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清朝 袁枚《遣兴》其二

 hjmhjmhjmm 2015-05-29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译文】 只要肯去寻访诗意,少许的一点灵机,就能够成为我的老师。

 【出典】  清朝  袁枚  《遣兴》其二

  注:


  1、     《遣兴》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  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  解用多为绝妙词。


  2、注释:

    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解用:懂得用,会用。


  3、译文:

    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做出好诗。这种创作是没有老师的,凭借的只是瞬间的灵感。夕阳、花草这样的普通景色,都会因为灵感触发下的灵活运用而成为绝妙的诗句。


  4、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出生于钱塘(今杭州),乾隆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任沭阳知县。此时,正是所谓“乾隆盛世”,但在沭阳民间,却是万户萧疏、悍吏横行的现实。一个沭阳县,竟有“饥口三十万,饿死者不计其数”。袁枚面对这“路有饿殍、哀鸿四野”的惨状,拿起蘸着血泪的笔抒发感慨:“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野狗衔髅髑,骨瘦亦无肉,自恨作父母,不愿生耳目。”他以犀利的笔尖,对那些“苛政猛于虎,悍吏虐于蝗”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的贪官污吏,进行无情的挞伐。他要“纾国更纾民,终为百姓福”。因此到任不久,就开仓赈灾,减免赋税,率民治水,筑有名的六塘子堰。采取多种抗灾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较快地取得了成效。他还严厉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扰民害民。在讼狱处理上,据史载,他“为政,终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大案也从速结案,加上治理有方,社会秩序较前稳定。他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不但关心农事百业,还跻身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心系民生。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的了,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袁枚由于为人正直,厌恶官场倾轧,40岁时便辞官不做,定居江宁(今南京市),住小仓山下,建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安于闲情逸致的生活中。


  5、这是一首论写诗的诗,道 出了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的能动关系。

    诗的意思是说,写诗不愁没有题材,关键是否具有思维灵感。像夕阳、芳草这些寻常景物,只要懂得灵活运用,也是都可成为绝妙好词的。 只要平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情体验,并用心思考,那么哪怕再平凡的事物,都会因灵感的触发和灵活运用而变成妙语佳作。


  6、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研读教材要与时俱进,重树备课新理念,要看重教材、看透教材、钻透教材、用足教材。

   我也认为最神秘最有趣的备课是研究怎么“不提问”。备课时,老师们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提问前老师心中有答案,只等学生所答与自己的答案相吻合。这个时候,学生害怕答不对,老师容易生气。这都是“提问惹得祸”。我觉得最神秘最有趣的备课是研究怎么“不提问”。在这个想法驱动下,我努力钻研教材,寻找方法。分析提炼,最后生成了——以“生”为主体,以“品”为核心,用“块”来组合,以“美”为灵魂,用“对话”作手段的无提问式板块备课授课模式和对话生成式备课授课模式。

   小说,我备三个板块:多角度品析、多侧面发现、多层次表述。多角度品析是“理解课文内容”;多侧面发现是“揣摩课文妙点”;多层次表述可用于“评说人物”。文言文,我备四个板块:朗读——译读——背读——赏读。诗歌,我备三个板块:精妙的解读——诗意的朗读——细腻的品读。散文,我备四个板块::朗读,说“理解”的话;选读,说“积累”的话;寻读,说“发现”的话;研读,说“创造”的话。这些都是比较纯正的无提问式的板块教学。

   所有版块的核心是“品”,手段是“对话生成”。备课时,我研究教材与学生,根据不同层次,预设对话。课堂上,在对话中点化、对话中深入,对话中拓展,对话中等待,对话中否定,对话中放弃。所谓的“放弃”即不进行对话。类似于课堂上老师说“好,请坐。”这就是放弃。因为老师未提炼,未生成有价值的东西。

