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村落”宋家村——胡同里话沧桑

 老刚 2015-05-30


2015年的一个周末,天气晴朗,探访太行古村落继续进行。从邯郸市区沿人民路向西行驶,沿着邯武快速路奔向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宋家村,进入武安境内309国道立交桥左转驶向涉县方向,继续行驶至午汲立交桥,左转走省道222向磁山方向,从磁山右转沿着206县道向西南方向,路上车少,很快就到了宋家村。


在村口有几个老乡,有说有笑的正聊天晒太阳。看到我们拿着相机,就主动与我们搭讪,我们表明身份,老乡热情地主动给我们做向导,我们一边与老乡唠嗑,一边欣赏着宋家村古老的建筑,一边体会宋家村的历史文化。


老乡告诉我们,宋家村属于涉县关防乡,离县城大概40公里,整个村庄坐落在太行山脉南端的山谷中,清漳河上游支流绕村而过,给这个村庄增加了山清水秀的味道。


老乡说宋家村大多都姓宋,除宋姓之外,还有郝姓,但仅有一户。据村中的明代万历年古碑记载,公元1368年—1398年,一个叫宋马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这个村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老乡走在青石铺的小巷内,看着历史的沧桑,眼前就是村中最有名气的建筑举人府。府中的这位举人是一位武举人,名叫宋士荣,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听老年人讲,他是一个正直善良、处事公道、乐于助人的人。现在的举人府,已经不见当年威武华贵的气势了,门外的旗杆石,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被挪走了一块,另一块略显孤独地立在那里。如果不是村民介绍,我们根本不会知道它们的功用。举人府的大门楼很有特色,门两边各立一木柱,下面垫有刻着图案的基石,支撑起整个门楼。门楼顶部的瓦当间尽管长满了野草,但看上去依然整齐有序,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建筑特色。双开的木制门,上部有一些精美的木刻图案,还配有木制牌匾,整个门楼均是明清时代的风格,美轮美奂中透着沧桑。走进院落,主房为木制板棚楼,经历多年的风吹日晒,那些木制板都有些变形,颜色也成了咖啡色,但从那些精美制作的木格子门窗中,依旧可以看出当年举人府建筑设计的精心和细致。


老乡带着我们来到一个过庭院,这个院子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大门口是两层小楼,圆形窗口,建筑高大、气派。穿过长长的过庭,来到二门,后边是东西两个院子,东边是一个四合院,主房为砖木瓦结构,隔扇门精致美观,两边有厢房。西院是瓦房楼,半圆形门窗,具有典型的明清时代特色。走进这样的院落,满脑子都是电视里的镜头,只不过现在是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历史的痕迹。

跟着老乡走在村里的胡同内,胡同大都保持了原有的风貌,铺路的石块,穿越时代风雨,已被磨擦的很光亮。走在那些胡同里,沿途会看到很多拆下来的房柱石基,上面大都刻着图案,我们情不自禁会停下来端详半天,感受先辈们的尚美情怀和细致的生活。在街口胡同,看到一块“以德服人”的牌匾,仔细看上面的文字,原来是一块制作于1914年的牌匾,匾文是“大硕德宋老先生匾额之喜”。这就是太行百姓高尚的品格,形成了宋家村淳朴的古老民风。像这样的牌匾还有很多,虽然没有了原本的色彩,字迹还是可以辨认的,有“凌云志”、“万古吉祥”、“惠吉迪”、“静中居”、“积善家”等等,从这些牌匾可以看出,这个家族主人的修养和崇善扬德的家风。


村中还有两棵古槐,老乡告诉我们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除此之外,散布村中的还有多处庙宇,如佛爷殿、关爷庙、龙王庙、山神庙、土地庙等等,最有名气的是建于明万历30年的佛爷殿,殿里的一尊碑刻记载了宋家村的建村历史。


宋家村是太行山南部较为典型的家族型村落,现在的村落大致分三部分,村北和村南由新建的民居组成,已经是现代化气象。中间是老村,由清代民居组成。民居依山势而建,以传统的四合院为主,材料多为石头和砖瓦。石屋抗风化,石头本身又坚固耐用,所以一些老房子能够保留至今。


宋家村现在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宋家村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之后,有关部门就对宋家村的保护做了详细的规划,看过这么多的古村落,宋家村保护的还是比较好的,虽然有一些古房子已经被拆掉重建了,在不久的将来,宋家村,这个古老的村庄定会绽放出古韵新采。



文章:中原商报 峻岭

图片:昀泉视界、中原商报

编辑:小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