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道菜 叫你真正的吃遍中国

 wyk1014 2015-05-29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特色饮食:1、竹笋和竹蛆 阿昌族喜食竹笋和竹蛆。竹笋的吃法有鲜竹笋、干竹笋、腌酸笋等。鲜竹笋肉嫩细香,可当蔬菜,也可与肉、豆类等炒着吃。干笋是将笋晒干放好,吃时用水泡生后再炒或煮吃。酸笋是将嫩竹笋切细装入罐中腌酸,随吃随取。竹蛆是一种生在嫩竹中的虫蛹,色白个大,肉嫩。有时一节竹子中有数百条,取出后用油炸脆,色泽金黄,撒点盐吃,是一种高蛋白鲜美食品。

猪肉冻,是云南阿昌族的风味凉菜。主要是利用猪头、猪爪含胶质重的特点,熟制后加以冷却凝固而成。嚼肉滑软,苤菜根辛香。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特色饮食:1、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生皮:大理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特色饮食:1、 炕锅馍馍:系在发酵面团中加干面、碱水、菜油、食盐或白糖,反复搓揉,捏出牡丹、月季等花式,在炕锅内烤熟。小者250克,大者5千克,薄者5厘米,厚者15厘米,别有风味。

全羊席:这是选用2龄左右的肥羊,治净后整只煮熟,然后捞起,按肋条、脊背、前后腿、髋、脖子、尾巴分档切割,接着带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块,各装一盘顺序上席,另配佐料调味。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特色饮食:竹筒子茶:布朗族人善于种茶制茶,也很喜欢饮茶。“竹筒子茶”是其中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茶。布朗族人先把粗竹子砍成一个个竹节筒,将新采摘下来的茶叶炒熟,趁热装进竹筒塞紧,额用芦叶密封好,并用藤条扎紧,放在火塘边烘烤,去掉它的水气,等到竹节表皮烤焦的时候,就制成了竹筒茶,储存数年也不会变味。这种茶喝起来香味极浓,布朗族人常用做送礼佳品。

翡翠酒:布朗族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 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特色饮食:鸡八块: 布依鸡八块是布依族招待客人的一道传统的民族风情菜。布依鸡八块也是布依族办红白喜事或平常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菜。鸡八块是指鸡身上的八个主要部位,即:头、脚(又称大腿)、小腿(大腿的上节、布依族称为“卦”)、爪、翅、尾、肠、肝。

花江狗肉:俗话说“十月有个小阳春,花江狗肉胜人参”,花江狗肉实属贵州一绝。吃狗肉先讲究喝汤润胃,这样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加的新鲜。汤是狗肉、狗骨制成的原汤,它是以清凉见底而著称的。

花江狗肉的吃法也颇为独特。炖好的狗肉被切成薄片或块状,整齐地排在盘子里,盘子边上是加了姜、胡椒粉、葱花、芫荽、味精的狗肉汤,以及用几十种调料做成的蘸料。吃的时候,将狗肉放到滚烫的狗肉汤中,原本八九分熟的狗肉立刻被烫熟了,再舀点狗肉汤到蘸料中,蘸料立刻就化开了。大伙边蘸边吃,真是又烫又辣、又麻又香。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特色饮食:1、冰脸:冰脸多于夏季食用,一般用麦子粉、燕麦粉

和甘薯小粉混合制成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以牛骨煮汤,食用时汤中加

冰块、辣椒、酱牛排、苹果片及其它作料。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筋道

,汤味喷鼻辣,入口风凉,回味恒久。

泡菜:泡菜的品种繁多,选料广泛,即有天然的山野菜,又有常见的农家蔬菜。所用的原料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

从狭义上来说,可理解为冬季腌制的酸辣菘菜;从意义广泛来说,可理解为包孕数十种之多的各样酱泡菜,主要有小青椒、紫苏叶、南沙参、桔梗、缨菜、白及、莱菔条、苹果梨、鱼干等。朝鲜族泡菜需发酵,调料众多,口感微甜、微咸、中辣、生脆。