   所有板块均以“生”为主体。比如说明文,我也备四个板块:课文看点,是学生说自己批注的赏析点,这个板块是学生进入课文,分析课文的过程;拟题献题是学生说自己提炼的考试点,这个板块是学生分析课文,提炼课文的过程;读图时代是学生对图片核心点的解说,这个板块是学生理解课文,以说促读的过程;读文写段是学生说自己个性化的感悟点,这个板块是学生提炼课文,研读课文的过程。整节课下来,课文的赏析点、考试点、研读点、感悟点都有学生说,老师制作一项工作,提炼生成一些令学生感到惬意、兴奋而有价值的评价点。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妙词。

   只要做备课的有心人,具有但肯的精神,即使再平常的课文都能挖掘出新意。最后,希望我的这点小的做法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

    学问乃天下公器。 借鉴中要有创新。 河北 谷 峰


   7、我的一些数学结果,是在晨起时,或午睡醒来时,偶然得出的,或者可以说是突然得到的,似有灵感。其实这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常能遇到。宋人有一首小诗:“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偶过梅花下,春在枝头已十分。”是很好的说明。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所谓灵感,是“踏遍”的结果。清人袁枚有诗:“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亦是此意。主要在“但肯”二字上,他还进一步提出“解用”二字,深值玩味。但是“解用”亦植根于“但肯”上,不肯下工夫,便会一事无成。柯召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代数学、数论、组合数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突破了一百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卡塔兰猜想,并获一系列重要结果。与他人合作得出了著名的“安道什——柯——拉多定理”,开辟了极值集论迅速发展的道路。


   8、写诗词的第一步是观察、体验与积累。观察、体验就是要留心接触现实生活。生活是诗词的创作源泉。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个“诗外”主要指社会生活。金代元好问《论诗》中说:“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秦川,指长安正南边有秦岭,岭下有樊川,又名秦川。如果一个人没有到过长安南边的秦川,只临画别人画的秦川景,就不可能画得真实。写诗也一样,如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写出来的诗就不一样,所以说:“眼处心生句自神”。唐代诗人李贺也有这样的体会,他在《南园》中说:“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西风。”辽海指辽海一带的古战场,如果不去辽海古战场去观察、感受,就不会引起心灵震撼,就写不出“哭西风”的情感来,最多只学到一点“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而已。南宋词人辛弃疾,他曾到江西广丰县西南三十里的博山寺游览,写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总结了他自己写词的经验和教训:“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没有愁却强说愁,当然写不出好词来。作者自己都不感动,怎么能感动读者呢?清代王夫之说得好:“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畺斋诗话》卷下)


    我们有些人,生活经验也很丰富,但还是写不出好诗词来,其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是观察不留心,不注意;或没有找到意象、意境,没有发现生活的美;或对生活缺乏热情;或人人心中有,而语中无,找不到恰当的词等等。梁代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但物与情、情与辞不会自然地建立联系,要作者有意结合。清代袁枚在《遣兴》中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辞。”关键在“肯寻诗”,要有“灵犀一点”的感悟功夫,并将寻常物“解用”为诗。


   9、宋王荆公曰:“诗,寺言也。寺为九卿之居,非礼法之言不入,故曰‘思无邪’。”然以王荆公此说去衡量《三百篇》,大约没有几篇可以算得上是诗了。此公实在比当年删诗的儒家鼻祖孔圣人更要苛刻古板!故袁子才驳之曰:“王荆公作文,落笔便古;王荆公论诗,开口便错。”原本因其“天性执拗,性情刻酷”使然。诗贵温柔,贵灵性,贵朦胧,贵自然。九卿之居的巍巍乎庙堂内整日勾心斗角、谨言慎行,焉能生发出真性情?

