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韵悠悠话耒阳

 华林图书馆302 2015-05-29

   

 
      耒阳古城,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年间,元代因城遭兵燹而倾圯。耒阳是中华始祖神农氏发明耒耜之地,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伟大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秦设县,元建州,明清以来皆为县治,是一个建制2200多年的文化古城,历称“三湘古邑”、“荆楚名区”。耒阳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县级城市、最大的县级能源基地、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楠竹之乡、中国汉白玉之乡。
       耒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耒阳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积淀深厚,孕育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景观和文化现象。有神农创耒之传说;有蔡候造纸之丰绩;诗圣杜甫,孤舟南来,在耒河小岛上,遗靴于斯,陨落于此;韩愈寻踪而至,吟诗赋叹;张良栖居河岸,隐名修身;徐霞客轻身简从,泛舟耒河;庞统治县,巡察其间;孔明屯兵,演武布阵;张飞酣酒,饮马耒水……多少胜迹,星落其间,不可胜数。弯弯的耒河,悠悠的耒水,流淌出的是沉甸甸的历史,孕育了的是光灿灿的文明…… 而优秀的耒阳本土人也涌现了象越南总督谷朗,清朝提督刘厚基这样的显赫人物。
       厚重的历史,让耒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湖湘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历代文人骚客在这里折腰,赋诗作对,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中国无数山川江河中,耒水只是一条很不起眼的河流,她只是湘江的一大支流,因此,耒河,只是中国版图上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河。但是,就是这样一条普通的小河,却繁衍了人类文明,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炎帝、蔡伦、张良、杜甫、秦观、张飞、庞统、罗含、周敦颐这些历史重量级人物,或出生耒水,或活跃于耒水,为中华民族文化里程碑上抹上了浓重的一笔,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
       近代,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侠士试剑,武士弄枪,歌者展喉,文士投笔,官员动脑,医生用手,他们纷纷汇聚在耒水河畔,心怀百姓,胸系天下,将满腔的热血,笔蘸墨含,把一个人字,写得气势淋漓,用滚滚热血,把一股浩荡的正气,鲜明地注进了历史的籍册。正是因为他们,人文得以伸张,精神得以清涤。他(她)们就是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甘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伍中豪、李天柱、刘铁超、谢唯俊、毛泽建、伍若兰、刘霞、徐鹤、邓宗海、刘泰、邝鄘、周鲂、蒋啸青等。
        纵观耒阳悠久的历史长河,几百年的光阴荏苒,不断涌现的民俗文化在岁月的大浪之中披沙见金,深厚的文化积淀,灿烂的非文化遗产,已成为耒阳文化史上的瑰宝。耒阳的文学爱好者作为一支独特的脉流,最具特色体现着‘本土’的文化精神,并强劲地推助和伸展着这种精神。他们本着热爱耒阳、宣传耒阳、推介耒阳的赤子情怀,撰写了大量宣传耒阳的文章。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报纸媒体刊登了大批宣传耒阳的民俗文章,让耒阳的文化大放异彩。
       蔡伦造纸术的发明,使人类的进程大大的提前,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为了弘扬科技风采,2001年9月8日,首届蔡伦科技发明节在蔡伦的家乡湖南耒阳举行。为了缅怀蔡伦造纸科技发明为我国作出的贡献,在蔡伦公园举行了追思蔡伦的公祭活动。
       2004年中国湖南旅游节(耒阳)农耕文化节”的压轴大戏——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耒阳”大型演唱会在耒阳市体育运动中心隆重举行。
       11月4日,“2010年中国(耒阳)蔡伦造纸文化旅游节”在伟大发明家蔡伦的故乡——湖南省耒阳市隆重开幕。此次节会是湖南省承办的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是百万耒阳人民举办的又一次文化盛会、旅游盛会、经贸盛会。这些活动彰显了耒阳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在历史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使耒阳的文化情暖华夏,香沁五洲。
