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一家进京后就住进了贾府的梨香院,从野语红楼编的年表中可知,宝钗进京是在红楼十九年,红楼二十年开始兴建大观园,红楼二十一年采买戏子,薛家迁出了梨香院,住进了东北上一所“幽静”的房舍里,看书中所写,薛家迁出梨香院似乎与戏子进园无关 【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 按理应将教习场所选在幽静的地方才合适,没有将薛家赶出梨香院来安置戏子的必要。“就令在此教演”,可知戏子进园时此处已是一空宅了,梨香院经过一番修理后有一段时间没住人。 既然薛家迁出梨香院与戏子进园无关,那么薛家迁出梨香院是为什么呢?
薛家住幽静房舍自然是相对梨香院而言的,梨香院里大家常去,如王夫人、周瑞家的、贾蔷、宝玉,应是处在繁华地段的。关于梨香院,脂砚斋下了大段的批语 【◇按近之俗语云:“宁养千军,不养一戏。”盖甚言优伶之不可养之意也。大抵一班之中,此一人技业稍优出众,此一人则拿腔作势、辖众恃能,种种可恶,使主人逐之不舍责之不可,虽欲不怜而实不能不怜,虽欲不爱而实不能不爱。余历梨园子弟广矣,个个皆然,亦曾与惯养梨园诸世家兄弟谈议及此,众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今阅《石头记》至“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二语,便见其恃能压众、乔酸娇妒,淋漓满纸矣。复至“情悟梨香院”一回更将和盘托出,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使言《石头记》之为书,情之至极、言之至恰,然非领略过乃事、迷陷过乃情,即观此,茫然嚼蜡,亦不知其神妙也。】 脂批“众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其事便是“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情语梨香院一回脂砚更是批出了“梨香院是明写大家蓄戏,不免奸淫之陋。可慎哉,慎哉!”等语,野语红楼在“贾琏与小姨娘”一文已分析了,奸淫之陋说的是贾琏和贾赦之妾小姨娘之间的奸淫之事,暗隐的是太子和康熙妃子之间的奸情。“情语梨香院”是第三十六回的事,这回里和盘托出的是“三十年前”的事,往前三十回就是第六回,写的是宝玉初试云雨情,之后的第八回便是主角宝玉去梨香院。梨香院里“不免奸淫之陋”,与宝玉有过肢体接触的却是薛姨妈 【闲言少述,甲夹:此处用此句最当。且说宝玉来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妈室中来,正见薛姨妈打点针黹与丫鬟们呢。宝玉忙请了安,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 “抱入怀内”已不应该,后面姨妈更是说出了惊人之语 【薛姨妈一面又说:“别怕,别怕,甲侧:是接前老爷问书之语。我的儿!来了这里没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吓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着我睡罢。”因命:“再热酒来!姨妈陪你吃两杯,可就吃饭罢。”甲侧:二语不失长上之体,且收拾若干文,千斤力量。宝玉听了,方又鼓起兴来。】 常言道“女大避父男大避母”,此时的宝玉已遗过精也云过雨,生理上已是成年男人了,薛姨妈啊,“便醉了就跟着我睡”是何道理?
宝玉去姨妈家是避着贾政去了,脂批薛姨妈的话“是接前老爷问书之语”,老爷问书是在后面的第九回,见野语红楼之“宝玉读书”,问的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萍”之语,说的是太子吃了帝王的嫔妃之事。老爷问书实是接宝玉吃酒之事的。宝玉说“最喜欢吃冷酒”,太子所吃的帝王的嫔妃都是遭帝王冷落之人,进宫多年仍然保持着处女之身。 薛姨妈说“姨妈再陪你吃两杯,可就吃饭罢”,“杯”音同“悲”,野语红楼已重复过多次,吃的是什么饭,且去看看 【做了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饭碧粳粥。甲侧:美粥名。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又酽酽的潗上茶来,每人吃了两碗。薛姨妈方放了心。】 宝玉的肚子可真能装啊,喝了那么多的酒,还能喝得下去两碗汤,两碗茶,另加半碗饭,肚皮涨吗?脂批碧粳粥是“美粥名”,我看那汤名很不妙,“笋”音同“损”,“鸡”音同“揭”,人一含酸便要损人,“皮不揭了你”,鸡皮汤宝玉喝了两碗,也就是揭了两次皮,太子接连废了两次。 【贾母尚未用晚饭,知是薛姨妈处来,更加欢喜。甲侧:收得好极,正是写薛家母女。因见宝玉吃了酒,遂命他自回房去歇着,不许再出来了。因命人好生看侍着。】 太子被废了,人也是被关起来的,“命人好生看待着”,太子一直囚禁至死。
