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银仙 飞船万里太空游,四海华人赞不休。 六十春秋一瞬间,西藏路路九州连。 记义乌《倪仁吉笔会》 仰止堂前意万千,犹闻绣阁诵诗篇。 才姿双秀完贞节,画绣诗书八婺绝。 南平吴文化研究会成立献词 文贤访祖踏歌来,榴月和风雅会开。
腾云驾雾九天旋,层叠坡厚似砚田。 大理白族民居 策杖悠游洱海边,雕檐画栋缀山川。 重游国清寺 廿年佛国喜重游,古刹寒山别样幽。 雁荡山观瀑 广谷人喧闻不见,淙淙瀑水动心弦。 游杭州《跨海大桥》 跨海大桥千载梦,青天不再路途遥。 跨海大桥天际回,碧波万倾自徘徊。 义乌大安寺塔重修 巍峨宋塔入云天,九百年来记忆连。 义乌“老大”欢歌奥运专场演出 零八五环壮国风,老年大学乐孩童。 欢歌奥运喜洋洋,年老学堂梳靓妆。 天籁骈田大兴旺 桃花源记久传名,惹得骚人岁岁评。 天籁杯六周年赞 秋风诗意动,雅聚播文明。 赞五个一年级(古风) (2007年秋吴家有5人分别入幼小中高大一年级) 赠外孙书恺 是希望是花朵,要天天向上; 赠孙子吴非 学半疑当释,百尺竿头有志可上。 赠外孙昊霖 书山有路志登攀,逐浪踏波莫谓艰; 赠外孙劲龙 学竹虚心有亮节,自守清贫常俯首。 赠侄儿晓宇 夙怀壮志,习理学文添虎翼; 示长女立新 吴家碧玉喜眉扬,满面风光巧着装。 示次女卫新 坚强品德自欣然,俊秀勤劳克万难。 示儿宇新 功成在志不由天,世事艰难靠攻关。 与青年父母谈家教 生易养难教更难,欧陶岳孟苦寒窗。 赞新声韵 骈田各体绕仙宫,秀色双峰意不同。 读“往事如歌”呈逸芳老师 马老师与我同乡,抗癌养病,寓居杭州15个春秋,康复回义,赋此以慰。 明媚春光鸟声欢,病退安康苑生香。 汗水频滋桃李艳,一心匡正栋梁肩。 赶 青灯七秩养文心,一夜寒梅笑早春。 吴梅城 日出东方念泽东,燎原星火耀长空。 南国小平两度巡,泽民承志竭劳辛。 新纪开初七一三,北京申奥闯雄关。 总理星夜到汶川,痛怜孤苦解危难。 六十华诞新展貌,东风又把柳眉描。 义乌商城 绿水长廊倒影深,高楼两岸唤祥云。 大厦参天夜更佳,车流无尽向天涯。 1956年余在胶东主持主编《屈原笔会》。五十年后,喜沐余辉。2006年在义乌大元村办编《倪仁吉笔会》。承中诗顾问,恩师周笃文教授即兴赋诗并题写书名。 拜读《凝香阁诗稿》 拈得“先”、“阳”二韵,习作绝句,兼填“调笑令”、“浣溪沙”。 同宗晚辈叩前堂,心惠流传锦绣章。 调笑令·盼归 心惠。心惠。故里乡亲思会。晚生何日相逢。眷问宗贤雨风。风雨,风雨,盛世最宜团聚。 浣溪沙·月明中天 梓里今秋喜事连,和谐笔会众欣然,乡亲筹划迓先贤。 《2008海内外诗人“中国·龙游石窟行”诗词大会》诗草 龙游石窟印象 几多风雨几多秋,难遣千疑上笔头。
悲欢离合忆风云,往昔从戎泣鬼神。 国手年高气益隆,余辉焕发夕阳红。 抗震救灾壮歌 零八展望不寻常,抗雪救震斗志昂。 顷刻声中塌了天,学生遭难最堪怜。 宝 中华复兴“荆莲”归,照水凌风共映辉。 险韵偶用赋港澳归 百年多难育奇葩,注目东方举世夸。 幸聆《北斗文学社》肖宝授课感呈 仰君北斗绽奇葩,玉韵金声悦万家。 义乌中学老同学陈渊赴台讲学 采蜜赏花走四方,江南北国乐奔忙。 戊子浙江义浦东诗会偶兴 书榭登临一望赊,乌江滚滚近而遐。 诗坛独步叹公健,笔力雄浑倍有神。 妙句难寻腹内空,捻须搔首过三更。 承教当年日月驰,湖边留影慰遐思。 “戊子”重阳诗会
丁宁、王迎诗友策划,集市府、文化、教育、商报、电视台及各界诗词爱好者20余人,于《湖畔书榭》举办诗会。余不自量力,欲求其诀,惟自信所咏,皆出于灵府。仓促成稿,诚请诗友诗长指正。 笑语欢歌飘耳廓,声声欲动世人魂。 心语自述 一介书生北国行,萍飘齐鲁叹孤丁。 岁月悠悠百味尝,独将秀色永珍藏。 义乌剧院看婺剧二题 赤壁周郎 柴桑已远梦中来,史剧新编喜上台。 三请樊梨花 戏迷聚集寒江关,戏里情牵国与家。 出席天籁中华诗词精英论坛(古风) 天籁盛事人青春,四海承天景色新。 欲振诗魂民族魂,心花又逐笔花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