       发挥地域优势,打造旅游品牌。近年来,耒阳市秉承“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理念,把蔡伦竹海风景区开发建设作为经济转型的龙头项目来抓,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12月22日上午,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在蔡伦故里——湖南衡阳耒阳市正式开园,这是耒阳市实现经济转型的一大杰作。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正式对外营运后,八方游客络绎不绝,蔡伦竹海已成为转型耒阳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耒阳蔡伦竹海,是被著名旅美华裔音乐家,奥斯卡获奖者谭盾赋予最美竹海称号的地方。这里有一望无际、层峦叠翠的连片十万亩竹林、有蔡伦曾传授原始造纸法的古作坊群、有湘南暴动的遗迹紫霞禅祠。名人、美景、好歌,真是美不胜收!由著名歌唱家汤灿演唱的《千年万年的竹海》成为了耒阳市的市歌,为耒阳的文化增光添彩。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宁肯不要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这足以说明思想、文化、艺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足以说明它们也是熏陶人类心灵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耒阳人深刻认识到文化对提升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文化对打造品牌城市的重要性,于是他们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由耒阳市作家协会汇集的《当代文学作品选》一书和衡阳《文学天地》耒阳专辑的出版,载着她对耒阳的热爱之情,像一张宣传耒阳的名片,在全国各地地传播开来。由耒阳人创立的100多个民间网站,在许多耒阳学子的共同努力,带着耒阳的文化气息,“飞”往祖国的大江南北,赢来了自四面八方的赞誉。耒阳的这些本土作家为了挖掘耒阳文化底蕴而义无反顾地奔波在家乡广阔的土地上,用心记录着那处处弥漫着家乡泥土芬芳的风土人情、山川风景、名胜古迹、前贤明哲、传说轶事、民俗乡风等地域文化。一腔真挚的故土情感促使他们毅然踏上弘扬耒阳地域文化的“长征”之路。多少年来,无论艰辛困苦抑或风霜雨雪,她们依然孜孜矻矻、矢志不渝。 
       耒阳人不仅亲近着自己的每一寸土地,还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它将目光从历史扫向现代,从山村扫向世界,将外面精彩的东西(文化)移植到耒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移植到耒阳人的心里,使耒阳在自己扎实的文化根基上走向新的发展历程,这既是耒阳文化的生长,也是耒阳文化的延伸。
       耒阳一大批文坛新秀正在崛起,正因为有了这些本土作家的存在,才有了当今耒阳文坛上的兴盛。如湖南省作协会员、当代知名作家、青年诗人朱文科,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湖南耒阳,已在国内一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诗作30多次在全国性征文获奖。朱文科的长篇纪实小说《耒阳儿女上井冈》(又名《血色幽兰》)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核授权,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原国家广播电视电影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陈毅元帅之子)为书作序。《耒阳儿女上井冈》全书38万余字,是国内首部反映从湘南起义到井冈山会师、突出巾帼英雄伍若兰等耒阳儿女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全书再现了1928年春朱德坐镇耒阳指挥湘南起义,率领近万农军上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转战赣南,开辟中央苏区的光辉历史。《七彩耒阳》是朱文科撰写的一部关于耒阳人文历史、地理、风土民俗于一体的优秀散文集,该书全方位解读了耒阳的山水风光和城乡气息。作家用细腻的手法通过用心观察与思考把耒阳客观描绘的非常精彩令人敬慕,这是耒阳的骄傲,这是耒阳一大特色品牌。在众多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名秀山川,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足迹。他们坚持心中不变的信念,为维护耒阳,宣传耒阳,一路跋涉走来。他们生长在竹海脚下,舀出耒水,握住时间老人赠与的笔,饱蘸存史绘今的激情,用一个画家的眼光,泼墨出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卷;用一个作家的思想,描写了一个个精彩的生活瞬间;用一个民俗家的使命,不懈昭示家乡的人文内涵;用一个文化人拥有的热忱,一步步量出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用一个普通人的情怀,记录着耒阳的历史,讲述着耒阳的发展;用一个杂文家的犀利,旗帜鲜明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用一个豪放派诗人的大气,为耒阳大地放声高歌。
       耒阳地域文化的兴盛,对耒阳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那些淳朴感人的民风、美丽动人的传说、隽秀迷人的风景,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耒阳旅游。耒阳因蔡伦故里这张名片而声名鹊起,因武广高铁设站运营而乘机崛起,因蔡伦竹海和耒水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而风生云涌。是啊,耒水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是“灵动的生活”的文明,它“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靠着强大的文明惯性及坚韧的生命力,延续下来,每一座建筑都凝固着动人的旋律,每一次风景都融合着多样文化的奇迹,每一个文化活动都将耒阳文化表现得鲜明艳丽,把耒阳魅力展示得气势恢弘。文化生活通过各种渠道渗入耒阳城市的每一个细节中,也因此才被演绎得如此鲜活和生动,而这些也都早已超越了文化的范畴,成为国人共享的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