脂曰看反面才知红楼之妙。宝玉去姨妈家前后都写到了宝玉写字,有脂批 【甲夹:未入梨香院,先故作若许波澜曲折。瞧他无意中又写出宝玉写字来,固是愚弄公子闲文,然亦是暗逗宝玉历来文课事。不然,后文岂不太突?】 脂批写宝玉写字事是“暗逗宝玉历来文课事”,宝玉读书读的是颜如玉,读书就要写字,交颜如玉就要怀始生子,宝玉写的字是“斗方”,谐音“肚方”,怀孕,肚子大了 【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的,甲夹:亦钱开花之意。随事生情,因情得文。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赏我们几张贴贴。”甲眉: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 钱花就是“前话”,此话在三十年前,其人现在“已皓首驼腰”,这个“前话”说的就是康熙的袁贵人了,参看“薄命的李纨”,肚子大了就要现形。三十年前的事没有造成多大的灾难,所以“赧然一笑”,说及其人其事皓首驼腰之人“潸然泣下”,因袁贵人在效外与世隔绝,对两次废太子之事都不知情,当回宫后听到太子的故事,伤悲在所难免,“怀人不见泪千行”。
接下来宝玉因想起早上的枫露茶被李麽麽喝了而怒气大发,摔碎了茶碗,立意要撵李麽麽,脂批宝玉是“真的醉了”,醉了摔东西是酒疯子的行径,宝玉醉了当然也就是疯了。“枫露茶”谐音“风流查”,早上的风流事晚上才查,显然是在秋后算帐。太子淫乱后宫并非仅仅是铡了庶妃那么简单了事,看历史上康熙废太子,精心培育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一朝被废令皇上精神失控,“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康熙迁怒于人,于是一个又一个惨案接连发生 九月初四日,诏废黜胤礽皇太子位,即行拘执;将索额图之子格尔芬、阿尔吉善暨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俱立行正法。杜默臣、阿进泰等著充发盛京;十六日,康熙命上驷院旁设毡帷,给胤礽居住,皇四子胤禛与皇长子胤禔负责看守。十八日,将废太子事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废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八日,命奏原任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家产案,并斥责皇八子胤禩企图谋取皇太子位。十月初二日,著将企图助胤禩看相谋事、刺杀胤礽的张明德凌迟处死。并将顺承郡王布穆巴、公普奇、公赖士、长史阿禄等一并锁拏会审。后命革胤禩、普奇爵,释放布穆巴、阿禄、赖士;十五日,胤祉奏大阿哥利用喇嘛诅咒废太子,并搜出镇魇物,命拘执皇长子,革爵,幽禁其府。 以下摘自网名禩雨的帖子《二废太子时的政治风云》 一、各案件起讫时间汇总 江南科场舞弊案 (康熙五十年九月二十四日①-五十二年正月⑧) 《南山集》文字狱案 (康熙五十年十月十二日②-五十二年二月初七日⑩) 噶礼张伯行互参案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初四日④-五十一年十月十二日⑦) 托合齐会饮案 ( ? -五十二年二月辛亥⑨) 二废太子 (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七日③-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日⑥) 户部书办沈天生等贪污受贿案 ( ? -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二十日⑤) 胤禩生母良妃去世,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⑦~⑧之间。 (6)《清圣祖实录》 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丙午(2月28日) ○丙午。刑部等衙门题:察审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内有大逆等语,应即行凌迟。已故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内亦有大逆等语,应锉其尸骸。戴名世、方孝标之祖父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年十六岁以上者,俱查出解部,即行立斩;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亦俱查出,给功臣家为奴。方孝标,归顺吴逆,身受伪官,迨其投诚,又蒙恩免罪,仍不改悖逆之心,书大逆之言。今该抚将方孝标同族人,不论服之已尽未尽,逐一严查,有职衔者,尽皆革退;除已嫁女外,子女一并即解到部,发与乌喇、宁古塔、白都纳等处安插。汪灏、方苞、为戴名世悖逆书作序,俱应立斩。方正玉、尤云鹗,闻拏自首,应将伊等妻子,一并发宁古塔安插。编修刘岩虽不曾作序,然不将书出首,亦应革职,佥妻流三千里。上曰:“此事著问九卿具奏。案内方姓人,俱系恶乱之辈。方光琛投顺吴三桂,曾为伪相;方孝标亦曾为吴三桂大吏。伊等族人,不可留本处也。” 当太子派党羽收拾殆尽、互参案/科场案也圆满解决之后,康熙终于可以冷静地处理南山集案。也许是心情放松之故,也许是敲山镇虎的目的已然达到,时过境迁,当初一度惊心动魄的《南山集》案迎来了一个轻轻放下的结局,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初七日,主犯戴名世从宽免凌迟,著即立斩;汪灏、方苞等免治罪,入旗;尤云锷、方正玉免死,徙其家;免死者达三百余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