  屈子赋《离骚》,是在被庙堂抛弃了之后,颠沛湘水曲,辗转汨罗畔,抑郁愤懑之中,问天问水,才有满怀诗情自然生发。“陶诗甘,杜诗苦。”何也?陶潜最好的诗作多写在其归田园居之后,诗如悠然之野菊,甘美之山泉。杜子美素有“葵藿向太阳,物性故难夺”的忧国忧民志向,又有避难蜀中,流离失所之经历,是以诗作多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画面,故诗风多愁苦凝重。

  皆是在忧患意识之中,羁旅天涯之际,儿女情长之时,人才最易生发真实的情感。而源自于真实性情的诗也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这符合袁子才的“性灵”一说。性灵来自于天分,当然也受后天的身份境遇的影响,性灵决定着诗人的诗文成就的大小。天分极高的如王勃、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袁子才之流,皆能出口成诗,信口吟来,且字字珠玑。苏子瞻有诗云:“作诗火急如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袁子才也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可见在这些聪颖之人看来,作诗实为兴会所致,并非辛苦之事。然方干之“吟成五字词,用破一生心”,卢延让之“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之“二年得三句,一吟泪双流”,陆放翁之“诗家事业君休问,不是穷人亦瘦人”等作诗感受,就可见另一类靠后天学力取胜的古诗人的清苦了!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为杜子美盛赞李太白句。唐代以后诗评家一方面承认李诗与杜诗共为唐诗最高典范,另一方面又时常贬抑冷落李诗,非因李诗缺乏审美价值,而是古代诗学评价体系与诗的教化功能相连,注重于诗法诗艺中评判诗人的作诗功夫,在开宗立派中学问化而不是审美化地承传诗歌,此为后世抑李扬杜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妨碍李杜诗作作为诗坛上的两朵瑰丽奇葩而备受瞩目。王摩诘、孟浩然之诗清幽,高适、芩参之诗雄浑,此为田园、边塞地域之别;杜子美、韩昌黎之诗厚重,韦庄、柳三变之诗隽永,前者适宜于教化人心,后者适宜于娱乐传唱;苏东坡、黄庭坚文笔瘦硬,叙事写景波澜壮阔,而悱恻芬芳,却不如李义山、温庭筠。也有如贾岛、孟郊类的苦吟派诗人,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严谨治学的标杆,也有与之对立的元缜、白乐天的乐府诗派,强调作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妙效,是诗歌人文关怀情结的最佳体现。如此诗风各异,各领风骚,才让我们后世的读诗之人有了诸般滋味的享受。

  清黄遵宪曰:“诗虽小道,然欧洲诗人出其鼓吹文明之笔,竟有左右世界之力。”此语道出了欧洲人对于诗的认识,此语类同杜子美之“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句,皆是强调诗的口诛笔伐,锐枪利刃之功效。鲁迅先生也是一个非常推崇诗歌的社会功能的人,与其同时期诞生的另一些战斗派诗人,诗风中均可见铮铮傲骨。


  10、诗家语是要语言含蓄的诗。立象以尽意,大有言犹不尽,欲说还休的那种只可意会的神秘感。所谓寄托,所谓蕴藉,说的就是诗所表达的近乎“道可道,非道也。”和“禅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一样。诗贵委婉,排斥直说。有人说过,小说的语言如把米做成饭,散文的语言如把米做成粥,诗的语言如把米酿成酒。如果不能让人如醉如痴,虽然不能说不是诗,至少不是好诗。” 诗家语是要形象突出的诗。诗家语拒绝没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述说;拒绝平铺直叙;也拒绝味同嚼蜡的所谓述志。 总之,诗家语就是诗中有画的语言,就是象外有意的语言,就是趣外有旨的语言。诗家语必须给人以美的享受。 德国学者黑格尔曾说过要“清洗”。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天职。

    诗是“空白”艺术。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诗不在连,而在断,断后之连,是时间的清洗。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 因此诗人必须具备“内心倾吐的慷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 诗家语在生成过程里,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第一,是词的选择。诗表现的不是观,而是观感;不是情,而是情感。

