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若有点“淘”估计难玩陶

 尤里蒙提 2015-05-31

制陶师傅说 最重要的是心静

    看过《人鬼情未了》的朋友,想必还记得里面的那个经典片段,黛米·摩尔与男友一起拉坯,制作陶瓷工艺品——浪漫温馨的画面,在很多人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然而,现在,不需要温习电影,就可以感受到浪漫温情的制陶过程。7月28日,记者走进省城一家陶艺吧——功夫小瓷,亲身体验了一把陶艺生活。

    人们都知道,中国的英文China,把大写C变成小写,china,意思就是陶瓷。最早的外国人,就是以陶瓷来看中国人、中国的。陶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不过,你知道,china最早来源于哪里吗?就是“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的陶瓷蜚声中外,十分有名,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陶艺却一直比较“高深莫测”,并不是什么人都会制陶,都知道陶瓷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背靠景德镇千年陶瓷之都,将陶瓷生产工艺简单化,趣味化,商品化的陶艺吧——“功夫小瓷”,作为国内首家陶艺教育文化品牌,先后为10万多人提供了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体验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景德镇陶瓷的捏雕、彩绘、拉坯、上釉、烧制等传统工艺,自己动手做出了独特的陶瓷艺术品。

    记者观察沉心静气才能做好陶瓷

    其实,记者走进这家“功夫小瓷”之前,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我根本不会做陶瓷,一点美术功底也没有,能做成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和这家店的负责人王杜娟攀谈起来。

    王杜娟先带着记者观看了店内架子上陈列的陶瓷制品,有些是成品,更多的则是来店里制作的客人留下的半成品。每件作品上都用口取纸注明了制作人姓名、电话,等这些作品彻底干燥之后,“功夫小瓷”会电话通知,请制作者来进行再加工,比如给自己的作品彩绘、上釉等等。等你想要做的都完成之后,再由店里的师傅进窑烧制。在125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9小时左右,一件自己DIY制作的陶瓷工艺品就诞生了。

    那么,像记者这样干脆没做过陶瓷的人,也能做出像样的作品来吗?

    王杜娟笑着说,店里有专门的制陶师傅,会在制作时全程指点,最后还会帮你润色、加工一二。所以,完全不必担心,只要你来,并且肯静下心来,专心专注地做这件事,就一定能做出让自己都惊讶的陶瓷来。

    因为制陶过程双手沾满了泥巴,很可能不小心沾到衣服上,所以,每位来制作陶瓷的人,都要先穿上一件“功夫小瓷”准备好的围裙。为了让做出的陶瓷通体光滑,随后,在制陶师傅的指点下,记者摘下手上的戒指、手镯等物品。

    师傅先将记者领到一个铺着棉质桌布的大方桌前,坐定之后,师傅拿出一块包装好的制作陶瓷专用的泥巴,叫“高白泥”。制陶第一步,就是摔这块泥巴。怎么摔呢?就是把这块泥巴举高,然后重重地摔在桌上。桌布是棉布的,可以将泥巴里多余的水分吸收掉。“要一直摔,将泥巴摔成一个方方正正的豆腐块。为什么要一直摔呢?因为泥巴刚从包装袋里取出来,有的地方软,有的地方硬。这样摔泥,可以摔得均匀一些,把里面的气泡摔没了。否则的话,一会儿上机拉坯,泥巴就会不听你的话,严重的,做出来的作品在烧制时甚至会发生爆炸。”

    大概摔了几十下之后,师傅验收通过,表示泥巴摔好,可以上机拉坯了。拉坯之前,师傅专门教给记者制陶的手势。他说,“我们平常手使劲的时候,是手指用力。但是制陶要靠手掌用力,手掌的边缘将泥巴包围起来,这样,两只手就形成了一个三角的形状。这样在拉坯的时候,才能让陶瓷表面光滑、平整,不会一棱一棱的。”师傅告诉记者,要相信转盘的力量,一只手用力,另一只手不动,只是辅助。两个手要稳住,不要乱动,朝着一个方向使劲,慢慢地,泥巴就会按照你的心意走。

    耳听师傅的话,努力将所有的要诀运用到实践中去。可是手里软软的泥巴,却不那么容易听你使唤。你想让它圆而光滑,它偏一棱一棱的,还是手指头用力太多的缘故。于是,记者沉心静气,心里默念着“放松放松”,终于,慢慢地掌握了如何用力。

    有个成语叫“举重若轻”,而在制陶过程拉坯这一环节上,必须学会如何控制“不可承受之轻”,就像电视剧中某个武功招式少林派的“拈花指”,手指像拈花一般轻柔,而发出的力道却是雷霆万钧、天雷地火。

    等到手中的泥巴表面十分光滑了,师傅说,可以“开口”了。所谓开口,就是用拇指及其他手指在土坯中间压下,开出一个圆形的凹位,随着手指慢慢深入、撑开,口子也越来越大,这时,一个杯子形状的作品就初步成型了。

    的确,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亲近泥沙、亲近水的天性。过去,人们常常怀揣着泥土远离家乡,表达对家乡无限的思念、眷恋之情。很多70后都有小时候玩泥沙、玩水的记忆,玩起来忘了时间,其乐无穷。但现在的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大都市,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泥巴的机会。即使有可供玩耍的彩泥,也不能和泥巴天然的乐趣相比。店主告诉记者,陶艺所用的瓷土是纯天然的物质,无毒无臭,可塑性强,与塑料、绒布玩具不同而更接近自然。对孩子们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虽然他们对陶艺懂得很少,但那种对原始材料处理得天独厚的能力,溢出心灵的想象以及游戏似的创作方式,往往能做出令大人们大吃一惊的作品来。

    先来感受一下泥土的芳香、大自然的亲切,然后把陶土打平或垒高,滚圆或拉长,体验一种随心所欲、自由臆造的快感,培养对泥土与生俱来浓厚的情感——这也许就是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获得的意外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