达斡尔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特色饮食: 1、柳花芽菜:柳花芽菜叫“昆米勒”、“昆必勒”或“库木勒”,是达斡尔人自古至今最喜欢吃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野生副食品。做菜时配以猪肥肠、猪肉、鱼肉、狍子肉、芸豆或土豆。那深绿色的柳花芽菜和紫红色的芸豆粒、白色的肉片相杂,就像红玛瑙、白玉片镶嵌在墨绿色的绒毡里,格外协调雅观。柳花芽菜的浓郁香味,每每催人食欲大增,族人被其馥香迷得往往直至饱腹也想不起吃主食;再好的主食在柳花芽菜桌上,也会遭到族人冷待的。

牛奶面片: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加牛奶的稷子米和荞麦面、饼为主。达斡尔族的面食以荞面为主,有刀削面、刀切短面条、揪面片、手指压柳叶状面条,和用拇指在另一只手掌上碾成的薄卷片等,这些荞面食品都直接在牛奶或兽禽肉汤上煮熟。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特色饮食 1、竹筒饭:竹筒饭, 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把水煮干,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数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香茅草烤鱼:傣家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火烧鱼、白汁黄鳝等。香茅草烤鱼是傣族风味菜。做法是将洗净的鱼加入葱、姜、椒等作料,再用味道芬芳的香茅草裹好,然后置于火上烧烤,烤时香气四溢,烤出的鱼香味扑鼻,味道鲜美独特。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特色饮食:1、 酸茶:"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这种茶是用刚摘下的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   酸茶叶也可直接嚼食,味微酸,微苦而回味甘甜。德昂人认为这种茶可以解热散毒。干茶和酸茶在当地集市上都可买到,通常由年长的德昂妇女出售,它们被为"蔑宁",在德昂语中,这是"茶妈妈"的意思。

2、酸笋和凉拌番木瓜: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 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 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备的小菜。主要特色菜有:凉拌番木瓜、凉拌挑手鱼、竹筒捣菜、脆皮冬瓜、勒浪等。

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特色饮食:1、侗禾糯: 侗禾糯做成的饭软香可口,不散不粘,适宜于做成饭团携带出门。即使在家,侗族同胞也常用手抓起,捏成团吃,故名“手抓饭”,又名吃“糯团饭”。

陈年酸鱼:庞桶酸菜是侗乡最喜欢吃的酸菜,腌的是猪肉、鱼、鸭、鹅等酸荤。秋收前,稻田放水干鱼,侗胞必以鱼杂碎宴请朋友,鱼或肉也放在桶里腌成酸味。秋收后杀的鸭、鹅,春节前杀的猪,亦照例以头、脚、杂碎宴客,鸭肉、鹅肉、猪肉也是全部要入庞桶的。不论酸肉、酸鱼、酸鸭、酸鹅,闻来都有一股扑鼻的醇香,进口略带酸味。就是肥肉,经过二、三个月的腌制,吃起来也肥而不腻。在酸荤中,最名贵的是陈年酸鱼,这种陈年酸鱼只能在葬礼的宴席上由最受人尊重的长者受用。

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特色饮食:1、,“东乡手抓羊肉”:味美可口,色鲜肉嫩,肉纤维脂肪含量适中,无膳味、肥而不腻,鲜美无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东乡土豆片:东乡人自古以来,对洋芋有多种吃法。锅里煮洋芋、炕灰烧洋芋、地头烧地锅锅、东乡土豆片等,东乡本土优质土豆用原始的方法烹饪,别有一番风味。土生土长的东乡人和土生土长土的洋芋相依为命,成为开发西部的亮丽的风景和野餐美味,极具充实浪漫的诗意。

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特色饮食:1、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烤岩羊:岩羊,学名斑羚。岩羊肉味美,皮毛较优,民间还用其心、血、筋、角和蹄人药治病。烤岩羊为独龙族美味佳肴。麻辣味厚,鲜香绵软,嚼之有劲,回味悠长。

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特色饮食: 1、桦树汁:鄂伦春语叫“苏乌色”,是鄂伦春族的主要饮料。春季四五月,桦树汁最丰富,只要在树根处划一小口,汁液就会留出来。是儿童喜欢的饮料。

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特色饮食:1、尕德列得,又叫红焖肉饼,是用牛肉或羊肉、土豆、鸡蛋、干面包等原料制作而成,略带酸味,香而不腻,色泽亮丽,深受俄罗斯族人喜欢。

