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心理学依据

 渐近故乡时 2015-05-29

 

人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往往不太在乎,却很珍惜千辛万苦得到的。这种物质得到满足后,总会去寻找精神层面的东西心态,有理论依据吗?

来源:千人智库


  四十年前,约翰·列侬唱到,“Imagine no possessions, I wonder if you can”,拥有(possession)这个概念本身是个很有趣的考虑、探究和辩论的主题。拥有(所有权)和采取行动(taking action)是彼此相反的概念,前者代表静态、无行动,后者代表动态、行动本身。据此,出现了心理、哲学上的重要问题:获得快乐哪个更重要?拥有(所有权)还是采取行动获得?

  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Psychology》(心理学)上发表了日本大手门大学和广岛大学Kohji Hayase、Mitsuhiro Ura两位学者的一篇文章,学者在研究中探讨日本人对这两者的偏好,并评估偏好与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和年收入的关联,进而探讨人们偏好的原因。

  在2010年和2011年的两次研究中,共有居住在日本的2000多名受访者接受调查。在2010年的研究中,调查了影响幸福的两个因素:拥有和行动。更多的人偏好通过行动来获得快乐,女性比男性、年长的人比年轻人更偏好行动。日本人的趋势与美国研究(采取行动替换成体验)中的趋势相似。此次问卷调查可以自由书写,受访者写出了许多偏好的理由。偏好拥有的理由包括“我喜欢有形的东西”、“我喜欢被想要的东西包围着”等等。另一方面,偏好行动的人有“行动的时候我更享受”、“来自所有权的幸福感只属于一个人,我们可以和周围的人一起行动分享快乐”、“拥有的快乐会消逝,但行动带来的快乐会让我们生活充满新鲜感”、“我在物品的使用中,而不是拥有中感受到快乐”等理由。

  在2011年学者对这项研究进行了延展,由更偏好拥有和行动这两个选择,增加到更细化的六个程度的选择,还增加了选择的频率分布统计。研究仍然得出更多人看重行动的结论,偏好人群也与2010年的一致,同时教育水平高的人更偏好所有权,与人们的年收入没有关系。

  为什么大多数人更喜欢行动而不是通过拥有来获得幸福、快乐呢?学者确定了四个突出的要点。

第一、物质财富有其缺点。

人们比喜欢稍纵即逝的东西、不真实的自我,或过于俗世的东西,这些都是拥有、所有权带来的。虽然物质上拥有对于生活是必需的,但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此。物质拥有带来的快乐短暂,而且容易失去、腐坏,离开人世时也无法带走。

  第二、人们更愿意从与别人一起做有价值的事情中获得快乐。

人们喜欢为了某些人做事,也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做一些快乐的事情。

  第三、人们追求幸福,是为了不受限制、主动或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受限、被动和为了满足。

显然通过行动来获取快乐更胜于拥有的快乐。

  第四、物质材料是地球给予我们的。

从哲学的角度看,我们并不“拥有”物质财富。比如屋子里有一支铅笔,假设只有一个人走进去,看到了铅笔。她想拥有它,就把它拿走了。这种从不拥有到拥有的过程,都是她的想法,实际上铅笔并不属于任何人。

  至于这项研究中的男性为什么比女性更在乎拥有、所有权,年轻人比年长者更看重拥有带来的快乐、幸福,学者认为都是未来的研究很有意义的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