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秘籍】悬念大师教你写出最“悬”的文章!

 长沙7喜 2015-05-30

按:悬念大师是导师团学生给一辉导师的雅号。他创造的悬念作文课程,深深吸引了孩子。本文就带你揭开悬念作文神秘的一角。


一、认识悬念

  

  什么是悬念?简单地讲,悬念就是作品运用巧妙的方法,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吸引读者往下看,直到弄清事情的结果、真相。

  

  这种方法就是悬念作文法。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看了你的故事之后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所以,你学了这一招,会用这一招,那你的作文就有可能班级无敌了,甚至是年段无敌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悬念作文法中的“一波三折”法。

  

  跟着课本学作文,跟着名家学技巧。我们先来学习一篇课文《半截蜡烛》




  二、认识悬念作文法

  

  要理解课文一波三折的写法,我们必须先了解课文内容中的故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种神奇绝妙的技法。

  

  《半截蜡烛》让人莫名其妙。

  

  任何事情,都有个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阶段。我们先来看看故事的起因。

  

  (1)故事的起因

  

  交代情节藏匿地点,要保证它完好无损。

  

  总结:起因中有铺垫,藏着悬念的种子。

  

  (2)故事的发展

  

  告诉两个孩子要“不惜代价守住它”。

  

  总结:发展中有暗示,悬念种子在发芽。

  

  (3)故事的高潮

  

  三个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很奇怪,检查完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中尉甲点燃藏有秘密情节的蜡烛;引发了悬念的一波三折。

  

  3、一波三折法

  

  (1)一波一折

  

  伯诺德夫人点燃了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又被中尉甲点燃了。

  

  (2)一波二折

  

  杰克想取走蜡烛去柴房抱柴,被中尉乙一把夺回。

  

  (3)一波三折

  

  杰奎琳想拿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少校同意了。

  

  总结:一波三折写法:

  

  1、行动一,没完成,危机还在;

  

  2、行动二,没完成,危机还在;

  

  3、行动三,能不能完成,担心中。

  

  (4)故事的结局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总结:结局中写出结果,自然结束。



三、总结悬念作文法


这是这篇课文中的一波三折悬念写法。其他故事中的一波三折写法,基本一致,只是随着故事的叙述,稍有小变化。



四、巩固“悬念作文法”

  

也许有人说,悬念作文是写这样的生死危机、命悬一线、千钧一发的事,现在和平年代,和谐社会,哪还有这样的事啊?即使有偷盗、推动、凶杀案,也不是我们少年儿童能做做的事啊!你叫我们写悬念作文,哪有什么内容可写啊!

  

我们这个和平年代,和谐社会,有没有内容可以写悬念作文呢?

  

为了进一步了解“悬念作文法”的写法,我们先来欣赏一篇《跟着课本学作文》中的例文《回家》。

  

回家/小超超

   晚上9点多了,妈妈还没有来接我。我告别外婆,独自走下六楼,打算在下面等妈妈来接我回家。

  

  天色很暗,我走下最后一格楼梯时,突然响起一阵“汪汪汪”的狂叫声。黄色路灯照耀下,有一只狗就站在大门前,冲我狂叫。

  

  这是一条金巴狗,平时挺温顺可爱的,可是现在却是毛发狂竖,面目狰狞,狂叫声中,好像在说:“你是谁?怎么到我的地盘来?”我顿时胆战心惊,咋办?前进还是后退?犹豫片刻,“自古华山一条路”,只得壮着胆子往前挪步。

  

  才迈开一小步,它就气势汹汹地向我逼近。“啊——”我魂飞魄散,不由自主地惨叫一声,转向拔腿就往楼上跑。我一边跑一边心惊胆战地往回看,那条金巴狗撒开四蹄,奋力向我追来。我跑得越快,它追得越紧。我想起妈妈曾说过:“你见到狗千万别跑,一跑它就会来追,甚至来咬你!”想到这,我更是惊恐万分,心想:绝对不能让它追到我,不然我就惨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跨着台阶。楼梯的路灯不好使,回头只能隐隐约约地见一只“发疯”似的狗,在我后面狂追,那种跑步的“嚓嚓嚓”的声音,掺杂着“嘿嘿嘿”的吐舌头声,吓得我魂飞魄散。

