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黄石品种大盘点

 金卡罗 2015-05-30

寿山村南面的内外洋隔界的高山山麓中,一股小清流从溪口流出,此溪当地人称为坑头溪。从溪口流出大约五、六百米处和从高山西侧流下的大段溪水汇合,汇合后的溪流就是寿山溪。沿溪而下,弯弯曲曲,从寿山村内外洋绕过,又与发源旗山的大洋溪交汇。后经廻龙、双溪、带下及结门潭后缓缓流入连江县境内。这就是那条闻名华夏,孕育至美之石的溪流,岁月中在其周遭水田内出现的,或黄,或白,或炫丽,或朴拙的田黄石,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之功,那么万变的田黄石究竟有多少种呢?

“坂田”名称的奥妙

目前人们将产田石的沿溪水田分为上、中、下三个地段,俗称“坂”。对于这个“坂”字,外地人多不解其意,或认为有什么奥妙,其实是地段和地点的意 思。将田黄产区分为上坂、中坂、下坂,这也是当地人的习惯称谓。前人将坑头溪与大段溪交汇的大段以上的水田,称为上坂,大段到大洋溪交汇处这一段的水田称 为中坂,此后至碓下的水田称为下坂,从碓下到结门潭称碓下坂。近年来寿山石农根据近二十年来所产田黄质地和生意需要又习惯地将中坂、下坂合称中坂,碓下坂称下坂。各坂所产田石分别称之为上板田、中板田和下板田。从坑头发源地到下游的结门潭,总长大约七、八公里。数百年来,就在这溪旁或宽或窄、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水田中曾产过不少珍贵的田黄宝石。

以地段区分田黄石

三坂田中所产的田石略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不是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色泽与质地显现上的区别,就是同种田石根据质地及色泽微妙的变化可大致分出何坂段所产。

上坂田 产于上坂,以色泽略浅者为多。上坂田质偏嫩,细腻而晶透,色淡而质灵,酷似坑头水晶冻。此处也产色浓黯褐而质如鹿目类的杂田,亦产白田和带黑皮的乌雅皮田等。

中坂田 产于中坂地段的水田中,大多色、质俱佳,曾多产色浓而质嫩的标准田黄。也产白田及乌鸦皮田。

下坂田 产下坂地段,以往给人的印象是质地凝腻,色泽黝黯,多产桐油地田或黑田,但后来也曾产过不少质地灵透的上好田黄冻,该地所产田石常含细黑点。

碓下坂田 产碓下坂地段,质地虽灵而多硬黝,乾裂偶带青皮;黄而红褐,外层色浓至里而趋淡、萝卜纹明显、细密而稍直。多有虱卵状的小白点。另外还有一种无皮、无萝卜纹、质地嫩,裂格少,质地通灵度稍逊,色泽与下坂田相同,也含有虱卵状小白点者。

溪管田 在中板溪管屋附近的溪底出土的田石。专家们认为是经山洪冲荡而落入溪底的田石,田石久蕴水中,受其浸蚀,外表泛淡黄或暗赭,石质倍加莹澈。在整个寿山溪底偶能发现。

搁溜田 即流石当地人称“猴流田”、“滑溜田”。(搁溜为方言滚动之意),田石经田父耕作翻地,山洪雨水的冲刷转移而露出地面的田石,往往一部份经阳光曝晒而退 化,变的粗涩干裂,纹多偏直、偏粗。色泛绿灰,皮黄而少,肌里伴有黑砂钉与小白点。在上三坂及溪田表层及碓下到回龙、双溪、带下的沙土表层可见,在这些田 石中也可见到如染酱油式的田石,或无纹或有如丝状纹,特别细密。

九手田 产于碓下坂至善伯山脚一带的寿山溪深层砂土中。该田肌理或无纹或纹细如丝,皮多稀薄,色有褐红色,也有淡黄色而泛白者。质地通灵,偶见零星小白点与黑钉。

硬田 各坂所产肌质坚硬而粗劣的田黄,皮泛微绿,质如鹿目皮,甚至如牛旦皮,肌理或无纹,或纹路粗杂,通灵度差且含硕砂。质地略好的类于杂田。而杂田差的也类 “硬田”。无一定标准,然而以硬田制作印章者,仍不失庄重品格,当优于其它山石,兹因属田石家族,无山石火气的“皇家”风度所致。

