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语言学角度,应该如何看待 ACG 黑话误用的现象?

 pgl147258 2015-05-29

【ChrisXia的回答(128票)】:

谢题主和 @lushark 同喵。

题主既然是b站中人,那么想必很熟悉一个说法:DSSQ——不熟悉这个词的,大概也不能叫b站中人了吧(笑)如果有各位不熟悉什么叫DSSQ的,这个本来是b站鬼畜区用来吐槽观众审美偏差的一个词,也就是“大势所趋”。(几百年没看分区,原来鬼畜区都单独列出来了,以及知乎上竟然有问这个的,吓得我从椅子上翻下去了:如何看待B站鬼畜曲的"DSSQ"现象及作品? - 哔哩哔哩

词语的“误用”——当然,这个加引号的“误用”有着很明显的成王败寇的涵义——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势所趋;共时语言学对此无能为力,而历史语言学里无数次记载了这样的变化。这里的“误用”,不仅仅包括含义上的变迁,也包括了读音乃至句法性质的更改。而说是成王败寇,是因为如果这样的“误用”是由权威发起的、或者最后占了主流,就变成了正常的用法;如果“误用”始终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那就永远都是“误用”。“鲁迅用的是通假,你用的就是错别字”,这是同样的道理。

结构与读音、含义与原生“典故”相分离的情况,在历史上各种语言里都屡见不鲜,汉语里自然也多的是。“呆板”的变音、“底”作为属格标记的消失(被归并到了“的”里)、“空穴来风”的转义,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耳熟能详。至于外来词的含义变化(对应题主所说的NTR的含义变化),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汉语的例子不说了,举个遥远点的例子,英语里的“刺客”一词assassin,是一个至少传了两手的词,从阿拉伯语传到罗曼语族诸语言(包括拉丁语),然后再传入英语,而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的含义本来是“抽大麻的人”。(当然,这两个含义其实是紧密相连的,据说是因为阿萨辛派在刺杀前是需要抽点大麻high起来的——否则就没有什么“信仰之跃”了。)

以当前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描述性风格来看,我们没有必要也完全没有可能限制住词义和语音,让它们永远不脱离诞生那一刻的面貌。语言是流动发展的,所以prescriptivism是永远不可能有市场的,一切“用错”的机缘巧合,都可能是语言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我想这点回答区里很多人都想到了——

但是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如果你只想到这一点,那就太浅了。

“一切语言是为了交流”,这话从大面来上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语言和交流毕竟是两码事。就结构主义的角度而言,语言的基础在于其结构上的特征、容许的规则和限制的规则;而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体内共享的言语体系(大概对应索绪尔的parole),如果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言语系统,即使我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也可能完全无法交流。“黑话”之所以为“黑话”、“春点”和“切口”之所以神秘,并不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和标准汉语有所区别,而是因为它们是独立于平民百姓日常用语的言语体系,就算你掌握了标准汉语的结构,普通话乃至北京话说得一溜,该不明白“合字,你把,色堂果儿嗨闪嗨福”是什么意思,你还是不明白。(本句来源于作为一名汉语流利的外国人是种什么体验? - 陈涛的回答

这种共同体内共享的言语体系,不仅是交流的基础,更是一种身份的建构工具;当我们构建社会身份的时候,言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唯一的)。因为这套言语体系在共同体内共享,所以如果你懂它的意思、能够熟练应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就有可能可以被认为是共同体里的一分子;如果你不懂它,就只能被共同体内部的成员排除在这个共同体之外。有趣的是,身份的建构并不是说“我说我是那就是了”,而是必须要靠符合公认习惯的特定言语表达来获得其他人的认可才有建立的可能性。我就算说一百次“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大家也不可能认为我是乡下人,而只要我说一次“唉,玄不救非”,估计就会有人心领神会地接上“氪不改命”。也就是说,要想混圈子,就先要知道这个圈子里习惯怎么说话;一旦和圈子的主要习惯有悖逆,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装的。