红菜汤:俄罗斯族人喜爱饮酒,善于制做各种食品和饮料。 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做啤酒。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红菜汤瓦”,自制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

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特色饮食:1、手扒肉:肉类以牛羊肉为主。过去每户每年平均要食用二十来只羊和两头牛。冬季到来之前是鄂温克族大量宰杀牲畜储存肉类的季节。食肉的方法有:手扒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奶茶: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饮用时根据个人的口味再加黄油、奶渣。此外,还饮用面茶、肉茶。林区的鄂温克族还饮用当地特有的驯鹿奶。

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特色饮食:1、烤鹿肉:烤鹿肉一般是将新鲜鹿肉切成小块,用竹条串好,撒上盐、生姜等调料,然后用木炭烧烤,烤出来的鹿肉香气四溢,是高山族饮食中的上等佳品。

金字塔转转薯:阿里山人发明了“旋转切花机”,将土豆、红薯、山药等天然食物洗净,放进“旋转切花机”里切割成“金字塔”状,然后用竹签串上,置于油锅里炸熟,再浇上香料、果酱等配料,就成了一款款面色金黄、有焦有嫩、香脆可口、口味不同的绿色天然美食,故名“金字塔”转转薯。

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特色饮食:1、斗糍粑:“斗糍粑”是仫佬山乡在春节期间家用糯米饭舂制的,每逢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的青壮年男子便摆开架式,高举"丁"字形榔锤,一上一下把糯米舂溶。一日糯米饭舂溶后,青壮年妇女便取出来做成馍饼,先放在用鸡蛋黄或茶油抹过的大簸箩里,然后移到芭蕉叶上晾干,印盖花纹图案。“斗糍耙”在仫佬山乡还是送礼的佳品呢。

鸭酱:鸭酱是仫佬山乡味美色鲜的调味佳品,杀鸭时留下鸭血(不凝固),配上自家酸坛内的酸水,用筷子拌匀,以血液变成略为乌黑为适度,然后加入少许食盐和姜末。有的不煮,认为这样保留"血鲜";大多略煮一下,一滚即得。用鸭酱调味而吃。

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特色饮食:1、“白旺”:在宰杀猪、羊、狗等动物时,用一个瓦盆接着刀口喷出的鲜血并快速搅拌,加进事先炒熟切碎的瘦肉、肝等,撒进辣子、八角和野花椒面等佐料,再搅拌即成。此菜味道鲜美,麻辣可口,成为哈尼族的一道名菜和哈尼人款待贵宾的上等佳肴。中医养生理论认为,猪血是人体内难得的“清道夫”,可扫除脏腑碎发、肺部尘埃及金属微粒等有毒有害物质,可治疗痔疮、气血两亏或老年习惯性便秘。哈尼名菜“白旺”与中医主张不谋而合,实为绿色纯天然之保健食品。

“长街宴”:哈尼语称为“资乌都”,被译作“祭龙比菜”、“长街宴”或“全寨团结酒宴”。“长街宴”在农历十月的哈尼新年期间举行,历时3天,全寨农户分为三拨轮番做东——每家办一桌精美的酒菜,连桌椅一起抬出到街心,摆成百多米长的街心盛宴,全寨公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龙仪式,诵念吉祥的祝词,接着踏歌起舞,全寨乡亲把酒互贺、品评菜肴,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特色饮食:1、奶疙瘩:是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少数民族喜欢吃的一种食品。被称作“库鲁特”(干儿的意思),是**的结晶体。奶疙瘩有两种,一种是甜奶疙瘩,一种是酸奶疙瘩,可带油可不带油。人们食物补钙首选,她制作的奶疙瘩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来的真正的绿色食品,奶疙瘩还有保护眼睛健康和美丽肌肤的功效呢。

油果子:又叫“包吾尔沙克”,用牛奶加适量盐水和面(发酵的面为佳),然后搓成条状,用刀将和好的面切成菱形,再用煮沸的牛、羊、骆驼油或植物油炸成黄色即可。

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特色饮食:1、主食: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川菜:东坡肘子