诗的旨趣不是叙述生活,而在歌唱生活。所以诗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而落墨点却往往是引起这一波涛的具体事象。第二,是组合的选择。在诗这里,词的搭配取得很大自由。这种组合根本不依靠推理逻辑,而是依靠抒情逻辑,尤其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常常产生异常的诗的美学效应。第三,是句法的选择。

    总之如何写好诗,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个人认为根本的还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最后,我借袁牧的诗来结束我的讲解。“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11、“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是的,我喜欢夕阳……夕阳柔美、平和、安祥、灿烂,携落日余晖,织满天羽锦,在自在中点染黄昏,在静谧中燃烧自己。她于默默中幻化出人生的壮丽,于悄悄中演绎出生活的凄美。一抹就是一首诗,一道就是一幅画。当夕阳绽放出她特有的瑰丽,会比朝霞更加璀璨,当落日喷薄出她最后的余晖,会比黎明更具诗意。因此,她倍受文人骚客青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是诠释了人生的缺憾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吗?“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不是渲染了破亡的萧瑟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是激发了壮士的雄心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不是喊出了生活的从容吗?夕阳之景,因人因地因心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无论何人,面对夕阳,心中总会浮起氤氲的情感,总会将无限的诗意和哲理嵌入自己的灵魂,使那份不安的躁动终成安静的心境。清人袁枚诗云:“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

  喜欢夕阳,喜欢夕阳的幽幽情思。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征夫望乡,游子思归,自然会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羁留外地,客居他乡,忙碌中不曾浮涌离别的愁绪,可总是在不经意间,黄昏的那一抹夕阳,绊惹出无限的离愁别恨来。“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人生苦短,聚少散多,能于断鸿声里携一缕夕阳而归,纵是孤单落寞、辗转难眠,也该暗自庆幸,家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温馨。

  的确,夕阳给予了我们家的温暖,爱的温馨;钟情夕阳,因为夕阳寄托着乡情,蕴含着父爱。夕阳淡泊而耐得住寂寞,坚定而饱含着深情,这不正是伟大父亲的写照吗?记得有首歌这样唱到:“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是的,读懂了父爱,也就读懂了夕阳,只要与夕阳面对,就会开辟出一方心灵的静园。

  喜欢夕阳,喜欢夕阳的平淡从容。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有谁能够保持一颗坦然平和之心呢?夕阳之美,也许就美在平和,美在从容吧。当辉煌不再、霞光将逝,面对一种注定的陨落,却还要挤尽最后一丝光亮,气象之庄严,心态之从容,非凡夫俗子所能及,难怪日本作家德富芦花会说:“在风平浪静的黄昏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庄严至及,平和之至。纵然一个凡夫俗子,也会感到已将身子包裹于灵光之中,肉体消融,只留下灵魂端然伫立于永恒的海滨之上……言“喜”则过之,言“哀”则未及。”(《相模滩落日》)人生离不开苦痛和快乐,正是苦痛和快乐的交织,才谱写了黄昏的赞歌,才描绘了“夕阳无限好”的壮丽诗篇。不要为落霞而惆怅,今天的夕阳就是明天的旭日,人类的生命永无止息,每个人若都能像夕阳一样,冉冉初升时辉煌无比,日正当中时灿烂壮烈,失去光芒后平和静美,那么人生决无恨憾。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喜欢夕阳,喜欢夕阳的凄凉壮美。登上高山之巅,感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沧桑;置身瑟瑟秋原,感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登上古楼高阁,感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辽阔;置身滚滚荒漠,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夕阳如歌,一曲古老苍朴的黄河民谣;夕阳如诗,一首雄浑阔大的唐诗宋律。它像一个身经百战的骑士,宣言传遍全世界,足迹遍及高山、大洋、村落、都市。它不再是颓废、没落、腐朽者的化身,而是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充满理想、充满希望的战斗者的象征;它寄寓的不是颓败、消沉、沦落的思想,而是激昂、奋斗、前进的理想.

  啊,夕阳,永恒的夕阳,永远的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