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文3

 佳佳海洋 2015-05-31

《口技》

一、课文中表时间性的词语的分类是: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两事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二、在下列( )中填上适当的量词:

(1)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把)抚尺而已

(2)俄百千(个)人大呼,百千(个)儿哭,百千(条)犬吠

(3)虽人有百(只)手,手有百(个)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张)口,口有百(条)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三、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1、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是:善。

2、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答:侧面描写,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3、文中前后两次把表演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答:开头提到“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表明道具的简单,作为烘托,与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重提道具,是证实、强调刚才发出的一切声响都主要是从一张嘴里发出的,从而更加突出表演者技艺的精妙。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4、课文中有两处以动写静的描写,请找出来,并体味其妙处。答: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咳嗽;以动写静,更显其静。古诗中这样的例子: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5、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答: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

6、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答: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7、作者是怎样称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8、有人说:“俄而百千人大呼”一句前转接太快,不合生活实际,应当由夫妇一家,写到邻家、街坊,再写“百千人大呼”,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答:这样写反而过于唠嗦,不能表现大火灾“间不容发”的情景,更不能极快地将口技推向高潮,反而冲淡了口技者的技艺。

9.口技者的表演具有逼真的效果,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在哪里?答: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0、课文中重叠使用五个“呼”突出了“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紧张,渲染了紧急气氛。

11、写宾客的神色、动作、心情是为了烘托了口技者技巧之高。

12、为表现口技人技艺的高超,作者运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13、第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口技者的表演经过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1.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

2、本文中的三个通假字是:1 四支 “支”通“肢”肢体 2 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3 与之论辨 “辨”通“辩”,辩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