有关言语体系和身份建构的研究,可以参考这篇: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erspective。就大型的语言变体来说,AAVE(African American Venarcular English,政治不正确一点叫黑人英语)、魁北克法语,都是典型的身份建构的工具;留学生的code-switching有些时候也可以被当成身份建构工具的一种;而就一个统一语言体系内部来说,行业语言(包括academic English)、团体黑话、in-joke/引用台词、那些“你不说你就out了”的流行语,也可以被看成身份建构的言语体系,只有了解这些才能被相关的人士认可。

所以,“一切语言是为了交流”其实并不是一句完全妥当的表述;更妥当的话,应该说,“一切语言是为了共同体内部的交流,共同体外的人我管你干嘛”

题主所说的ACG黑话,显然是小圈子黑话切口的一种,也自然是一种用来建构身份、协助划分共同体范围的言语体系。更典型的是,所谓的“ACG黑话”,是依托在众多作品、典故、源语言基础上的,这样的特点给了共同体成员一种深刻的印象:你不仅要知道话该怎么说,还得完全理解话背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我们只接受有着充足common ground的人作为成员,不了解典故的人就算会说话也没用。这样的特征就让“误用”变得非常恼人(更确切一点,offensive),因为如果一个人足够了解典故的话,他是不可能用错这个词的,凡是误用词语的人,不仅要被排除在共同体之外,还都可以被简单粗暴地划分到一个特定的名叫“不懂装懂”的范围里。比如说弹幕,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密集的子弹”,ACG圈里的人大多都会知道“左舷弹幕太薄了”的典故,如果有人念成“弹奏”的“弹”,一个圈内人就可以立刻知道说错的人不仅不会念被共同体习惯认可的读音,而且也肯定不知道“左舷弹幕”的典故,所以这个人“是假的!是特技!”大多数人,不管混不混共同体,比起“不知道”来说都更讨厌“不懂装懂”,而共同体内部成员对于遵循言语习惯一事更加敏感,毕竟他们依靠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身份,所以对于这种破坏了共同体内部习惯的不懂装懂的人,成员们的态度非常不爽,乃至于“愤慨”、“残暴”,都是说得通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非规范性的共同体的黑话里,并不存在传统的prescriptivism所说的“正确”、“规范”的定义,因为大多数松散的小圈子性质的共同体缺乏一个可以定义“正确”与“规范”的官方组织。标准语当然可以有规范与否,我们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有人教社的语文书。但是小圈子共同体的黑话并不存在类似于教程的东西,融入共同体、习得言语表达的过程完全不是靠教材,而是靠语音句法语义推测(这二者的区别近似相当于SLA里的explicit learning vs. implicit learning,说来就话长了)。因此,用来代替“正确”和“规范”的,就是我之前一直在用的“公认的习惯”,共同体的成员是靠着习惯代代相传来维护内部言语体系的稳定的;在共同体内部的言语体系里,我们无法说对和错,却可以说“是否符合习惯”。K岛维基、萌娘百科等,实际上就是“习惯的记录”,虽然没有官方地位,但是受到共同体内部习惯的认可,自然可以作为参考。

当然,习惯的传递并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渠道,传输过程中总会有噪音,有编码和解码的偏差,如果大家玩过传话游戏就应该很容易理解这点(妈蛋要是真严肃地引入信息论我觉得这个回答字数会翻倍……)。这点在语义的发展上尤为明显:望文生义、含义泛化,都是噪音和解释偏差造成的结果,不仅在ACG黑话里如此,在其他大大小小、有规范的没有规范的共同体言语体系里都是如此。因此,就算是我们严格控制每一代习惯的传递,过了那么几代以后,会发现语义的偏转还是不受控制地出现了。有些时候,共同体的习惯也随着语义偏转一起变化,比如当前对于“吐槽”、“同人”的用法;而还有一些时候,共同体的习惯还是在明显拒绝着这些超出习惯的偏转,那就是我们现在嘶吼着想让“小学生”们改过来的那些词了。当然,如果共同体习惯用语的词汇开始离开共同体、进入一个大环境里自由发展的话,之后出现的偏转更是连你哭着喊着去拦都没有用。