夫妻肺片

粤菜:萝卜糕

五彩炒蛇丝

闽菜:佛跳墙

南普陀素菜

徽菜:黄山炖鸽

徽州毛豆腐

鲁菜:燕窝四大件

灌汤包

湘菜:换心蛋

剁椒鱼头

浙菜:冰糖甲鱼

湖州千张包子

苏菜:清炖蟹粉狮子头

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特色饮食:1、冻鱼片:冬天到赫哲族人家去做客,有两种食品肯定是少不了的,那就是烈酒和削冻鱼片儿。冻鱼片儿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就是把新鲜的冻鱼皮剥掉,将鱼肉削成大而薄的片儿,蘸以韭菜花、醋及辣椒油等调和成的沾料食之。不过,可千万别小瞧这剥鱼皮和削鱼片儿两道工序,那可是衡量赫哲族妇女烹调技艺高低的一项标准呢!

氽鱼丸子:多用狗鱼、大马哈鱼、胖头鱼和鳡鱼等一些肉质比较发粘的鱼来氽鱼丸子。这道菜肴的主要特点是:氽好的鱼丸子颗颗洁白、表面细嫩,发亮,口感也特别软嫩,入口即化。吃两口丸子,再喝几勺鱼丸子汤,满口清香,美味无穷。

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特色饮食:1、八宝茶:一般在茶中配上元胡、冰糖、枸杞、葡萄干、核仁(杏仁)、果干、芝麻、红枣等,俗称“八宝茶”,或盖碗茶。经常饮用八宝茶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小编生活在宁夏,这里多介绍点哦。

油香:俗称油饼,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

丸子汤:丸子汤继承了回族的传统美食“九碗三行子”,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二六工”丸子汤更是远近驰名、闻名遐迩。

油塔子:油塔子形状似塔,是回族人发明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现在已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的美食。

椒麻鸡:椒麻鸡是一道流传于新疆的传统名菜。主料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成品麻醇咸鲜,质地软嫩,清爽可口。

黄面:奇台县等地的回族人中,多有出名的拉黄面师傅,拉出的面细如游丝,柔韧耐嚼。再加上配料精致独到,蒜、醋、辣味俱全,深受群众欢迎。而昌吉州流行的“烤肉拌凉面”独特吃法,更是受到外地来客的青睐。

凉皮:凉皮是用普通面粉做的。把面和好后,先洗面筋。洗后,把面水澄清,倒去上面的清水,把下面的面浆搅匀,用勺子舀入蒸屉的凹盘里,厚薄要均匀。蒸上三分钟,连盘取出,揭下,晾透。一般凹盘有两只,轮流做,速度快。

夹沙:传统夹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比较复杂,皮是用鸡蛋和面混合后油煎出来的,馅是和丸子一样的。先将鸡蛋皮铺开一张,馅先不油煎,直接铺上去,然后再盖一层皮,切成想要的形状后,再过一次油。

酸奶: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九碗三行子: “九碗三行子”是回族正宗的宴席,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菜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而且上菜时也有一定的规范程序。

三炮台:回族的盖碗茶亦称三炮台。因盛水的盖碗由托盘、喇叭口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故称盖碗茶或三炮台。

回族待客普通的一桌筵席

回族最受欢迎的名吃——手抓羊肉

宁夏回族群众最喜欢吃的面食——羊肉揪面

宁夏回族面食--羊肉臊子面

回族面食

回族小吃——粉汤饺子

回族特色菜品——红烧羊蹄

回族清真名菜——烤羊头

已经普及全国回族清真面食——牛肉拉面

烤全羊

果汁牛肉:原料必须由回族的阿訇或回族人中有名气的把关采购,牛必须是健壮的牛,再由阿訇宰杀,取其精肉盐渍过滤,用水煮沸,去尽血水,入卤进味,制成坯料,取纯菜油烧至一定温度,投入坯料油炸,滤尽余油,拌以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工的香料和花椒粉、辣椒油、熟芝麻及少许糖制作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产品质纯细腻,麻辣香酥,入口化渣,余味绵长。

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特色饮食:1、芭蕉肉:选料特殊,山八角,生于热带林中,属野生香料,状似砂仁,味比大料浓郁。桔叶以酸桔子叶为好。芭蕉清香,猪肉咸鲜,香料味浓郁,是基诺族传统名肴。