以色泽区分田黄石

田黄石的色泽普遍泛黄色,无论是白田、红田、黑田、绿田、银裹金、乌鸦皮等,虽色泽各异,但骨子里均带黄味,这是田石泛称田黄的一个重要原因。田黄 的各种称谓是在产地、色泽基础上的称谓。如“上坂田”,即“上坂所产田黄”、“乌鸦皮”即“黑皮田黄”,“白田”即“泛白色的田黄”等。

橘皮红田 色如红橘皮,即橘皮黄之最浓者,色艳似红,黄中泛红。产三坂田,鲜艳通明,萝卜纹细致入化。其占田石产量比例最少,极为稀罕,故材、形俱佳者被列为田石极品。

煨红田 表皮的一部份为枣红色,其它部份则泛黄,或带黑皮及黑斑,产于上、中坂田中,此为田父烧草积肥等人为原因,至使土中小田黄受高热而产生变化的产物。一般质地坚硬、乾涩、无明显萝卜纹,材积极小,不为藏家所重。

橘皮黄田 色近橘皮红,略泛黄色。三坂地段均产,以色泽取名,或有皮,或无皮,多有细密的萝卜纹,质嫩色浓,凝灵润洁,鲜艳通明之标准田黄。用此田作印章可显庄重而堂皇,见帝王气象,为田黄之上品。

黄金黄田 以色泽取名,即橘子快成熟时其皮之金黄色,明快而灿烂。三坂田均产,或有皮、或无皮,萝卜纹细密而隐现,为黄中带赤的标准田黄。以此田作印章者,可显富贵而雍荣,为田黄之上品。

枇杷黄田 色黄如枇杷色者,有浓浅二色,色浓者,较之黄金黄略带赭意,似桔皮黄,色浅者稍淡,三坂田均产,以色取名。或有皮、或无皮,萝卜纹细密有致,温润可爱,气度典雅是标准田黄。

桂花黄田 色如桂花,或浅枇把黄。三坂田均产,产碓下坂为多。以色相取名,较之枇杷黄田略淡而泛粉色,石皮或有、或无,萝卜纹或隐或现,色泽虽淡,仍娇艳无比,深受闺中人所爱。

鸡油黄田 如鸡腹中之块状鸡油者,三坂田均产,以色质取名,灵腻而细嫩、石皮与萝卜纹如桂花田。制为印章,有隐现富贵之感。

熟栗黄田 以色相取名,色如熟栗,三坂田均产,以制印章,庄重大雅,不失文豪气派。

肥皂黄田 色如黄肥皂,较之熟栗黄色淡而滞腻。三坂田均产,有时皮略厚,时有杂质,通灵度也略差,上等肥皂黄田可列为田黄中下品,差者俗称杂田,旧日文人常以之为印。

糖黄田 以色、质取名,色泽黯褐而质如鹿目,三坂田均产,又如浙江临安之玉山山黄,多不通灵,然不失田黄韵味,多无石皮,或有少量石皮,一般无萝卜纹,时有少量杂纹,不明显。

蜜蜡黄田 色如蜂蜡,三坂田均产。以色、质取名,较之鸡油黄滞结,人称之为“蜜蜡”。

蕃薯黄田 色近蕃薯,三坂田均产,以色、质取名,质燥凝,多无纹,不通灵。上等者可列为田黄中下品,差者为杂田。

白田 白色田石,以上品者,色近羊脂玉,又似坑头白水晶而泛黄、泛红。多产上、中坂田。有格,似血缕,萝卜纹细致而鲜明。差者色白而浑浊,有白皮深入肌理。此田稀有为贵,旧日以此田为印章者多高官达贵,以显纯洁、清廉。

金裹银田、白田有黄皮者,罕见。多产上、中坂田,甚名贵。

黑田 黑色田石。或黑中泛赭,或黑中带灰,带灰常有黄皮肌质较其它田石粗,萝卜纹或粗而显,或细而密,产于三坂田,在铁头岭一带水田中居多。近于杂田,人们多以制不定形闲章者。

绿灰田 青绿色田石。肌质细腻而透明,萝卜纹细密而有条理,旧日通常将其列为黑田之中,其实比黑田质优。

乌鸦皮田 又称“蛤蟆皮田”,为田黄、白田外裹黑皮者,皮微透,略带绿灰,或青绿色,肌理多伴小黑钉,多产于下坂一带。

银裹金田 以外白内黄两种色组成的田石,多产上、中坂地段,甚名贵,价与橘皮红田等值。色泽明快淡雅,质纯净而细嫩,萝卜纹细密隐约,一般材积较小,制印多作不定形之闲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