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峭壁湿洞 深达200米古银矿开采艰辛几多

 高山仙人掌 2015-05-30

峭壁湿洞  深达200米古银矿开采艰辛几多

探秘闽东古代科技文明系列之二

作者:周晓京     文章来源:宁德网 更新时间:2012-4-20 9:17:26

 

  宁德网消息 (记者 周晓京 /图) 银,可以打制成精美的首饰和银器,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我市各地都着悠久的以银饰、银器作为聘礼的婚俗。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更是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在古代,银是怎么开采、炼制的呢?

 

据了解,在历史上,闽东曾是全国主要的产银地之一,直到现今,在我市地域内还存留着多个银矿的旧迹。早在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3),就有关于闽东银矿开采和冶炼的记载。而这些最早被记载的银矿,就包括被称为现在周宁县境内的“明代全国六大官办银场之一”的宝丰银场和蕉城区虎贝乡境内的黄柏银场。然而,现今在闽东,这些古代的银坑何去何从?带着这种好奇心,413日,记者专程前往虎贝黄柏村的古银坑探访。

 

  探寻黄柏古银坑

  ◆据说满是积水,洞壁平滑得像刀子割过的豆腐

 

  从虎贝乡到黄柏村,还有20多公里的路程,车子在距离黄柏村还有几公里的地方拐入一条宽不足两米的沙土路后,不久就只能下车徒步了。我们在前来迎接的村干部姚茂松的带领下,不顾雨天路滑,继续前行。姚茂松说:“这里再往北不远,翻过一座山,便是屏南的地界了。”

 

  山路弯弯曲曲,我们一路下行,山势越来越陡峻。从上往下看,可见幽谷深切,底下是湍急的溪涧,两边是悬崖峭壁。我们顺着土路下行了约200多米,但还未到达目的地。很难想象,古代的人们是如何下到如此深的山谷中来采矿的?

 

  走了好一会儿,终于到达了一处峭崖之间,顺着村干手势望去,果然看见几个幽深的山洞口。然而,这些并不是古代银坑的原洞口。姚茂松告诉记者,这些外面散布着新土石的矿洞其实是近年的矿业公司开采铅锌矿时留下的,而古代的银坑却隐没在了山崖中。

 

  顺着他的手势,我们看见在新近矿洞附近的峭壁上,还隐约分布着几个山洞。“这些就是旧时的矿洞口了。”姚茂松说。

 

  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大多被掩蔽,已经没有路通往这里了,也因时间关系及条件所限,我们无法上到崖洞去看看旧时的银坑究竟是怎样。

 

  姚茂松说,他十几年前到过银坑,当时坑里满是积水,要用水泵将水抽走才可以入内,过去听下过银坑的村里的老人说,里面的洞壁异常光滑,像刀子割过的豆腐一般平整,见过的人都感叹古人的采矿技术,他们却难以想象当年是如何将这些矿洞挖得如此平整的。据资料所载,黄柏的银场中藏着很多矿洞,有的深达两百多米。

 

  据介绍,黄柏银场矿点分布于附近的东宝山、白信山和石狮山,现遗留有采矿洞200多个,矿井深浅不一,最深者达到200多米。

 

  不过,记者在日前走访中发现,由于历史久远,矿洞多数隐没于荒山峭崖之中,鲜有人至,但在黄柏村干部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两块记录当年采矿企业“华兴公司”的碑界石刻。上刻“华兴公司界,左至峰仙洞,右至池尾坑底,民国九年立”等字,据考证,自宋代在当地发现银矿以来,历经千年开采,时采时停,后来矿脉渐衰。明清时期一度有所发展,而最晚的一次是在民国二年(1913),华兴公司获准开采东宝山及石狮山铅锌矿。

 

采矿炼银几多艰辛

◆每斗最多仅得六七两

 

  在黄柏银矿旧址,若不是近年新开的机耕道,记者走到峭崖就已举步维艰了。很难想象当年的矿工如何能够到达这些峻岭陡崖的?矿工们又是如何用肩挑手扛将这些矿石运送到矿点去洗练的?