油煎扫把虫:扫把虫是客至现去采来待客的佳品。此虫寄生于扫把草,白色,长约一手,像筷子那么粗。焙干煎香,营养丰富,味道很像青豆米等。

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特色饮食:1、景颇族砂锅炖竹鼠 这是景颇族人款待亲朋好友和贵宾的特有野味佳肴。原汁清汤.醇香四溢,鲜嫩味美,回味隽永。

舂筒菜:景颇人的“舂筒菜”可谓餐桌上的“永恒主题”。 舂筒菜的主要佐料是豆鼓、辣椒、姜、蒜、苤菜、小酸茄、野芜荽等。 “舂菜”不但营养丰富,口味好,还具有疏风除热之功效。

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特色饮食:1、库鲁提苏依合希:即酸奶面条或酸奶疙瘩汤面。把酸奶疙瘩放在水中泡软,搅拌成糊状,加水烧开下入面条。有的地方还用鲜奶加水烧开下面条。酸奶面条是典型的牧区饮食,吃起来又酸又有奶香味。

马肠:马肠是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肠子,洗净,再把马的肋条肉切成条状,放好咸盐调料,塞进长约1米的马肠内,两头用畜筋扎好,挂在屋里风干,两个月左右即成。

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特色饮食:1、烤 茶 :烤茶的制作有多道程序:首先是把茶叶放在陶罐里,再在火塘边烘烤,用手不停地抖动陶罐,让陶罐里的茶叶烘烤均匀,等到茶叶烤出香味,往陶罐里倒入滚烫的开水,陶罐里会发出“唏唏”的响声,烤茶水就做成了。

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特色饮食:1、甜糟:用黎族特产山兰糯米发酵制成。海南风味美食黎族甜糟的营养功效 - 甜糟营养价值很高,用来煮鸡蛋则更香美。如果将甜糟装在坛里深埋地下,经三、五年挖出,则甜糟已全部化为浆液而变成“山兰酒”。

傈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特色饮食:1、竹筒酒: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烟与饮酒的习俗。嚼烟时,先将烟丝放入口中,然后放点由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一起熬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和熟石灰慢慢咀嚼。不久,口唇就象抹了椰子红。饮酒时,主人取一竹筒酒,与客人脸贴脸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则就要从头来过。

排骨鲊:此菜采用两次腌制过程,第一次腌10天,为的是使排骨入底味.第二次用各种调料,香料腌制30天,为的是使排骨在入底味的前提下入香味.

软软 甜甜 糯糯的 只有传统的做工和最好的配料(黄米、糯小米 本地土猪肉)才能做到这种口感和味道

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特色饮食:1、“拉布夏岗当”——凉拌獐子菌。在喜马拉雅山低海拔的热带雨林中,盛产世界三大野生食用菌之一的獐子菌,它形似香獐毛而得名。这种凉拌菜,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它含有极高的蛋白质,营养丰富,是优良的滋补品。

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特色饮食: 1、 满族八大碗: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 、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 、御府椿鱼 、阿玛尊肉。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萨其马:油炸条甜饽饽,是著名糕点。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原意是“狗**蘸糖”,是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萨其马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点之一,过去在北京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等。萨其马具有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

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甜酒:甜酒,门巴话叫"曼加强"。门巴族的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爱喝甜酒,他们把甜酒当作饮料,喜庆节日,从早喝到晚,如果喝醉了,喝点辣椒水,就可以解酒。墨脱夏季气候炎热,百姓疾病较多,常饮酒,可预防一些疾病。

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特色饮食:1、养背子:蒙古民族最喜欢的名贵菜肴,只有在祭祀、婚嫁、老人庆寿或欢迎亲朋贵宾的宴席上才可见到。养背子,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不含胸叉),放入锅中,加上凉水,待锅开后,加上少量的盐,讲究火候(过了则老、不可食用),待煮好后,取出后,在大盘子中摆成羊的爬卧姿势,即可上席。

马奶酒:马奶酒是蒙古族传统饮食,为蒙古八宝之一,蒙又称元玉浆,据传为成吉思汗的妻子发明。马奶酒由马奶发酵而成,呈乳白色或略带透明的乳白色。传统的马奶酒酒精含量很低,不过1.5到3度,更接近饮料。但随着酿酒工艺的提升,马奶酒的度数也有所提高,现今市面上的马奶酒酒精度数20多度到40多度不等。马奶酒的味道,酒香中带着奶香。度数较高的马奶酒,在刚入口时,与普通白酒一样,有较为刺激的辣味。但是辣过之后,便会体会到浓浓的奶香,所谓口齿留香,即是如此。