  

  在那“嘿嘿嘿”声中,我一个劲儿地狂奔,只想跑回外婆家中。可是我哪有狗跑得快啊——那条“疯”狗终于追上了我。我整个身体都感觉僵硬了,绝望地蹲在楼梯墙角边,闭上眼睛,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想象着那惨烈后画面:金巴狗扑到我身上狂咬,咬破我的衣服,咬开我的皮肉,鲜血汩汩地往外流……

  

  嚎叫声中,身上并没有狗扑腾撕咬的感觉,也没有皮开肉裂的痛苦,我慢慢睁开眼睛,狗蹲在楼梯上方疑惑地看着我,一个大婶正走到我身边,安慰我说:她的狗并不是来追我,她正要回家,看到你跑,它也好奇地跑起来。一边安慰我别哭,一边扶我下楼梯。

  

  这时妈妈赶到,得知事情的经过,笑着说:“你呀你,它就是外婆家隔壁的那只狗嘛!它是散步回窝与你偶遇的。”这时,我才醒悟过来:原来那只狗也要急着回家,像我一样呢。

  

  唉,是我“自作多情”,白受这番恐惧的折磨,害得我嗓子都喊痛了、哭哑了。


五、练习“悬念作文 一波三折法”

  

1、寻找故事中的波折因素

  

写悬念作文,首先要有寻找故事的中波折因素,有了波折因素,才能写出悬念作文。

  

例一:

  

大家还记得第二讲,“抓住具体写趣味”这一环节节分析的“捉泥鳅”这个片断吗?当时还叫同学们增加一些情节,写出童趣。

  

当时的《捉泥鳅》情节是这样的:

  

池塘里的水不深,能看到河底的淤泥。通常我会带一个网兜和一个水桶,先在岸边静静观察,看到哪里冒水泡,立即在那用网兜往泥里插,提起来,洗掉淤泥,一只活蹦乱跳的泥鳅成了我的俘虏。再静心等待,再接再厉。一般情况下,半小时我便能捉到七八条泥鳅。

  

可以写出当时捉泥鳅时发生的种种意外,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波折感。在当时上课,有很多很多同学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许多增加波折的建议,这些建议,就是写悬念作文一波三折的重要因素,我们来看看:

  

  冒泡假象

  

  插后面

  

  可以写泥鳅挣扎

  

  和泥鳅的“战争”

  

  写出泥鳅跑了

  

  做到手的泥鳅跑了

  

  网兜破了

  

  差点摔到池潭里

  

  我跌在池潭里,脏了一身

  

例二:

  

再看看打雪仗的,如何写了故事的趣味性,波折感,同学们们提了这些建议:

  

  可以写自己被打中了好几弹

  

  一不注意吃了对方一弹

  

  我被打哭了

  

  狗吃屎

  

  砸到了自己

  

  我被打得鼻青脸肿

  

  可以写自己被打中了好几弹

  

  一不注意吃了对方一弹

  

  做了一个大雪球,但没打中

  

  雪球砸到脸,变成了一个雪人

  

  对方偷袭

  

  想打别人,自己却摔倒了,

  

  被砸到鼻子,

  

  我还没有打到别人,就被别人打了

  

  把车砸了

  

  被老师骂

  

  打到了老师

  

  打的老师掉眼镜

  

  打到了校长

  

  2、设计故事中的一波三折

  

有了故事的波折因素,是写好悬念作文的必要条件,但不等于就能写好悬念作文。还必须合理地安排这些准备的波折因素,按从小到大,从轻到重,递进式地排列。

  

注意这个递进式的排列,在人们的意识习惯中,在情节发展的需要中,总是把最重要的、最严重的、程度最重的放在后面去。

  

请大家选择上面的一件事,《捉泥鳅》,《打雪仗》,其中一篇,设计一下一波三折的情节。

  

一、《捉泥鳅》:

  

  1折:

  

  2折:

  

  3折:

  

二、《打雪仗》:

  

  1折:

  

  2折:

  

  3折:

  

三、给自己的故事,设计一个一波三折的情节

  

  《故事题目》

  

  1折:

  

  2折:

  

  3折:


六、总结:悬念作文“一波三折”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