——于是这又回到了我一开头说的:不管是从共同体内部来看,还是从小型共同体到公域的角度来看,“误用”都是大势所趋。而DSSQ IS GOD,我们无法阻挡。

那么最后说到题主在问题描述最后提出的问题:

一些有影响力的ACG媒体是否应该规范这些黑话的用法,还是任由其发展呢?作为个人,又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之前我也说了,大多数松散的小圈子性质的共同体缺乏一个可以定义“正确”与“规范”的官方组织;有影响力的ACG媒体再怎么有影响力,也不可能突然跃升为“规则的制定者”——且不说prescriptivism有没有市场,你觉得他们真要制定规则的话,会有人当回事么?无论是从共同体内的生态,还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他们只可能是“习惯的遵循者”;如果需要起到任何作用的话,也只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把一些想熟悉言语体系的入门者带入公认的习惯范围内。当然啦,现在国内ACG媒体良莠不齐,还有一些共同体之外的媒体想参(chan)与(huo)报导,这里面有一些真是能指望他们自己遵循规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如果真正要说起到什么作用的话,可能萌娘百科这些“习惯的记录者”会更有意义一些: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那可是词源历史的一手材料啊。

至于个人的话,本来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你再怎么问我们也没办法替你做决定。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在我混迹各个小型共同体的经历里,我一共见到过三大类态度,取决于各人的善意程度。第一种态度就是按照自己熟悉的习惯去纠正不符合习惯的人,并且告诉他这是这个共同体内的习惯,所谓“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共同体、快速建构起在共同体内部的身份”;第二种态度则是“天又没塌下来,管我鸟事”,他们写他们的,你去按照你自己的习惯用,屏蔽也好,关弹幕也好,锻炼视而不见的能力也好,自吃一杯,不问他们的废与兴。

不过啊,我倒是更喜欢用第三种:你当然可以有不遵循共同体内部习惯的自由,那就别嫌我有看你不顺眼的权利了呗——你把群体里重要的言语体系都不当回事,那我骂骂你傻逼你还不愿意了?贼又能吃肉又不挨打,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儿啊?

所以说,还是别学我这样了,太不友善……

p.s.这篇回答本身就可以被看成是作为共同体交流基础的言语体系的表现;谁能数清楚我里面一共用了多少个梗?

p.s.2.因为前期准备不足出了几个错误,回复区可以观测到共同体内部人士因为词语误用而感到冒犯的案例,对不起窝错了(。

p.s.3.其实ACG的黑话都是简单的,我以前在的一个小型共同体里,聊天的模式是这样的:“昨儿下桥党本来打算14d的,可惜被捆绑物看穿了,说如果我要敢拿一点羊毛就报告给bkkl让他们关我小黑屋,我他喵的真是日了跨越了”……欢迎来猜这到底是基于什么组建的共同体。

【小钱的回答(67票)】:

大前天还在群里开玩笑说圈内10大争议词,既然有人提了这问题就顺手整理放下

1.动漫

动画片(为啥说动画片而不说动画,因为日语動画->どうが是视频,流动的画像之意)和漫画的统称,现在许多人却当作动画片的代名词在用。

2.galgame

日本那边是以美少女为卖点且通过CERO伦审核,或软伦审核未全年龄的游戏。国内混用,一般这几种情况1.黄油的贞洁牌坊2.不以拔为目的的文字游戏3.Visual Novel代称4.其他

3.里番

日本,电视上与热门节目相同时间播放的节目(你得换台看,而一般人都会去看热门,所以那没人看的节目就是“里”了),国内18禁动画

4.手办

首版,完成品还未普及时,大家都在玩GK,而GK模具一般认为越用越差,所以头模是最好的,商家就把其称为首版,因为读音问题被听成手办而沿用至今。现在都是FIGURE的代称,甚至扭蛋盒蛋啥的也叫手办。