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特色饮食:1、三叶虫茶:湖南城步县的苗族族群众都会制作一种似茶非茶的“茶精”------三叶虫茶,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此茶装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说明三叶虫茶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清光绪《城步乡土志》载:“茶有八峒茶,略可采用。亦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为虫茶,收藏耐久,大能消痰顺气。”城步三叶虫茶作为贡品进京前后长达170年。

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特色饮食:1、油茶:务川仡佬族油茶是极具地域特征的一种茶汤,早晚喝油茶,普通茶道不是“泡”,就是“煮”,但务川仡佬族油茶却讲的是“熬”。 在县城喝油茶主要是 “品味美食”,帮常佐之以荷包蛋、花生、包谷泡等干、脆食品,油茶里还放有炒米花、猪肉做的脆哨等。

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特色饮食:1、丽江火腿粑粑:金黄酥脆,香甜可口,油而不腻。不易变质变味,做好后放置数天,不会霉。

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特色饮食:1、“咕嘟酒”: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子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即改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开水或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稍加酝酿,即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既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特色饮食:1、饭肠:每年金秋是各家各户宰杀年猪的时候,肥猪宰杀后,制作猪膘肉时余下的内脏可制作出一道道别有风味的地方佳肴,其中饭肠是最有特点的一种美食。饭肠一般用猪肠灌制,先把猪肠洗净,然后去油翻面,灌入拌有香油和佐料的米饭,然后放入开水中煮片刻即可。食用时,切成小片或小截,用炭火烤烧食用,回味无穷。

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特色饮食:1、乌米饭:“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乌米饭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并带有油光,香软可口。

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特色饮食:1、呵况:呵况是水语,意指糯米饭。这种糯米饭不是寻常的糯米饭,它的加工程序比较多。水族人在稻谷成熟的时候,要过“新米节”,庆贺丰收。这个节日有两大特色,一是节日轮流过,二是吃“呵况”。 一家蒸饭,满寨飘香。这种糯饭特别香,吃起来口感格外好。呵况蒸好后,以穗杆编成碗,开甑第一碗,要恭敬地摆上供桌敬祖宗。来过吃新米。

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特色饮食:1、奶粥:塔吉克族日食三餐,喜将面和奶或米和奶一起制成主食。如显尔克鲁齐(奶粥,将洗净的大米加牛奶煮成的粥),或西尔太里堤(奶面片,用牛奶和面,然后擀成薄片,再用牛奶煮熟)牛奶煮烤饼均离不开牛奶。

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特色饮食:1、古拜底埃:塔塔尔族妇女素以烹调技艺高超著称,善于制作各种糕点,如用面粉、大米加奶酪、鸡蛋、奶油、葡萄干、杏干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内层松软,风味驰名新疆。

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特色饮食:1、沓呼日:"沓呼日"是土族人招待客人的特有食品。在麦面中加上清油、盐水拌匀,做成圆饼,放进灶内烤熟,吃起来酥脆可口。土族人招待贵客时,桌上要摆一个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一盘大块肥肉,上插一把五寸长的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这是主人对贵客最尊敬的招待。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特色饮食:1、粉蒸肉:凤凰人每年立夏前后都喜欢蒸上一碗米粉蒸肉,据说立夏日吃了不会生痱子。人们把大米加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后研磨成粉,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渍上辣椒油、酱油,再加白糖、料酒、味精等调味品,然后倒入米粉拌匀,再将粘满米粉的肉一片片叠在碗内,上笼蒸熟至烂,吃时将肉扣在盘内即可。有的在肉内又拌入适量豌豆,使菜有粉香,又有碗豆清香,荤素鲜腻,别有风味。

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特色饮食:1、鸡肉烂饭:是佤族人民逢年过节或办婚丧大事时必备的饭食,佤语称为“每押”。其成品味道香美、营养丰富,是颇受称道的佤族食品之一。

明天还有哦,继续关注吧!

更多内容请关注

中外美食汇微信公众号:world-meishihui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