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案分析

 昵称25699182 2015-05-29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转化后进生个案分析

墩上中心小学  叶青华

我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小女孩,他叫陈子俊,这个孩子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务工,随爷爷生活。从入学以来家人从不督促学习,就靠在校时老师对他的辅导。以致我接手教他时,数学成绩在班上总是倒数,加上该孩子受家庭环境的感染,自卑心重,少言寡语。为了转化他,在课堂教学上,我对他采取“等待”的方法。

我们知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更应不吝啬对“学困生”的等待。特别是“学困生”,当他们在课堂回答卡壳时,他们的自尊心像含羞草,一触即收,教师若不能等待,而马上替换学生回答,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因此,当“学困生”在课堂回答卡壳时,教师要耐心等待,采用相应的方法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让他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一席之地,从而让其上进心与日俱增,让回答的心花开得灿烂。

在教学一年级第二册《十几减九》这一节时,我特别注意了王勇节同学。因为他的计算能力特别差,而且不喜欢动笔计算。首先我为他做思想工作。说明计算对自己今后的成长有多重要,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地他开始动笔了;其次我为他单独设计练习作业,开始让他做比较容易的,并且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第三与他爷爷联系,我要求他每天都抽出时间来监督他做作业,慢慢地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培训,陈子俊同学的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学成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虽然,在陈子俊同学身上我花了比其他同学好几倍的时间,但正是我耐心的等待,给予了陈子俊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的思考;尽管陈子俊同学回答的是“一知半解”的几个词,但我依据他的意思给予补充,使他感受到自己有进步,也有可取之处,激发他今后发言的欲望。正因为一次次给陈子俊同学创设机会,一次次在课堂上耐心地等待,陈子俊同学性情开朗了,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等待是一种期望、一种鼓励,课堂上,教师对“学困生”多一些等待,多一些鼓励, “学困生”终究会露出灿烂的微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