:

1.阴阳的本义是什么?

答:阴阳的本义是光亮强弱的一种功能。《大一生水》篇提到了大一、水、天地、神明、阴阳、热寒、湿燥,这里的阴阳就是指某一种功能的强弱,即来的过程为阳,往的过程为阴。那么,这里的功能指什么呢?这个功能就是指刚性强弱所承载的光。天、明、阳、热、湿就是光由弱到强大的发展路途,即天始生光、明为光有形、阳为光现、热为光强,湿为光最强的结果。因此阳是光的中性程度,即早上辰时至巳时间的太阳光,此时的光未热且明亮。地、神、阴、寒、燥则是其对立面的衰退结果,即地是天衰退,阴是阳衰退,等等....。同样,衰退也是逐步的过程,如地为阴影、神为暗影、阴为黑影、寒为深暗。

也就是说光这个功能是有等次的,即亮的过程是光由弱到强,熄的过程是光由强到弱。而光这个功能要有载体来承载,物性就是光功能的载体。物性在易中称为刚,柔性为非物性。刚发展过程是光强过程,柔发展过程是光暗过程,暗是因为物性渐失(木柴燃尽,就是物性消失,导致光明失去的现实例子)。刚性越强,光越强,因此在易中,坎为刚中,是阳生之地,艮为刚大,是热生之地,乾为至刚,是湿生之地,震为刚小是明生之地。坎阳发展至对立的离方时,是阳旺极,因此离有阳极之象。同理,阴生于离,在坎为胜极,坎有阴极之象。

《易经》之《彖传》,重点讲述载体之刚柔变化。刚柔是光这个功能的载体,刚强,光则强,因此《易》不论阳阴这个概念。阳只是标志光这个功能为中,自阳始,标志光强而已。《系辞传》中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只是说明了刚中和柔中的作用,即阳生则标志载体刚强,阴生标志载体刚性衰退强,即发展为柔大。

2.阴阳的本质是什么?

答:本质和本义是一样的。

3.是气?

答:阴阳的载体是物性。即阳和阴都为刚柔之中,刚中动是阳生,柔中动而阴生。刚中动越强,则阳越弱;柔中动越强,则阴越强。
一个独立的个体自身发展会经过由无形到有形,由弱到强大再到由强大到衰退、由由到无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刚性强弱程度。刚弱则为气态,刚中为液态、刚大为固态,是以阳和阴都是生于液态,只不过阳向固态方向发展,阴向气态方向发展。

作为一个个体的阳或阴时,都是表现为肉眼看不到的气态。但1亿亿个始生的阳体坎聚合在一起,一定是呈现液态。

因此,从阳的本质来讲他是液态。从人的肉眼和其个数角度来讲,一个阳必然是所谓的气态,众多个阳必然现其本质特性。
阴也是如此。

4.是物质?

答:阴阳这个功能存于物性体中,物性体是个体时,不能称之为物质,只是说物性体。物质是由具有上下夸克构成的统一体。而作为个体的单元体的阳性体,只是一个独立的物性体,其还未构成物质。但两个具有物性体的个体就必定说明阴阳是物质。

5.是能量?

答:光本身就是能量,作为光来之中的阳必定是能量。阴是光衰退之中,所以也是能量。只不过阳是光渐强,所以为正能量;阴是光往(衰退),所以为负能量。

6.是有形还是无形?

答: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是无形,因为他太小了。
作为一个无数个个体的聚合为一个大的整体,他肯定是有形的。阳是光亮,阴是光熄现象。

7.是概念?

答:了解阴阳本质的人,知道阴阳只是一个光的某一阶段的称名。
不了解的人会把阴阳上升到笼统的玄学概念,让人永远不知道阴阳到底是什么。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阴阳就是神马。

阴阳的本质是什么?

五行的本质是什么?

阴---顺时针旋转的能量波。
阳---逆时针旋转的能量波。
阴阳对立平衡---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能量波组成电磁场的规律
宇宙的终极真理---宇宙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能量波阴阳对立平衡组成电磁场理论---即质能守衡定律。
 
五行---宇宙电磁场的时空能量态在生命体的刻录, 有金 水 木火土五种,代表宇宙电磁场时空能量态的性质和功能。(只适用于生命领域)
 
阴阳的本质是是什么?
 
