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诗

 ldjsld 2014-10-21


清代,诗文呈现出中兴的局面,各种没有发展成熟的文学样式在清都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发展,千红万紫,琳琅满目。清代诗人,喜言宗派,康乾间此风尤烈。作手多各立门户,以尊唐宗宋相标榜。清初诗人多故国之思。康乾以后,政权日固,诗人多以复古为能事,而较少反映现实。自鸦片战争至晚清,国事日非,作者蒿目时艰,诗风也随之求变求新,多愤世哀时之音,爱国图强之意。




 



第一节 
清初诗人



一、抗清英烈之作品




虽无时间讨论诗之艺术问题
,但发为歌诗,感情真挚,代表了一代人之感情,而不仅是一人之感情抒发,足以扫荡宗唐宗宋者的无病呻吟之作。



二、明遗民诗



顾炎武古近体诗,沉着郁厚,深得杜骨。既可为前明诗家之后劲,又可为清代诗家之开山。王夫之词旨遥深,气韵沉厚。



三、江左三大家




1、钱谦益



牧斋天姿高拔,博学多识。主张转益多师。长于七律,喜用典。




2、吴梅村



梅村长于歌行,《四库提要》说他的歌行,“格律本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事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学长庆体而成梅村体。但有时藻饰过甚,使人有繁花损骨之感。




3、南施北宋



宋琬入狱前诗风浓丽,入狱后变为沉郁。施润章尊唐抑宋,在唐中又学韦柳。




 



第二节 清诗流派



一、王士祯的神韵说



早年诗风清丽,晚年较为遒劲。诗以七绝为佳。




神韵说出于唐司空表圣《二十四诗品》和宋严羽《沦浪诗话》。二人主要总结了王孟韦柳的创作经验。神韵说出于此。神韵的作品
,大都“因其能由外在之景物,唤起一种微妙超绝之精神上之感兴,而写诗的人却只是提供了外在的景物,并不直接写出内心的感兴,于是便自然有一种含蕴不尽的情趣。”



渔洋提出神韵的目的,是想在雄浑之中含风调,神韵之中有豪健。以之救复古之肤廓,公安之纤仄。流于空疏。



二、沈德潜的格律派





1、重诗教。强调温柔敦厚,重含蓄蕴藉婉陈。2、重襟怀。认为品格高襟怀远,就能作出好诗。3、重格律、声律。



三、翁方纲的“肌理派”



翁氏赞成神韵说和格调论,但又以为两派末流流于空疏,故倡肌理说以针砭其弊。认为只有“化格调之论而后词必己出也,化格调之说而后教人自为也,化格调之说而后可以言诗,化格调之说而后可以言格调。”“理,综理也,条理也,经理也。”



四、袁枚的性灵说



性灵说提出时,格调、肌理派正盛,性灵乃针对两派弊端而提出。以为诗歌主要是抒发性灵,而不是载道。袁枚受启于公安和清初李渔,但其末流只是耍些小摆设小趣味小聪明,浅薄纤巧。袁枚也未贯彻自己的主张,因此,性灵派创作成就不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