 

  古时,采银方法十分落后,矿工采银环境艰苦,生活条件恶劣。宋代赵彦卫的《云麓漫钞》记载了采银矿实情:“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数十丈,烛光自照。所取银矿皆碎石,用臼捣碎,再上磨,以绢罗细。然后以水淘,黄者即石,弃去;黑者乃银,用面糊团入铅,锻为大片,即入官库。候两三日,再煎成碎银,每五十三两为一包。”

 

  《天工开物》对银矿开采的记录尤为详细。官办银场由矿场主或商人承包后,首先要寻找矿点。在有银矿的地点它的上面会出现一堆堆微带褐色的石头,采矿的人要挖土十丈或二十丈才能找到,这项工程动辄花费数月经年。而银矿还会有纵横分布的支路,在找到含有银矿的“银苗”后,采矿者还要分成几路横挖寻找。在采掘过程中,为了防止矿洞坍塌,要横放木板支撑洞顶。采矿工人在黑暗潮湿的洞穴中,点起小灯笼,随着银苗支脉去挖掘,一直到取到矿砂为止。

 

  矿砂质量高的每斗可以提炼出六、七两纯银,中的可得三、四两,最差的有一、二两。矿砂采到后,还要交给官府(银场由驻省御史或朝廷所委派的太监管理)检验分级,规定税额。最后才进行提炼,宋应星把这种方法称为“淘厘锱”。

 

  这种全国通用的采银方式,在黄柏银场自然也不例外。据说黄柏银场当时采矿用锤、钎、锹等简单工具,由人力采运,所冶炼出的银量少质差,逊于国内其他银场。

 

课税沉重  起义诸多

◆传说7监官被压埋矿洞

 

  我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矿产资源储藏较为丰富,其中以银、铁、铜矿的开采最为知名。我市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陈仕玲对虎贝的黄柏银场就有过考证和著述。

 

  据陈仕玲介绍,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一·常贡》就有记载:“银,元佑间设宝丰等场二处,每岁贡银。”这“二处”银场即包括黄柏银场在内。乾隆版《福宁府志》卷之十《食货》记载宁德县有:“黄柏银坑”,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一·舆地·物产》则有:“黄柏银场,在二十都。时与宝丰同发,寻因矿脉微绝遂不复发。明季尚设卫官,以防盗采。今久废。”

 

  在黄柏、文峰等虎贝的一些乡村,至今还流传有皇帝派“道台”来黄柏督办炼银时,因塌方被埋在矿洞的故事。随着时代久远,传说变得富有了神秘色彩。

 

  姚茂松告诉记者,据说古代这里曾经有过上千人在这里采矿,监官们对工人们管得很严,经常打骂。有一天,来了个衣衫褴褛的拄着拐杖的老人,监官们对这个老人也是很粗暴的要他走,不过,有一个在银场做饭的厨师看不过眼,悄悄地给了老人几个馒头。于是,老人对厨师说,夜里这里将发生山崩,你快些儿走。厨师告诉人们,他们却不信,还被嗤笑,于是只得自己走了。结果,夜里果然发生了山崩,其中7个守矿的监官被封闭其中。据说后来的当地人们在从事祭祀活动时,还经常能听见洞内有这7人说话的声音。

 

  如今,这些传说已不可考,但有资料表明,这里确实曾有过大规模的开采历史。从宋朝开始,就有开采银矿的记录,前后持续了几百年,最盛行的时候,这里有过矿工达上千人,并设有卫官管理。

 

  据陈仕玲考证,由于银矿开采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些朝廷有识之士极力呼吁予以停止。明代邑人刑部尚书林聪就曾针对地方沉重的银课负担,向朝廷上呈《请免宁德县除办银课外别项差办状》的奏折。

 

  另一方面朝廷为了增加赋税收入,在财政困难时期又恢复开采。造成了银矿时开时停的现象。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提到:“凡银中国所出:浙江、福建旧有坑场,国初(指明初)或采或闭。”

 

  随着后来矿脉资源的枯竭,这里的开采产量日少,但是朝廷的捐税不减,终于,在明末闽东包括黄柏银场、官山银场、宝丰银场等的许多银场爆发了矿工起义,这些起义最终被平息,但是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传奇故事。

 

  银矿停止开采的时候,朝廷也会派出官兵把守,以防民间盗采。嘉靖版《宁德县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黄柏银场)在二十都,因矿脉微绝,坑穴封闭。设福宁卫官领军一百名屯营上下轮年把守。嘉靖二十五年定议专设延平、邵武二卫官军如旧轮班,御绝流徒盗采。”此后闽东各地矿场由于矿脉走向改变或资源枯竭,银矿的开采逐渐废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