5.左肩

对应日文右肩上がり,指二卷或二期以后的销量高于前期。而一般都是右肩下がり,也就是销量低于前期。左肩是根据右肩下がり自作聪明的自造词,也是误用,毕竟就算是左撇子画图表也不会从右向左画。

6.NTR

寝取られ,相当于国内的戴绿帽。(当然NTR还有个堕落的过程也就是“取")而国内的话题主自己向我们展示了误用法寝取り。(给别人戴绿帽)

7.帧数

请问关于帧数,cut,一秒,和一个画面的问题? - 小钱的回答

不用码字好开心。

8.同人

共同趣味的人和志向的人所集成的团体,所以创作做来东西我们又叫做同人创作物,一般和商业相对。而国内则是二次创作的代名词,甚至是H漫的。

9.漫展

中国本土漫展是否是盗版的大卖场,其与国外漫展的最主要差距在哪里? - zilch 的回答

又不用码字了。

10.宅

宅是什么? - 知乎用户的回答

继续偷懒

反正扯到最后又都是“空穴来风”,修正10多年已经懒得修正了,这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后人了,以后你们看到一次喊一次吧(笑

【卤煮鱼的回答(2票)】:

说一个我非常反感的,就是这个yooooo

这个原来是指代伪娘的,出自一个老外吐槽《我的碧可》时发出的感叹。

结果现在搞得一看到两个人亲热就刷,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还有就是yooo和futa,八成人也搞不清楚。futa是指双性人,yoooo单纯指伪娘。混用的太多了。

【laike9m的回答(17票)】:

反正我很早就被“傲娇”这个词的误用恶心坏了。

贴个我两年前写的文章吧,原文链接如下:

慎用“傲娇”,这个词表意不明确且misleading

这篇日志写起来很容易,决定是否要写却不容易——总感觉这像是一个咬文嚼字的古怪nerd才会写的东西。但既然想写,那肯定就还是要写。

从二次元产生的词汇很多,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词汇仅仅在相对封闭的小部分人群中被使用。然而最近,“傲娇”这个词似乎总能在各种场合看见或是听见。

目前的状况是,我可能在某些场合听说了这个词,然后查了一下或者没查它的意思,接着按照自己的理解为这个词定义了一个意思,最后开始使用它。问题就在于,这个词的语境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用的。就所遇到的情况来看,这个词往往被用在了不合适的语境。

自然,某个词汇的使用是无法被控制且不应该被控制的,但使用这个词带来了问题:

站在我的角度,会不知道说话人/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傲娇”?哪里傲娇了?没有上下文怎么突然就讲出这个词?我知道TA肯定想表达某种意思,但又非常能肯定这个意思并非我所熟悉的那一个。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不知道。

另一方面,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听过这个词,当然也不知道说话人/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

所以,“傲娇”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完全是无效率的,它完全无法承担表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这个词的真正意义去理解它所在的句子,那么要么得到一个完全无意义的句子,要么得到一个偏离原意十万八千里的意思。误解比无效率更可怕。

所以建议就是:

不要在三次元使用“傲娇”,除非你真正知道你在说什么。

Never use it in real world unless you really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两遍

这里并不打算探讨词的用法,而且作为一个很有节操的人我也不想用“才、才不是因为你过来的,只是放学顺便路过而已”这样的句子来举例(喂这不就是举例吗!)。总之,不要用就好了。

【CaresWho的回答(0票)】:

语言总是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意义扩大化,也就是前面有人说得大势所趋。

再,火钳刘明

【Panzt涛的回答(5票)】:

NTR这个词最开始只有“睡别人老婆”的意思,如今意思也扩大到“抢别人对象”。

啊?