如果如同某些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那样八辈子可能也弄不清阴阳的本来面目。阴阳的本质就是阴非阴,阳非阳。那是什么?哈。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稍微绕点弯,原因不是因为它很复杂,而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惯性很难纠正,现在我试图解释一下。

一、相对性的根本

我们先看一下相对性是什么意思。首先要回到我们人类认识和交流的最基本状态,由于我们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在我们认识任何问题乃至要互相交流的时候,都要指明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是一个理论体系,一张桌子,一条规则,一个关系,一堆东西,甚至一个幻觉等等,总之任何一个X,当你把它画在纸张上的时候,许多时候我们都会不经意的画个圆把这个概念圈起来,为
什么要圈起来?因为潜意识我们想把它和周围区分开,来表达其是一与众不同的独立的个体。但是实际上,即使我们不把它圈起来,要想说一个对象存在,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区分”?对,这两个很关键。简单说吧,眼前这部电脑,如果它和周围的空气或真空毫无区别,我们还能说那里有部电脑吗?只能说那里只有一堆空气,如果和桌子相同,何处开始区分出电脑?大概也只能说是那部分是桌子的延伸。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没有任何个体的存在,可以独立于外部而存在,同时不需要靠某种手段叫“区别”来定义。

因此我们要谈论任何一个个体X,或者说当一个对象X诞生时,我们等于潜在的同时诞生了以下两个东东,

1. 第一个是非X,就是和X相对的不同的其他部分, 称为 –X
2. 第二个就是区分D,没有区分这个过程,也谈不上X和-X的独立存在也就是说,这三个概念缺一都无法成立,无视其中任何一方来安立其他部分都可以说是掩耳盗铃。

这个X和-X可以代表任何对立的,正反,内外,有无等等一切相对等等。这个抽象出来就是阴和阳。

而这个区分粗略说来就是心的作用,草木石头没有区分的作用,但是动物有,我们人类也有。

易学只谈第一部分,阴和阳,第二部分区分是怎么回事是不谈,那是佛学的范畴。在佛学,我这里略提一下,讲的很清楚,这个区分是人为的过程,本质是虚设的,是一种思维习惯和生活手段,但是我们这种习惯了这种习惯之后,就不觉得这种区分实际是虚设的,就真的认为任何X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比如我这个电脑,可以搬来搬去,表面上看好像可以独立于外部事物而存在。但是古代先哲门说的很清楚,正是这种区分和执着造成我们认识的障碍,无阴阳不存,无阳阴不立,这就是阴非阴,阳非阳的意思,就是阴不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能独立存在)那个阴,阳也不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能独立存在)那个阳.

二、易

阴阳都无独立自性,离开心的区分,离开对立面,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佛学里说它们是本无,本来就没有,子虚乌有。为了继续说明这个本无,佛学里讨论的更为细致周全,这里我就不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我只说一些和易相通的部分。

比如,如果是本有,必然永恒不变,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都一样不变,但实际上那?取时间为度量吧,比如眼前这个电脑,现在看是这样,几年后再看就不一样,这就是变化,易本身就有变化的意思,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不存在了。这个和上面阴阳本质是相通的。因为没有谁是独立,没有绝对的独立性,决定了没有谁是不变的。于是就有了易。

阴阳鱼的鱼眼睛怎么解释,传统的说法是阴阳到了及至就开始互相转化,其实还有一种说法。
就是由于阴阳不是绝对的,所以,阴中必然还有一点阳,阳中必然还有一点阴,所谓的阴只是阴显阳隐,所谓的阳,也只是阳显阴隐。这和佛法中四大无绝对的纯四大道理是相通的,比如所谓的地大,其实也是保含风水火其他三大,只不过以地大为主,所以只显现出地大(就是固态)的特征。
其他三大也是如此。

三、约定俗成

本无这是站在理论的高度。本无就是不可说。但是站在人的角度,具体到个体那又不一样,人必须生存,必须办事,必须交流,所以还得要说还得要区分。不但要区分,而且是非常必要,比如,极端点例子,粪便和饭,肚子饿了吃哪样?正常人都会挑饭吧,哈。所以区分是必要的,但是并不影响区分本质是虚幻相对的,并不影响香臭还有营养还是没营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类闻粪便臭,但狗和苍蝇并不这么认为,因此这
也是说明阴阳没有绝对性。

我们人类这一圈子,就形成了我们人类这一圈子交流的约定俗成,比如易学和中医,我们把凡是积极的,活跃的积极的归为阳,消极的被动的归为阴,这个只是我们的约定俗成,比如如果高处为阳,那低处就为阴,这是约定,用习惯了后,就像公理一样,表面上看以为是绝对的。其实并不违背本无绝对性的本质。

四、阴阳相互转换

由第一部分解释阴阳的本质,这个问题明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推导出阴阳比如不停变化,也就是第二部分的易,由于阴阳必然不可分(因为不能独立),所以必然阴阳中互相转化。当然阴阳互根矛盾对立又统一的也是必然的,而不需要什么假设。

所以弄明白阴阳的本质很重要,但必须要从我们固有的扭曲的世界观里走出来。这个却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但是应用却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手把手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