我一直以为NTR最开始是被别人睡老婆的意思啊。

但是题主应该不会误用的吧大概我哪里弄错了( ′_ゝ`)

//说句和题目无关的话,我说不定跟题主是一类人,因为我会在弹幕视频网站里点了暂停然后逐条屏蔽某一类空耳

【凌知的回答(1票)】:

NTR为日文“寝取る”的被动形“寝取られ”的罗马拼音缩写:ねとられ(ne to ra re)→ NTR。中译即“被他人强占配偶或对象”、被别人戴绿帽。日语解释:NTRとは、“寝取られ”の略称で隠语である。ストーリー属性の一つ「寝取られ」の隠语。在日文中也有用NTRR来表示“寝取られ”(对象被人睡)、NTR来表示

【寝取り】(睡了别人的对象)的用法,但并不常用,一般都是用“NTR”来直接表示

【寝取られ】。

这真是语言问题…

【张六的回答(5票)】:

一切语言都是为了交流。一切语言都是为了交流。一切语言都是为了交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具有任意性的有声系统。

——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为什么英语里一个单词可以有无数种意思,为什么汉字可以有多个发音,这都是为了迎合人类生活所产生的。语言也是这样产生的。人创造了语言,语言也随着人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甄嬛(xuan)被读成甄嬛(huan),处(三声)女、打烊(四声)、憎(一声)恶、既往不咎(四声)、铵(三声)根、所向披靡(三声)、晕(四声)船、芝麻糊(四声)即便读错了大家也照读不误。

烘焙(bei)、复辟(bi)、标识(zhi)、瘦削(xue)卡(qia)壳这些词,即便读错了音,也不会有人生气,因为大家都听的明白,也都习惯了这样说。当习惯成为了定法,它就是正确的。

语言,只要能够清楚地向对方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这就足够了。

另外,知乎上有名的“蛤”字,其实有两种读音。

蛤蜊的发音是ge li(格力),而不是ha li(哈力);

蛤蟆的蛤,发音是ha(二声)。

【氢氧化氢的回答(4票)】:

既然题主这么钻牛角尖那么我也顺便说一句,问题里第九个双引号打反了。

【洛娜的回答(0票)】:

中小學小作文標準題目,套了個acg皮。

就是說,詞音和詞意本來就是所有時間所有地點一直在變的你們怎麼就不懂

【韩弈和的回答(1票)】: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以及很多人对NTR一词的误解。经常在表番弹幕评论里看到大家乱用,殊不知已经和本意产生很大的偏差。很多人所谓的NTR其实是ntr(寝取られ),ntl(寝取り)和ntrs(寝取らせ)的集合。ntr是指被别人睡了老婆(甚至会产生快感,这种心理又称为cuckold fantasy,是性异常的一种,在里番和游戏中有不小的比重),ntl是指睡别人的老婆,ntrs在作品中不是很常见(樱花社的Angel Game大概可以算),是你情我愿的换妻play。

说到媒体和网站的误用和讹传二次概念,我倒是觉得这是大势所趋。首先小编也是混口饭吃,能当小编的人可能并不很了解二次文化,熟知二次文化的也许也并不能胜任此类工作,所以很多时候一笑了之足以。其次,流行文化本来就是在不断变化改革的。(比如里番一词泊来中国之后不知如何一夜之间就成了H动画的代名词。。。这里就不细说了) 但是大家真的在意吗?大部分人并不介意。次文化毕竟不是厚重严肃的传统文化,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流行文化,看看新出的动画直播,玩玩时下流行的二次三次梗,和认识的不认识的网友吹吹逼不正是大部分弹幕网站的乐趣所在嘛!更何况,那些以讹传讹的东西又何曾不是那千千万万造梗文化中的沧海一粟呢?

当然,这并不是说像题主和我这类考据党就是闲着蛋疼,不解风情。这里举个宗教的例子:有的人把生命托付给天父圣母真主简简单单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有些人却非要尝试洞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追根溯源,这种精神不正是窥探二次文化巅峰之美的蹊径吗?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